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原作名: The Routledge Guide Book to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译者: 丁三东
出版年: 2022-8
页数: 428
定价: 98
装帧: 精装
丛书: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
ISBN: 9787559849687
内容简介 · · · · · ·
权威导读助你理解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逐章节解读原著,专业译者,译文精准、流畅,让艰深哲学经典不再遥不可及。大学问出品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一本书带你读懂一部哲学名著,适合哲学专业学生、老师,以及哲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作者斯特恩是黑格尔研究领域的专家,书中对《精神现象学》,尤其是黑格尔思想的辩证特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从客体、主体、理性、精神、宗教等多个角度深入黑格尔思想。除了《精神现象学》全书的导论式概览外,本书在每章结尾写有内容概览和延展阅读书目,并介绍了《精神现象学》的成书经历和接受史,等等。本书逻辑流畅、语言扼要,以一种简明的方式扫去了笼罩在黑格尔该著上的雾霭,启迪和激励着读者有勇气走进黑格尔的这部巨著。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简介】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精选多...
权威导读助你理解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逐章节解读原著,专业译者,译文精准、流畅,让艰深哲学经典不再遥不可及。大学问出品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一本书带你读懂一部哲学名著,适合哲学专业学生、老师,以及哲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作者斯特恩是黑格尔研究领域的专家,书中对《精神现象学》,尤其是黑格尔思想的辩证特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从客体、主体、理性、精神、宗教等多个角度深入黑格尔思想。除了《精神现象学》全书的导论式概览外,本书在每章结尾写有内容概览和延展阅读书目,并介绍了《精神现象学》的成书经历和接受史,等等。本书逻辑流畅、语言扼要,以一种简明的方式扫去了笼罩在黑格尔该著上的雾霭,启迪和激励着读者有勇气走进黑格尔的这部巨著。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简介】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精选多位影响西方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如笛卡尔、黑格尔、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的代表作品(《第一哲学的沉思》《精神现象学》《恐惧与颤栗》《笛卡尔式的沉思》《存在与时间》《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进行导读。丛书不仅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艰深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论点、思想和持久意义,还总括了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及主要思想,并整合了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旨在为国内哲学专业学生及哲学爱好者深入学习及理解原著,并展开该哲学领域研究提供优良读本。
【本书亮点】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权威导读。《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影响深远、且具争议的作品,是研究当代西方哲学不可跳过的著作。本书精选自劳特利奇出版公司的经典书系——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探究了黑格尔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主要论题,有助于读者理解这部关键性的作品。
2.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考察了黑格尔思想的语境以及他创作这部作品时的背景;联系这部作品的目标、含义和重要性,具体考察了其中的每个章节;考察了这部作品自出版以来的接受史;考察了黑格尔的思想与现代哲学的关联。
3.忠实于文本,逐章逐节展开解读,方便与原著对照阅读。不同于市面上其他大多关于哲学家思想概览的著作,本书结构编排总体上因循了原著的架构体系,返回哲学文本,按照各篇的内容依次进行阐述,方便读者与原著对照阅读,逐章节读懂经典。
4.导读简洁明了,逻辑流畅,化解了原著晦涩难懂的尴尬,替读者拨开黑格尔理论的迷雾。本导读包含了对《精神现象学》全书的一个导论式概览,在每一章的结尾有相关章节的内容概要,在最后列出了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任何人想要认真对待黑格尔对西方哲学的贡献,都很有必要阅读本书。
5.装帧精美,版式舒朗,便于阅读。
【编辑推荐】
《精神现象学》于1807年首次出版,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最有影响力、最具争议的作品,是黑格尔哲学的基础,是研究当代西方哲学必读的巨著。同时,《精神现象学》也是一部阅读门槛极高、难度极大的著作,这与黑格尔阐释的哲学观点内容有关,也与黑格尔“幽默”“颠倒”的语言风格有关。总之,绝大多数人进入文本都会感到迷惑混乱、晦涩难解,找不到丝毫头绪。但正如导读的作者斯特恩所说:“《精神现象学》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文本,可一旦我们理解了黑格尔的计划以及他想要达成的东西,它挑战我们的方式就会造就我们良好的哲学感。”
难以企及又不得不读。那么,则需要一个优质的导读读本来充当梯子,帮助读者攀登《精神现象学》这座高山。
本书正是致力于此,打算帮助那些初次阅读《精神现象学》,正在寻找道路走出这个迷宫的人。作者斯特恩是黑格尔研究领域的专家,首先,他对黑格尔及其时代背景进行概括,帮助读者迅速适应该书的写作背景;其次,按照原著的行文顺序,对对象、主体、理性、精神、宗教逐一解读和梳理,并在每个章节最后整理“内容概要”,帮助读者跟上讨论的步伐;最后,介绍了《精神现象学》的接受史和影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书被解释和运用的各种不同方式,以及该书在哲学领域的意义。书中还列出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书目,为读者进一步研究《精神现象学》,了解有关该书的其他观点提供了便利。
【名家推荐】
这是一部清晰的、易懂的、哲学的导读,针对黑格尔经典著作《精神现象学》。斯特恩的解释与众不同,但通俗易懂,对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都很有用,这本书的确很受读者欢迎。
——Kenneth R.Westphal(东安格利亚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哲学教授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带我们突破险阻,几无逗留地一路走到开阔之境,最终让那些萦绕不去的困难得以聚焦和消解。
——Tim Themi (期刊COSMOS AND HISTORY)
清晰简练的导读,对于理清《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脉络来说完全够用了,而且所谓导读不就是读完即扔然后开始“刚”原著吗?开头给出的全书结构表和每小节最后的概括很有助益。相比逻辑学,精神现象学是更可读也更易读的,当然它没有那么“纯粹”和“概念性”,但是其中蓬勃的激情、讽刺和批判,不如说恰恰就是实现了的概念。不是从概念中生发出世界,概念史、意识史同时就是世界史。
——Cohen豆瓣网友
斯特恩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指南。它不仅针对黑格尔的文本提供了清晰简明的评论和解读,还向读者介绍了一些传统的概念(例如黑格尔左派、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美国实用主义等)。……在进入黑格尔的迷宫之前,我相信我会再次查阅他的书。
——Lee(goodreads读者)
斯特恩教授用了大约250页的篇幅,不仅解释了黑格尔这本奇特的杰作,并将其置于其写作时代的历史背景下,还将其与黑格尔之前和后来的作品联系起来。这并不一定会让阅读变得很容易,但那感觉就像,当你发现自己溺水时,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一个发光的浮标。
——Dr Johnson(亚马逊读者)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创作者
· · · · · ·
-
丁三东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英国人,谢菲尔德大学哲学教授,毕业于剑桥大学,自1989年以来一直在谢菲尔德大学工作。出版有大量关于康德、黑格尔和先验论证作品,代表作有《黑格尔、康德与客体结构》(1990)和《黑格尔形而上学》(2009)等。
译者:丁三东,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实践哲学、生物学哲学和演化论的教学研究工作。
目录 · · · · · ·
中译本序言
新版前言
导言
缩略语表
第一章语境中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与他的时代
《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生平和作品中的位置
黑格尔的体系
《精神现象学》的任务
文本概览
“序言”和“导论”
内容概要
第二章对象的辩证法
感性确定性
知觉
力与知性
向自我意识的过渡
内容概要
第三章主体的辩证法
主人与奴隶
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幸的意识
内容概要
第四章理性的辩证法
理性主义和理念主义
观察的理性
行动的理性
实践的理性
内容概要
第五章精神的辩证法
真实的精神:伦理
自我异化的精神:教化
对其自身有确定性的精神:道德
内容概要
第六章宗教的辩证法
自然宗教
艺术宗教
启示宗教
内容概要
第七章哲学作为辩证法
绝对认知
内容概要
结论
第八章《精神现象学》接受史
进一步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马克思与黑格尔研究 8.9
-
- 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 8.9
-
- 黑格尔入门 8.2
-
- 黑格尔历史哲学导论 9.4
-
- 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 9.3
-
- 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9.3
-
- 黑格尔导论 9.3
-
- 主体—客体 8.6
-
- 从自然时间到精神历史 9.1
-
- 德国哲学1760-1860 8.6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经典与正典(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版)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Routledge (2013)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Routledge (2001)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0)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Routledge (2013)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哲学类1(目前属于我的书) (斯宾诺莎的镜片)
- 书单|乱看 (name625)
- 国内引进外文新书与外文原版(2022-08) (拾捡书籍的小孩)
- 学过的 (豆沙馅的Hiban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38 有用 寒霜血蝶 2022-08-17 10:57:54
当斯特恩把精神现象学视为一条展示失败的道路因而只是《逻辑学》的准备工作时,他无视了黑格尔在导论里对「纯然否定的运动」的抗议——必须将否定统握为「特定的否定」从而能内在地产生出肯定的内容。作者并不理解「通往科学的道路已是科学本身」,仿佛那种对立面的调和只有在遥远的彼岸、在最终的结果中才能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整整31万字里几乎不提及扬弃运动和自反性,而把整合的希望放在了最终的静态大全上,书末有将黑... 当斯特恩把精神现象学视为一条展示失败的道路因而只是《逻辑学》的准备工作时,他无视了黑格尔在导论里对「纯然否定的运动」的抗议——必须将否定统握为「特定的否定」从而能内在地产生出肯定的内容。作者并不理解「通往科学的道路已是科学本身」,仿佛那种对立面的调和只有在遥远的彼岸、在最终的结果中才能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整整31万字里几乎不提及扬弃运动和自反性,而把整合的希望放在了最终的静态大全上,书末有将黑格尔归为「寂静主义」的倾向。殊不知,绝对精神不是别的,正是在对失败的不断综合的运动本身,作者忽略运动导致了章节之间的过渡毫无内在必然性可言,仅仅是针对上一章的失败而<随意>提出了某种解决方案,因而上一章节的内容就被完全抛弃而不是保留了,环节之间的过渡就变成了拍脑门灵感的连续替换而非严格的内在演绎。 (展开)
0 有用 Cohen 2023-09-16 10:57:06 陕西
二刷中译本。适合配合原著读,把握推进过程的重点
1 有用 Xuanning 2024-02-23 07:03:28 英国
谢菲尔德大学哲学系教授的作品。流畅清晰,中心问题抓的很准,可以当作导读,也可以当作读完《精神现象学》之后的总结性作品,利于加深印象。
6 有用 释槐鸟 2022-10-28 10:50:22 浙江
第172页,高能!
9 有用 此情可待 2022-08-07 17:59:59
老丁的译文应该一如往常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