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割裂感有点强。前半段谈死亡间歇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我真的超级喜欢,尤其是还涉及到黑涩会的运作,以及一些其他的隐喻和讽刺,不过这本书作为小说还是把里面的弯弯绕简化了很多;后半段突然转到爱情,导致我拖拖拉拉了一个多周才看完,就让我有种看韩剧的感觉,虽然说这本书相对于韩剧,必然是开山之作的级别,但还是觉得略微有些俗套,不过最后的最后那个收尾真是太精彩了:第二天,没有人死去。引用豆友的评论,我还是不相信爱情能战胜死亡哈哈哈
结尾让它痛失两星。烂尾!前面有多精彩,结局就有多俗!
前些天读的,本来没什么感觉。最近这政策改得……太应景了。忽然觉得极其讽刺。
3.5;又一个典型的萨拉马戈式架空寓言,无具体时空和国别指代的语境却适合人类大部分历史——甚至是后yi情的现时;一个死亡被悬停的国度,永生成为灾难,社会格局因死亡的缺席而发生改变,各行各业的生态发生动荡,谣言起于青萍之末,偶发事件引发巨震,死亡变质为政客、神棍和罪犯的共同生意,民族主义狂欢从不迟到,道德伦理无可避免走向损坏,良知的消弭势在必然——因为哲学与宗教都需要死亡,未来就是现在,当人口的出生或消亡可人为加速或放慢(以便于管理),人便失去「人」的意义而等同于劳动力的算计。 如果是前半部萨拉马戈着力于辛辣讽刺,那么后半部则给沉沉笼罩的黑幕拉开一丝缝隙,死神并非普鲁斯特笔下穿黑衣的胖女人,而是抛弃毁灭世界、勇敢拥抱堕落人类。
典型的萨拉马戈式反乌托邦。人们恐惧死亡,而当死亡罢工,人们恐惧永恒。典型的萨拉马戈式阅读体验,开头的描述引人入胜,后半程逐渐疑惑
阅读的心路历程就像顺着遮蔽天空的厚重巨石向下滑落最终发现终点压在一根针上
当作者试图从人类社会习以为常的所有琴弦中看似最无需调整的一根开始入手,改变整个乐章的节奏,所有人都会乱了阵脚,审视从前自己的认知是否可笑愚昧。最后那一部分大提琴家和死亡的情缘,又让这个故事变得大不一样。大师的非名作依然不失水准。
恰好在萨拉马戈诞辰一百周年前后读完。 死亡罢工看似很荒诞,在这个时代想想居然也好像没什么不对,现实比小说魔幻太多了。 希望的宿命并非必然实现,而是产生希望,某种程度上,死亡也一样生产着希望。 “第二天,没有死亡。”
至少比《复明症》高明得多的作品;萨拉马戈真的是浪漫派左翼愤青😬
半途而废,结局流俗,上帝的使者化作最普通的个人,犯了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让前面的设定付诸一旦。
真的不理解后半部为什么要把死亡具象化为美丽的女人,还让她爱上男的
前半段真的非常有趣,一个死亡缺席的国度会发生怎样的混乱。后半段没意思,死亡女士的个人情感实在没啥兴趣。
在平淡的生活中投下一颗石子记录涟漪,典型的“萨式作品”。这种故事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郑渊洁的长篇小说,只不过萨式的遣词造句要优雅的多,后者更接地气。前半部讲述“死亡”罢工后的众生相,后半部讲述失去生命的绝对支配权后,“死亡”本身的反应。前半部像失明症漫记一样细腻刻画了灾难面前的民众与官僚,人性之恶便不可避免地流淌出来。后半部让冷冰冰的概念接触到了现实的体温,有了血肉和姓名的死亡女神甚至感受到了爱情的温存,故事结束得有些“滥俗”,但仍有几分动人。
依旧是看完复明症漫记的感觉,前半部分的社会图景有点拖沓,后半部分的爱战胜死亡又很理想。但是不得不为作者的想象力和隐喻能力赞叹。无论发生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政客们总能抓住时机开启他们的show time。
我们不仅被活着支配,也被死亡操控。
死神罢工了
死神小姐太可爱了……尤其是坠入爱河(算吧)带来的结局……太萌了 不过说实话我没想到萨拉马戈除了技术性难读以外其实没特别难懂……嘲讽和意识形态写作,ok
death is a girl ,死亡女士(小写)的两封信也太酷了好喜欢! 在我努力尝试发动个人经验去理解接受故事结局的时候,译后记让我再次羞愧于自身知识的浅薄和词汇的匮乏… 第一本萨拉马戈,总体非常符合我的口味!
爱能战胜死亡。
他真喜欢写东西不分段哐哐先开脑洞搞个一个寓言体设定啊。合上书正好看到了琼瑶去世的新闻,死亡如果是这么可爱的女士,倒真的可以如琼瑶一般谈笑风生愉快接受……
> 死亡间歇
8 有用 魏徵北街 2023-07-23 01:26:09 安徽
割裂感有点强。前半段谈死亡间歇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我真的超级喜欢,尤其是还涉及到黑涩会的运作,以及一些其他的隐喻和讽刺,不过这本书作为小说还是把里面的弯弯绕简化了很多;后半段突然转到爱情,导致我拖拖拉拉了一个多周才看完,就让我有种看韩剧的感觉,虽然说这本书相对于韩剧,必然是开山之作的级别,但还是觉得略微有些俗套,不过最后的最后那个收尾真是太精彩了:第二天,没有人死去。引用豆友的评论,我还是不相信爱情能战胜死亡哈哈哈
7 有用 豆瓣在逃江湖骗子 2024-05-16 20:49:02 广西
结尾让它痛失两星。烂尾!前面有多精彩,结局就有多俗!
45 有用 小标点儿 2022-12-07 14:55:47 北京
前些天读的,本来没什么感觉。最近这政策改得……太应景了。忽然觉得极其讽刺。
4 有用 欢乐分裂 2024-07-30 16:20:17 上海
3.5;又一个典型的萨拉马戈式架空寓言,无具体时空和国别指代的语境却适合人类大部分历史——甚至是后yi情的现时;一个死亡被悬停的国度,永生成为灾难,社会格局因死亡的缺席而发生改变,各行各业的生态发生动荡,谣言起于青萍之末,偶发事件引发巨震,死亡变质为政客、神棍和罪犯的共同生意,民族主义狂欢从不迟到,道德伦理无可避免走向损坏,良知的消弭势在必然——因为哲学与宗教都需要死亡,未来就是现在,当人口的出生或消亡可人为加速或放慢(以便于管理),人便失去「人」的意义而等同于劳动力的算计。 如果是前半部萨拉马戈着力于辛辣讽刺,那么后半部则给沉沉笼罩的黑幕拉开一丝缝隙,死神并非普鲁斯特笔下穿黑衣的胖女人,而是抛弃毁灭世界、勇敢拥抱堕落人类。
4 有用 空腹不能吃饭 2024-02-29 08:01:27 英国
典型的萨拉马戈式反乌托邦。人们恐惧死亡,而当死亡罢工,人们恐惧永恒。典型的萨拉马戈式阅读体验,开头的描述引人入胜,后半程逐渐疑惑
3 有用 司吾 2023-06-15 16:06:18 北京
阅读的心路历程就像顺着遮蔽天空的厚重巨石向下滑落最终发现终点压在一根针上
5 有用 龙木 2022-11-19 00:24:10 内蒙古
当作者试图从人类社会习以为常的所有琴弦中看似最无需调整的一根开始入手,改变整个乐章的节奏,所有人都会乱了阵脚,审视从前自己的认知是否可笑愚昧。最后那一部分大提琴家和死亡的情缘,又让这个故事变得大不一样。大师的非名作依然不失水准。
2 有用 西风 2022-11-17 10:20:53 云南
恰好在萨拉马戈诞辰一百周年前后读完。 死亡罢工看似很荒诞,在这个时代想想居然也好像没什么不对,现实比小说魔幻太多了。 希望的宿命并非必然实现,而是产生希望,某种程度上,死亡也一样生产着希望。 “第二天,没有死亡。”
1 有用 鸟木一寸又 2023-04-11 15:28:34 北京
至少比《复明症》高明得多的作品;萨拉马戈真的是浪漫派左翼愤青😬
1 有用 小馁诺娃 2023-02-19 04:55:12 北京
半途而废,结局流俗,上帝的使者化作最普通的个人,犯了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让前面的设定付诸一旦。
1 有用 荒伦 2023-06-09 19:35:58 上海
真的不理解后半部为什么要把死亡具象化为美丽的女人,还让她爱上男的
2 有用 urtv666 2022-12-17 20:16:44 上海
前半段真的非常有趣,一个死亡缺席的国度会发生怎样的混乱。后半段没意思,死亡女士的个人情感实在没啥兴趣。
1 有用 NSBetter 2023-10-12 18:26:34 湖南
在平淡的生活中投下一颗石子记录涟漪,典型的“萨式作品”。这种故事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郑渊洁的长篇小说,只不过萨式的遣词造句要优雅的多,后者更接地气。前半部讲述“死亡”罢工后的众生相,后半部讲述失去生命的绝对支配权后,“死亡”本身的反应。前半部像失明症漫记一样细腻刻画了灾难面前的民众与官僚,人性之恶便不可避免地流淌出来。后半部让冷冰冰的概念接触到了现实的体温,有了血肉和姓名的死亡女神甚至感受到了爱情的温存,故事结束得有些“滥俗”,但仍有几分动人。
1 有用 一人之夏 2023-11-06 22:37:14 陕西
依旧是看完复明症漫记的感觉,前半部分的社会图景有点拖沓,后半部分的爱战胜死亡又很理想。但是不得不为作者的想象力和隐喻能力赞叹。无论发生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政客们总能抓住时机开启他们的show time。
1 有用 ARS周 2023-01-16 10:57:28 湖南
我们不仅被活着支配,也被死亡操控。
1 有用 大青 2022-11-17 18:29:27 江苏
死神罢工了
1 有用 La vie en ___* 2024-04-06 08:52:46 安徽
死神小姐太可爱了……尤其是坠入爱河(算吧)带来的结局……太萌了 不过说实话我没想到萨拉马戈除了技术性难读以外其实没特别难懂……嘲讽和意识形态写作,ok
1 有用 No One 2024-10-30 12:37:45 北京
death is a girl ,死亡女士(小写)的两封信也太酷了好喜欢! 在我努力尝试发动个人经验去理解接受故事结局的时候,译后记让我再次羞愧于自身知识的浅薄和词汇的匮乏… 第一本萨拉马戈,总体非常符合我的口味!
2 有用 荷尔萌 2022-11-12 12:15:02 辽宁
爱能战胜死亡。
0 有用 小波福娃 2024-12-05 16:27:28 江苏
他真喜欢写东西不分段哐哐先开脑洞搞个一个寓言体设定啊。合上书正好看到了琼瑶去世的新闻,死亡如果是这么可爱的女士,倒真的可以如琼瑶一般谈笑风生愉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