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导读的笔记(6)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回到黑格尔

    在谢林与黑格尔通信中,谢林不止一次在重申——朝霞伴随康德升起,自由伴随人类始终——这一一直以来“哲学史”发展的基本原则。 因此,作为“康德主义者”的大全一体式谢林哲学就此出现(狗头)

    2023-02-16 15:51:23   4人喜欢

  • 新鲜的面包 (crumb)

    对于谢林的一些澄清 谢林对其康德批判哲学问题的缘起并非是源自与费希特的理论,在费希特1794年出版的《知识学》的同一时间,谢林就撰写了《论哲学之一般形式的可能性》的小册子;同时在其硕士论文中谢林也提到了关于康德的两个文本《论人类本性中的根本恶》和《对人类历史开端的臆测》,同时大量的短篇论文和文稿都显示了谢林对于康德有所研究,同时在1792年图宾根大学在谢林的头两个学年都开设了其关于康德第一批判的课程。所...

    2025-04-13 13:37:35   1人喜欢

  • han (千卷蠹书忘岁月 一杯浊酒信乾坤)

    为啥序言里称“同志”

    2023-05-04 13:21:11

  • 无暇

    理念并不为认识奠基,他们只是在饭岛认识,也就是说他们为五花八门的个别认识提供了秩序的可能性,进而以此使得秩序能够被构想为体系,也就是被构想为更加通透和有意义的认识整体,而非外在堆积。这样一来,个别的认识必须这样来设想,他们必须被归入一个可能的体系中,对个别的认识来说,这个体系必定是他们的目的,因此,对于在“世界”这个理念中已经蕴含的体系来说,和目的性是不可或缺的。

    2023-02-19 16:59:08

  • 无暇

    整个后康德唯心论所致力的,就是把在康德那里,由于批判而被割裂,分裂的东西整合为体系的统一体,尤其是自由,必须在体系中具有的物中心,而非从属的地位。。。虽然对如何在体系中思考自由这个问题后,康德的唯心论者有不同回答,但对他们所有人来说,这个问题都是一个主导问题。

    2023-02-15 12:53:38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谢林导读

>谢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