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2022-12-05 21:49:05 陕西

    美学而非法则,梳理多过启发。不过麦基见多识广,看他举例子也是愉快、长见识的。种草了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拍的纪录片,贝克特的《开心的日子》,马丁·麦克唐纳的《丽南山美人》,卡拉克斯的《神圣车行》、罗兰·约菲的《杀戮战场》、查理·考夫曼的《人性》。麦基居然看过《步步惊心》……本书的人称代词用得有点意思,奇数章节为女性她,偶数章节则为男性他。

  • 3 shininglove 2023-02-25 13:00:53 北京

    理解了道,拈花飞叶,皆可为术。

  • 10 momo 2022-10-31 17:32:10 上海

    麦老终于完成了他的三部曲。时间会证明,在所有关于编剧和故事的教程中,麦基处于高维。我的阅读范围里,别家不管怎样巧妙地解剖故事,终究有点盲人摸象,只有麦基告诉你大象本身是什么。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讲述的激情。真正的高手,都是理想主义者,或多或少在赌故事能够战胜时间。

  • 3 LH 2022-11-29 18:00:33 浙江

    这本比《故事》还好,作者懂的东西可太多了,看来优秀的编剧不只文笔好,想象力丰富,还要精通心理学和哲学。 但是这种书越看越觉得自己渺小,原来自己竟是作者笔下的某种人物类型,一个陌生人看透了我,预测了我的行为方式。 我知道人类的共同之处肯定多于差异,但是这种渺小感真的让人怀疑人生,我一点也不特别,世上有无数个这样的我,我不知道我的意义何在,这么雷同的平凡的一生有什么意义。

  • 6 中原一点红 2022-11-08 18:13:16 湖北

    几乎所有叙事性作品的核心都是人物(科幻小说除外)!人物塑造是否成功,读后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评判叙事性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人物立起来了,说明故事讲好了,主题也才籍此得以表达!麦基的这本书,从理论到技术,从哲学到形而下,算是把人物讲得透透彻彻,明明白白!非常有可读性,也很有实用性!一册在手,别无所求!

  • 11 mumudancing 2023-02-07 09:43:56 江苏

    受益匪浅,一本看似工具书但本身就具备文学性的文艺理论著作,无数剧本和小说的剖析背后是作者洞察人性的睿智和对创作不灭的激情。翻译功不可没,信达雅,“雅”让这本书更好看了。

  • 8 闲敲棋子张爱财 2023-02-16 20:40:39 四川

    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物》,都获益匪浅,每次读都会有新收获,只是自己实操起来还是很难,需得自己多写多磨。

  • 1 铲铲 2024-01-04 12:22:57 上海

    是对编剧导演来说很好的工具书。

  • 5 Lie 2022-11-15 23:34:32 广东

    在看这本书。总觉得是在看我和你。真的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其实我们作了不同选择。现实的矛盾与冲突,让我们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接下来的剧情。工作,生活,家庭,朋友,同事,恋人,都抛给了我们无数问题,作出了重要推动。我们总是焦头烂额,但也一点一点被塑造着。变得更好,更强大了吗?人生如戏,我们会怎么演?

  • 2 蕊瑞在上海 2022-11-14 23:23:33 上海

    以前只是看着故事看着人物,如今可以稍微借着这本书的机缘,走得更近一些了。

  • 3 🌺五月雨永远 2022-11-21 03:11:06 上海

    相比《故事》来说案例少了许多,显得非常零散,另外underdog翻成“下风狗”也不能说意思不对,就是太惹眼了,哪怕翻成“败犬”也好啊😂

  • 0 未遂网络暴民 2022-11-23 21:46:42 湖南

    启发性不如《故事》。(注:启发性指对评论鉴赏的启发,而非指对写作的启发——读了很多工具书,仍旧写不好一万字。)

  • 13 夜以继日 2022-11-08 16:53:35 广东

    为什么还是《故事》的译者啊😂“圣经”变“天书”|非常坏,给这一行直接设置门槛

  • 0 揚一 2022-11-29 23:20:21 北京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业余爱好者看一看,用在之后读书观影的感受评判里很够了。

  • 0 呵呵姑娘 2022-12-01 15:58:57 北京

    好多金句

  • 0 兰灰 2022-12-02 21:08:08 四川

    作为工具书很灾难,但作为理论一点点对照还不错。

  • 12 A&A 2022-10-25 14:25:34 河北

    搭配毒师和律师食用更佳

  • 3 SABINA 2022-10-31 11:14:07 广东

    买了就是看了

  • 3 黄花菜与弗莱德 2022-10-29 19:26:04 北京

    故事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试图弥补传统编剧理论中,难以进入人物进入场面的痼疾。所以最后还是要靠斯坦尼。

  • 10 阿斯酉 2022-11-01 12:09:52 山西

    我可以说到手就觉得很有意思吗。这个封面是什么材质啊,摸起来怎么有种绒绒的感觉(但不是绒绒的材质)。太有意思了,我摸了好几分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