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施米特的《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突入戏剧》(Hamlet or Hecuba: The Intrusion of the Time into the Play, trans. David Pan and Jennifer R. Rust [New York: Telos Press Publishing, 2009])成书于1956年,无论是在施米特本人著作范围内,还是在莎士比亚研究乃至...
(展开)
Hamlet oder Hekuba: Der Einbruch der Zeit in das Spiel Hamlet or Hecuba: The Irruption of Time into Play 哈姆雷特 或 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 引言 在刚结束的上海书展初次见到这本今年7月才出版的书时,我被它的两个特点吸引住了。首先是它的标题:哈姆雷特是谁,我知...
(展开)
施米特的《哈姆雷特或赫卡巴:时代突入戏剧》(Hamletor Hecuba: The Intrusion of the Time into the Play, trans. David Pan and JenniferR. Rust [New York: Telos Press Publishing, 2009])成书于1956年,无论是在施米特本人著作范围内,还是在莎士比亚研究乃至文学研究的...
(展开)
卡尔•施米特的《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突入戏剧》(Hamlet or Hecuba: The Intrusion of the Time into the Play, trans. David Pan and Jennifer R. Rust [New York: Telos Press Publishing, 2009])成书于1956年,无论是在施米特本人著作范围内,还是在莎士比亚研究乃至...
(展开)
11 有用 浩游瀚海 2022-11-27 01:31:02 北京
不要被这本书的标题给迷惑,这不是用来读哈姆雷特的辅助性读本或者什么文学解读,而是施密特的自白和思想在回答哈姆雷特问题上的一个投影。本书的结论很简单:哈姆雷特是一部映射当时玛丽女王及其子詹姆士一世的一部戏剧,尽管他不是完全的历史剧。施密特回答了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对禁忌的“放置”,通过与客观真实的历史对照,事实性如同岩石一样,剧作撞击时,激起悲剧的激浪。这是一种“他性”逻辑,是对自己生涯和思想的一个... 不要被这本书的标题给迷惑,这不是用来读哈姆雷特的辅助性读本或者什么文学解读,而是施密特的自白和思想在回答哈姆雷特问题上的一个投影。本书的结论很简单:哈姆雷特是一部映射当时玛丽女王及其子詹姆士一世的一部戏剧,尽管他不是完全的历史剧。施密特回答了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对禁忌的“放置”,通过与客观真实的历史对照,事实性如同岩石一样,剧作撞击时,激起悲剧的激浪。这是一种“他性”逻辑,是对自己生涯和思想的一个辩护,而不是什么莎士比亚研究。同时本书选编了《论莎士比亚的野蛮性质》,将英国戏剧的历史侵入戏剧的野蛮模式理解为与法国古典戏剧的对抗,映射英国没有建立大陆主权国家,这让我想起《国王的两个身体》国王二体问题的特殊性,只有英国才有二体问题。总之这本书读起来很新鲜,对我思考古典与现代的不同和施密特很有帮助。 (展开)
1 有用 卡西瑙 2023-06-03 20:23:11 四川
少有地希望作者再多写几句的书
0 有用 Rapheal 2023-05-20 12:30:55 浙江
历史主义
3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2-10-27 11:29:20 浙江
好看!!!感谢译者姜林静,中译太顺滑了!全程高能。
1 有用 云在青天 2023-02-14 23:57:35 北京
4- 施米特说:莎士比亚研究是无底洞。 但作为一名法学家,他却另辟蹊径,避开惯常的精神分析与浪漫主义解读,将《哈姆雷特》视为一部“严格的政治时代剧”,通过分析“皇后是否有罪”以及“复仇者的延宕”两个迷题,抽丝剥茧,深入底里,最终指向严肃的理论命题:“历史如何成为悲剧的起源”。 是哈姆雷特更是詹姆士。 “历史现实强于任何一种美学”,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可以有力地把握住悲剧性的核心,将俗事... 4- 施米特说:莎士比亚研究是无底洞。 但作为一名法学家,他却另辟蹊径,避开惯常的精神分析与浪漫主义解读,将《哈姆雷特》视为一部“严格的政治时代剧”,通过分析“皇后是否有罪”以及“复仇者的延宕”两个迷题,抽丝剥茧,深入底里,最终指向严肃的理论命题:“历史如何成为悲剧的起源”。 是哈姆雷特更是詹姆士。 “历史现实强于任何一种美学”,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可以有力地把握住悲剧性的核心,将俗事升华为神话。 “可怕的历史现实穿透舞台戏剧演员的面具和服饰,折射出微光,无论多么犀利的文学、哲学或美学诠释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