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桑青與桃紅》已有七個不同的中文版,本書是一個難得的完全版本。小說在兩岸三地所經歷的出版史,恰巧反映了當時政治的風雲變化。作者以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赴台的家國分裂史為背景,講述主人公桑青如何惶惶終日逃亡奔走,不得不去國離鄉,赴美逃難以致最終精神分裂的故事,深刻展示了流亡漂泊的主題以及人類永恆的困境。
桑青與桃紅的创作者
· · · · · ·
-
聂华苓 作者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共49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一種演奏風格》《西北風呼嘯的中午》《黑駿馬》《論創作》《命若琴弦》
等
。
喜欢读"桑青與桃紅"的人也喜欢 · · · · · ·
-
- Literary Theory 9.5
-
-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9.1
-
- 哪里传来找我的电话铃声 7.8
-
- 剪紙 8.5
-
- 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 9.1
-
- 公墓 8.1
-
- 時差的贈禮 8.5
-
- 殺夫 8.5
-
-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 8.4
桑青與桃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真实的见证
《桑青与桃红》是一部命途多舛的小说,在台湾出版时,因政治问题受阻,在大陆出版时,又因色情而受到阉割。 白先勇在《世纪性的漂泊者——重读<桑青与桃红>》一文中,回溯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流亡主题,“逐臣迁客,游子戍人”,并将这一传统放入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极左势力和纳...
(展开)

反抗、离散、女性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时间:2024.4.1-8 “桑青弑父弑母弑夫弑女”是在楔子中桃红在墙上写下的话,也是她这么多年的流浪离家中确实发生的事情,她从湖北到重庆,再到南京、北平、台湾、美国,一路上都在反抗,最初的离家带着叛逆,是对家庭男尊男尊女卑的反抗,她带走了一直只传给男子的玉辟邪,... (展开)>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7.2分 603人读过
-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0)8.2分 77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20)暂无评分 21人读过
-
時報文化 (1997)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查令十字街四至六号 (鱼更)
- IB课程 翻译文学1 (柏舟)
- IB指定作家中文A 长篇小说 (柏舟)
- Labrys Lit (假木贼)
- 中文论文书单 (霸道的学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桑青與桃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花落人亡 2024-04-14 00:12:39 浙江
桑青是一個帶有中國傳統女性含蓄、矜持特點的角色,她安定、平淡、蒼涼,如同雨滴落入大海,波瀾不驚;而桃紅則是一個充滿神祕與挑釁意味的角色,她在美國四處流浪,追求自由與放縱。這兩個角色的對立與統一,既展示了人性的複雜與多元,也反映了時代變遷對個體性格的塑造與影響。聶華苓以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赴臺的家國分裂史爲背景,通過桑青的逃亡經歷,深刻揭示了動盪時代對個體命運的巨大影響。而在這樣的背景下... 桑青是一個帶有中國傳統女性含蓄、矜持特點的角色,她安定、平淡、蒼涼,如同雨滴落入大海,波瀾不驚;而桃紅則是一個充滿神祕與挑釁意味的角色,她在美國四處流浪,追求自由與放縱。這兩個角色的對立與統一,既展示了人性的複雜與多元,也反映了時代變遷對個體性格的塑造與影響。聶華苓以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赴臺的家國分裂史爲背景,通過桑青的逃亡經歷,深刻揭示了動盪時代對個體命運的巨大影響。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桑青和桃紅這兩個角色應運而生,她們分別代表了傳統與現代、保守與開放、內斂與放縱等多重矛盾與衝突。順帶一提,聶華苓是李歐梵的前丈母娘。 (展开)
1 有用 鱼更 2011-07-23 18:38:22
这个版本是两岸三地唯一无删节版...这是个关于人的困境和逃亡的故事,表现形式比较新颖,普通读者(如我)不一定能全部领会。但是书本后面的好几篇包括白先勇在内的不同人士的解读可以很大地帮助理解。
0 有用 Darkfield 2010-11-15 23:57:59
負我者, 國家也
0 有用 柏翠 2017-08-05 22:21:54
不是太喜欢这种叙述风格。
1 有用 像何首乌一样 2017-08-27 23:12:54
回想起那个和朋友们一起看《三生三世聂华苓》纪录片的下午。那样的人生,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