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书评 (25)

仇怨最好的结局就是走向一场伟大的和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海边》的故事很简单,是两个被迫来到英国的桑给巴尔仇人最后走向和解的故事。 而通过故事,古尔纳向我们展示了桑给巴尔被外来势力轮流统治的历史,当地人民备受欺压的历史,以及作为难民,在他乡所面对的种种歧视、压力与夹缝中生存的坚韧。 通过两位主人公——奥马尔和拉蒂... (展开)
斯瓦希里سواحل的意思是海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寒假要去桑给巴尔,决定把古尔纳的书找来读一读,之前读过赞美沉默,感觉是比较平常的后殖民文学,这本最开始阅读体验也不算好,人物关系好乱,时间线错杂。 但直到读到结尾终于get到古尔纳的魔力,就像这个故事本身一样图穷匕见:拉蒂夫和瑞秋开心地讲着电话,奥马尔在一... (展开)
后殖民外衣下的家庭伦理故事
后殖民外衣下的家庭伦理故事。不断闪回的叙事策略宛如拼图,将难民生活的残酷、爱与软弱一点一点地展开呈现,个人-家族-国家的历史在其中纵横交错,印证了诺奖的评价“记忆,永远是古尔纳笔下的主题”。 “斯瓦西里”(Swahili)一词出自阿拉伯语,意思是“沿海的”,书中无处...
(展开)

Foggy words
Hi Gurnah, This is Can. Sorry for my slow reply cause I think “letter” is a slow thing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do a “slow” thing “quickly”. So I just wait, waiting for the moment I think I have appropriate mood to read your words and touch your expres...
(展开)

回忆交织下,是文明的被迫融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上海译文的共读群里,和诸多书友一起读完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古尔纳的作品我读晚了。他的确是宝藏作家。 简单来讲,这是两个家族几十年来的恩怨情仇,其中包含自己的贪婪和欲望,还有外人的欺骗与糊弄。直到多年后,因为奥马尔冒充拉蒂夫父亲的身份来到英国,奥马尔和拉... (展开)
细腻的笔触与难民群体之间的张力
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拜读了21年诺奖得主的《海边》 其实在此之前我是读过古尔纳的短篇小说《博西》的。在一众直白、写实、粗线条的非洲本土作家中,他的细腻笔触和温柔情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与他的短篇小说相同,这部《海边》也是用非常柔软细腻的写法描述了非洲这片...
(展开)

我不知道谁更坏,是罪犯,还是那些袖手旁观的人?
记忆,永远是古尔纳笔下重要的主题。倒叙与插叙不断交织而引出的线索,去看古尔纳笔下人物的前世今生。 恶意、仇恨、战争、剥削、暴力不断在上演,在时间和空间上轮番登场,没有人长记性,有的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一旦恐怖的机器开始运转,事情就不是谁都能控制的了。在殖民地...
(展开)

和解(《海边》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手上有时间,但我也掌握在时间的手中,所以,我不妨自己讲一讲自己的过去。这件事,我们是迟早要做的。”——《海边》 2023.7.4读完《海边》。 没想到前几天刚写完《赞美沉默》就开始作者的第二本书《海边》,这迎面铺来的熟悉感。殖民主义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被隐藏在... (展开)
记忆,是人生和时代的挽歌
一眨眼,距离古尔纳获奖已两年有余,非洲文学在世界上的位置很值得玩味,当我们都把目光聚焦在美、英、法、俄等文学强国的时候,不要忘了非洲文学这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学调性和独特内涵,在文字上,没有贵贱之分。 “流放与孤独”是古尔纳作品的重要主题,《海...
(展开)

海边——“地毯上散发着琥珀色的蒸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缘起』 一定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将我和这位来自东非的作家紧密联结到了一起。古尔纳,从他获奖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一股独特的魅力,我就知道迟早有一天会陷入到他的作品之中的。这么说似乎有一点玄学,但一直以来我确实对诺奖作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怀,古尔纳实在是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