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19年英国布克奖的获奖作品。它气势磅礴地描绘出一幅英国黑人女性的群像:从前卫先锋的剧作家,到严肃保守的学校教师,再到非二元性别的社交网红,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她们的言论字字珠玑,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却往往遭到社会的忽略。
本书以一种特立独行、举步生风的创作风格,将这一 切都记录了下来。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自由诗般的语言,荡气回肠地勾勒出近百年来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与力量。
~ 荣获2019年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是一部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当代文学现实主义杰作。
~ 以多声部的方式,叙述了十二位生活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肤色、性格和职业的英国女性的十二种迥然不同的冒险人生。
~ 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自由诗般的语言,荡气回肠地勾勒出近百年来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与力量。
~ 包揽全球各大文学奖...
2019年英国布克奖的获奖作品。它气势磅礴地描绘出一幅英国黑人女性的群像:从前卫先锋的剧作家,到严肃保守的学校教师,再到非二元性别的社交网红,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她们的言论字字珠玑,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却往往遭到社会的忽略。
本书以一种特立独行、举步生风的创作风格,将这一 切都记录了下来。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自由诗般的语言,荡气回肠地勾勒出近百年来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与力量。
~ 荣获2019年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是一部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当代文学现实主义杰作。
~ 以多声部的方式,叙述了十二位生活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肤色、性格和职业的英国女性的十二种迥然不同的冒险人生。
~ 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自由诗般的语言,荡气回肠地勾勒出近百年来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与力量。
~ 包揽全球各大文学奖项,横扫欧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连续5周雄踞“英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连续14周位列前十);获得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天才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在内的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的倾情推荐。
~ 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超过60个译本,成为当代英语文学史上程碑式的作品,为女性主义写作开拓新高度。
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描绘了人们的挣扎、痛苦、欢笑、渴望和爱……文笔狂热而又尖刻,妙语连珠,锋芒毕露。
——布克奖评委会评语
构建复调音乐,需要掌握充分的平衡:乐句交织,时而协作,时而竞争。作者利用这一特色创造奇妙效果,谱写出多声部配合的完美之作。
——英国《文学评论》杂志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们如何养育孩子,如何开创事业,如何悲伤,如何爱……她所选择的叙述结构,轻松地摒弃了传统。她捕捉到人类的共同经验,使我们——正如她在献词中所言——成为“人类家族全体成员”。
——英国《金融时报》
小说文字潇洒俊逸,充满探索精神。以宏大的视角,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性感迷人的姿态,为我们敲开一条裂缝,一窥那个应为众人所知的世界的面貌。
——《星期天泰晤士报》
令人窒息……鼓舞人心……以上帝般的眼界和洞察力,展现出一幅英国社会的横截面。
——《华盛顿邮报》
复杂、敏锐、痛苦、诙谐,具有启发性……行文优雅,忍不住一口气读完……我笑,我哭,我心满意足地翻完最后一页。
——《波士顿环球报》
这是一首为黑人女性谱写的交响曲……她的语言溢出了纸面。
——《纽约客》杂志
怎么夸都不过分,值得一夸再夸。在创造力和技巧性上都堪称“奇迹”,充满智慧、共情和洞察。纯净无瑕的生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娱乐周刊》
欣赏大师表演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埃瓦里斯托具有超凡的技巧,能够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绪之间自由切换,仿佛一位非凡卓越的指挥家,带着她的乐团,步入我们的内心。
——《巴黎评论》
这是一部关于“挣扎”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爱、欢愉和想象。埃瓦里斯托笔下的世界并不完美,却蕴含着某种别样的美丽。
——英国《卫报》
女孩,女人,其他的创作者
· · · · · ·
-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
195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母亲是英格兰人,父亲来自尼日利亚。青年时曾立志成为专业演员,但后来因对表演日渐生厌,转行写作。2019年,凭借小说《女孩,女人,其他》——她的第八部文学出版物——摘得布克奖,成为该奖 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作家得主。她致力于书写英国非裔族群的移民史和身份认同问题,体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学评论等。除了作家身份,她同时也是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教授,并自2022年起担任具有两百年悠久历史的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长。
埃瓦里斯托是一位创造历史的女作家,在英国,她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级人物。她是:
•史上第一位获得布克奖的英国黑人作家
•史上第一位获得布克奖的黑人女性作家
•史上第一位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长的有色人
•史上第二位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长的女...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
195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母亲是英格兰人,父亲来自尼日利亚。青年时曾立志成为专业演员,但后来因对表演日渐生厌,转行写作。2019年,凭借小说《女孩,女人,其他》——她的第八部文学出版物——摘得布克奖,成为该奖 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作家得主。她致力于书写英国非裔族群的移民史和身份认同问题,体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学评论等。除了作家身份,她同时也是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教授,并自2022年起担任具有两百年悠久历史的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长。
埃瓦里斯托是一位创造历史的女作家,在英国,她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级人物。她是:
•史上第一位获得布克奖的英国黑人作家
•史上第一位获得布克奖的黑人女性作家
•史上第一位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长的有色人
•史上第二位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长的女性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自学了黑人历史,文化,政治,女权主义,发掘伦敦的特色书店 伊斯灵顿的姊妹书店所有的书都是女性写的,她在店里一泡就是几小时,买不起,每周都去硬是站着分批读完了《好姐妹: 黑人女权主义文集》,奥德尔·洛德的书有一本读一本 卖书的像是并不在意 阿玛,我进那个正统戏剧学院的时候已经很政治化了,跟他们提出一堆质疑 全校就我一个有色人种 她要知道为什么莎士比亚剧的男性角色女性不能演,更别提让白人演其他人种角色的所谓跨种族选角,对课程主任喊话抨击,班上别人包括女生在内一声不吭 我发现我是单枪匹马啊 第二天校长把我找去了 多米尼克,你是来学表演的不是从政的 继续滋事只能请你走路 特此警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阿玛 -
爸爸 《纽约时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三部曲的作者: 《那时的生活》(2000)、《现在的生活》(2008)和《未来的生活》(2014) 罗兰·夸蒂博士,伦敦大学英国首位现代生活教授 自豪地打电话告诉她,她问道,是真的吗?现代生活统统包括? 那个,不是有点儿太难了吗?你不得是无所不晓的专家才成啊,全世界七十亿人,两百来个国家,上千种语言和文化 那不成了上帝视野了?对吗,爸爸,你现在是上帝了?正式上任了? 他嘟哝了些万物互联、宝可梦、恐怖主义和全球政治、《绝命毒师》、《权力的游戏》之类,另外混上几句德里达和海德格尔的名言,碰到不好应付的情况他总是来这套 那贝尔·胡克斯呢?她反驳道,手机上打开她“性别、种族与阶级”单元课的书单快速看下来 还有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朱迪斯·巴特勒、艾米·塞沙勒、安吉拉·戴维斯、西蒙·德·波伏娃、弗朗茨·法农、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奥德丽·罗德、爱德华·萨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格洛丽亚·斯泰纳姆、V.Y. 穆迪姆贝、康乃尔·韦斯特和其他那些呢? 爸爸没回答 他没料到有这一出,学生压倒了师父(后生可畏!) 你的研究范围所涉都是男性,而且全是白人男性(她很想加一句: 虽然你自己不是白人),你这怎么能是现代生活教授呢? 他终于又开口讲话,声音发堵,说他的轿车(不是汽车)来了,他得赶紧走了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他的车(轿车=豪华礼宾车,汽车=出租车)是私人司机来送他去电视演播室的,因为他定期上电视,跟比他还傲慢自负的人辩论 他已经玩转媒体炒作,妈妈对此很不以为然,以前他真是很好的,成名后为名气腐化了,以前有信仰,现在他只信他自己,亚兹,你父亲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吹捧他,他不像我,我是局外人,想蹭进那个门儿,可人家丢给我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破东西,亚兹,人家只把那些破烂儿赏给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亚兹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女孩,女人,其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女孩,女人,其他"的人也喜欢 · · · · · ·
女孩,女人,其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成长-一疼再疼的生活会如何终结

2021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讲真的,好看吗? | 来自木子 | 3 回应 | 2023-04-30 09:24:05 |
很可怕的行文 cliche的人物 | 来自co | 2022-12-10 07:39:02 | |
263页“一般是亚裔”那部分怎么理解呀 | 来自bbem | 2022-11-22 14:14:22 | |
为什么没有句号呀 | 来自万千潇洒 | 2022-11-18 22:21:11 | |
为什么标题的Other译作“其他”而不是“他者”? | 来自thevisionary | 2022-11-07 02:12:3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Hamish Hamilton (2019)8.3分 199人读过
-
Penguin (2020)8.1分 39人读过
-
臺灣商務 (2021)7.5分 22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9)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同志文学藏书 (鹿鸣之什)
- 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历届获奖作品 (阿西巴甜)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身体-性别研究 (H.弗)
- 历届布克奖决选名单2 (Fim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女孩,女人,其他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aoe 2023-01-14 16:27:39 青海
她是她1的女儿,她2的祖母,她3的老师,她4的朋友……每小节的女性都是以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串联起来的,书中女性的年龄生活经历性取向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我们女性特有的旺盛生命力!最喜欢卡罗尔!另,译者对女同和lesfem等一点都不了解的样子,完全是略带生硬的直译hhh
1 有用 顾佳期 2022-12-18 14:16:13 广东
自带吐槽属性的黑人女性人物群像,讽刺得轻盈巧妙,幽默得合不拢腿,随时随地抖机灵,穿针引线甩包袱,文学段子手,传记脱口秀,小聪明满地跑,读者边看边捡都来不及。
5 有用 ♬ CaR 2022-11-24 22:34:42 北京
12位女性的群像故事,各自拥有独立的章节,却又被无形的丝线牵连在一起,出现在彼此的生命之中,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形式非常有趣,几乎没有句号,一路回车下来,包括有很多单字成行,这种形式不仅会让人联想到诗,更会让我们想到我们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的即时感触,带着一种冲动和不假思索,突破了正统写作的规矩,却很好地辅佐了本书的氛围感,读着生机勃勃,带来亲切的勇气与力量。
1 有用 车墩子不好叫 2024-10-22 09:38:50 北京
我到底什么时候能不再被这种书名欺骗
1 有用 Tang.Quixote 2023-10-23 15:29:50 湖南
读得很感动。主角是12个非裔女性(其中包括一个南非裔白人女性),她们生于不同的年代,对女权主义持不同的态度,性认同与性向也不尽相同,她们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之间也未必相互理解,她们面对性别与种族的双重歧视,她们的挣扎与努力、成就与失去令人动容。写法上层层串联起的故事,从一个人物延伸到下一个人物、最后形成一幅完整图景的写法是我很喜欢的,尤其是在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人的行为时往往有不同的动机和... 读得很感动。主角是12个非裔女性(其中包括一个南非裔白人女性),她们生于不同的年代,对女权主义持不同的态度,性认同与性向也不尽相同,她们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之间也未必相互理解,她们面对性别与种族的双重歧视,她们的挣扎与努力、成就与失去令人动容。写法上层层串联起的故事,从一个人物延伸到下一个人物、最后形成一幅完整图景的写法是我很喜欢的,尤其是在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人的行为时往往有不同的动机和缘由,显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情感、理解与误解,这当中产生的人事与情理的复杂性让人特别着迷。行文很现代,没有句号、用分行的方式断句可能是当代网络社交媒体行文方式的反映?倒是很有熟悉的感觉,节奏感也很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