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史地十讲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黄西蒙 2022-10-09 00:24:03 北京

    边疆史地研究之精华,关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章最见功力,匈奴的起源与汉匈关系,元朝辽阔版图与“大中国”的诞生,古地图研究,等等,都是上品之作

  • 11 朱颐钊 2022-09-26 16:50:51 北京

    集结了作者多年来关于边疆史地的研究著作,以北族及其王朝为主。讲读音流变的几篇都很有意思,如认为月氏之「月」与吐蕃之「蕃」皆应读如其字,「站」之station意为蒙古语jam(宽路)之音译,等。讲匈奴流衍、鲜卑先世与评述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的札记,也备见功力。

  • 6 江流夜 2023-01-07 11:16:23 上海

    大力老师真是好啊(我看的还是签名本!叉腰)!汉匈关系、大月氏和吐火罗、吐蕃的读音与来源、“大中国”的诞生、《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书评、中西交流史上的新疆几篇都极其精彩。尤其是“大中国”一篇,对汉唐式帝国和“北亚边疆帝国”的划分和解读,对于理解元、清的历史定位,现代中国的形成,甚至思考边疆地区的政治都有刷新世界观的帮助。两篇书评一褒一贬,真是书评范本。最心疼的地方是地图太少了,仅有几张插图还得反复说明不涉及当代中国领土……

  • 7 張摸魚 2022-12-02 16:25:11 上海

    学力之深厚,思想之灵动,目光四射,令人叹服。

  • 3 花果山出产南瓜 2022-10-20 15:07:07 上海

    本书是姚教授多年来的论文合集,相对而言具有一定阅读门槛,且运用的研究方法较为丰富,融合了语音学、考古学、人类学等相关知识,书中许多观点及论证方式具有启发性,阅读的收获很大。

  • 1 von 2024-03-14 09:37:26 湖南

    所谓匈奴游牧共同体,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共同体”,或者这一性质的共同体在历史时期的某种形态,而是蒙古草原上最早形成的大型的游牧人政治一军事共同体。就此而言,外部世界看到的蒙古草原上一波接一波的“民族”变迁,不过反映了轮番强大起来并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若干游牧部落,先后取得草原社会内部最高支配权的实情而已。游牧经济是一种以最大注意力从事于畜牧的不稳定、不规则现象,因而我们最好还是去研究导致它兴起或衰落的那一系列条件是什么 而不再追问它的诸种起源,或试图建立种种因果模式。

  • 0 余非 2024-01-27 23:54:43 上海

    读了大中国诞生那一篇

  • 1 satankiss 2023-02-20 14:51:25 上海

    姚老師的書一如既往的精彩!既有紮實的考證,又有建立於前者之上的體現史識的宏觀判斷,真心期待姚老師能寫一部完整的中國內陸邊疆史!又,姚老師的書評可以說是寫書評的典範了

  • 0 凉秋 2023-06-05 10:03:13 上海

    属于普通人能看得懂也能参与其中的学术论文集,十篇里有几篇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大中国”的诞生—元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定位,沟通欧亚的“瓶颈”—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新疆,腹地亚洲边疆与中国历史—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札记。元朝的领土是今日领土的基本雏形,元朝的行省制划分和今日差异已不大;新疆不像中原地区,华夏文明在中原地区绵延几千年,并以其巨大优越性使得入侵的异族没有去消灭而是崇拜并融合进了华夏文明;新疆地区加上中亚七河地区从地理上则是整个亚洲的中部地带,本土没有最强势文明,所以所有统治过、影响过它的文明都只是留下印记而不是完全占据,所以看到了塞族、吐火罗、突厥、吐蕃、汉文明、印欧草原文明。。。等等世界文明在新疆都留下印记。除这几篇外,其他兴趣不大,或者写的或过浅或过深,兴趣不大

  • 0 suzumiya 2023-08-11 18:37:15 陕西

    北族民族史确实还是有意思,虽说姚老师老是喜欢引用分子人类学和李辉的文章,不过其他考释还是很好的,最后一篇给我看乐了。

  • 0 whisper 2023-08-06 16:05:55 甘肃

    姚大力老师的文集,基本上之前也都曾读过了,算是重温一下了。真的羡慕姚老师这种只写文章不出专著不在评价体系的能力和心力

  • 0 2023-11-23 23:03:23 广东

    实在不好意思点读过。有几篇在我的射程之内阅读体验很好,但剩下几篇完全读不下去,就先放着了

  • 0 Matt 2023-03-26 22:45:09 浙江

    首篇讲匈奴之文无疑是本书精华。欧亚草原的游牧人群是一种离散、间断的关系,游牧的生计也并非与农耕那么泾渭分明。 元史是作者专长,讲解细腻独到,但作为论文集,难免有前后重复之处。 以前我把奥古斯丁对应于董仲舒,没想到本书引文把阿奎那对应于朱熹,也是有趣。

  • 2 微芒 2023-05-06 21:50:09 四川

    清楚明白

  • 1 鶖梁 2023-05-05 18:57:45 湖北

    作者应该是借着出版十讲系列书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凑凑一块加进来了 有论文 科普 书评 因此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不过图表用的很好 一目了然 最无语的是要求读者具有音韵学知识......读者看书名还以为是科普向 魏希德应该是女的?读第九章题目时联想到了一个词🤣

  • 1 頤眞 2023-02-25 19:58:01 上海

    补到很多边疆史论点~可谓典范

  • 2 木叶山居士 2023-02-27 16:05:19 上海

    多数文章反映了姚老师近年来的研究侧重点,行文风格一看便知是姚氏文章风格。鲜卑及吐蕃两篇最显姚老师的考证功夫,加上大月氏,成为最经典的三部曲。北亚史那篇曾有幸在姚老师课上听过。拉铁摩尔书的札记写的很精彩。不过个别结论我觉得还可以继续商榷。但总体上的治学方法、考证以及论述,则予我启发太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