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2014年初版时,是将旧、新唐书之《吐蕃传》的原文、注释部分与译文部分分开单列的,对于读者查找、对照原文和译文颇感不便。此次修订再版,则将每段原文、译文及其注释顺序排列,阅读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修订中,对于原注释中个别不准确的内容作了修改,此外又增加了一些人名注释。
一、旧、新唐书《吐蕃传》各有两万多字,是迄今为止记述吐蕃早期历史的最详尽的文献资料。鉴于两篇《吐蕃传》都很长,因此据旧、新唐书所载,将两篇《吐蕃传》各分上、下部分,予以注释和全译。
二、注释内容主要包括:年号、地名、人名、职官、生僻字词等。
三、对年号注释公元纪年,公元纪年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四、对地名注释今之所在。为便于读者查找,在注明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时,亦注明所在的地、市、州。
五、对人名注释生平简历。对吐蕃的赞普及有关重要人物,尽可能标明藏文原名(拉丁字母转写)。
六、对文武职官,除作具体解释外,亦对唐代官制(中央的三省六部九寺卿,地方的道、州、县)、兵制(前期的府兵制,后期的募兵制)作必要的介绍。
七、对原文进行全译时,结合校勘情况作了适当改译,以免将错就错。为阅读方便,对地名括注时,仅注明今之所在及省区市,省略了地市州。
八、附录“吐蕃赞普世系、唐朝皇帝世系公元纪年对照表”,以清眉目。
九、参考文献附于书后。
十、为了读者查找方便,书后另附有关地名、人名、职官的索引。
0 有用 火烧莫斯科 2024-05-13 13:24:17 北京
比较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