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关天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Nana 2022-11-12 16:05:28 广东

    读过,感谢我导。

  • 17 殷顽民 2022-11-17 11:32:10 湖北

    细致考析有清一代刑部组织和职能的发展变化,纲举目张,条理清晰,将错综复杂的部门沿革与行政流程娓娓道来,令我这个外行(无论对清朝还是法制史)竟读得津津有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避免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亦不以现代司法体制衡量比附清制,而是尊重历史语境,还原清代刑名制度的本来面目,广泛徵诸史料(特别是任职刑部的各级官员记录的亲身见闻),深入剖析具体案件的往复论议,全面展现刑部无论从部内建设、协调相关中央部门以及特别是处在地方督抚与皇帝之间的枢纽位置如何从各个层面打造和发挥自身「天下刑名之总汇」职能,借此提供一个观察清代政治与行政整体面貌的视角。对最后这一点,其实,作者已经在书中提供了若干令我击节的精辟见解。 PS 没打五星只因我对此领域素无积累,恐少见多怪之讥…

  • 7 沐恭朝夕 2022-11-16 17:22:10 陕西

    内容不错,结构稍杂乱

  • 2 曾经巫山难为云 2022-11-28 17:16:19 海南

    《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主要研究清代刑部,青年学者郑小悠把时间跨度设置在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之间,尽管讨论的是清代律政,但也涉及到清代的人、事、制度,以及与“刑”相关的一切行政事务。比较客观地还原了历史场景,剖析了历史问题。让读者获得了对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历史人物有了认识、再认识或重新解读。通过阅读,大家可以了解刑部在清代的地位与职权、刑部的政务运作、刑部官员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以及君与臣、中央与地方、满族与汉族、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官吏与官吏、法律与衡情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彼此周旋、较量与博弈。透过清代的法务万象,可以简单地归纳:尽管刑部号称““天下刑名之总汇”,但终因“从来生杀予夺之权操之于上”,刑部之名其实难副。

  • 5 长征7号 2022-11-30 16:28:22 河南

    系统的将刑部进行的流程、制度、职官角色进行研究。举例详实。大清王朝通过加强刑部职权来带动、协调清朝刑名事务的运行,是清朝维护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的关键。

  • 5 苏斯洛夫 2022-12-02 23:19:16 辽宁

    事无巨细的介绍了清代刑部的方方面面,是了解清代法制沿革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内容偏学术,阅读需耐心,弃读不可耻,别乱打低分。

  • 6 陆钓雪de飘飘 2022-12-03 17:42:08 山东

    清代皇权之强,已经不需要通过专门的内廷班子来限制政府,皇帝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直接控制刑部,令其为自己的意志服务。皇帝身兼国家领袖与政府首脑二重身份,亲身活跃于法司办案的决策环节,甚至过程当中,或委曲暗示,或直接发号施,相对于唐、宋、明各时代由皇帝亲信组成的内廷问刑班子,清代的刑部名分更正,专业性更强。所以清代的大案,特别是政治类案件,从表面上看起来,都非常遵循程序、合乎律例,毫无君主个人肆意妄为的痕迹。事实上,每到这种时候,皇帝,特别是雍正、乾隆这样强势君主的个人意志,早已通过奏折密嘱、当面示意,或法司官员的个人揣摩等形式,渗透进整个案子的办理过程当中。皇帝利用程序、主导进程、预定结果,专业而驯顺的刑部,是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在清人的观念里,执法的宽严不应一以贯之,而是世轻世重与刑期无刑。

  • 14 阅湖 2022-12-10 11:35:01 北京

    或许是近几年来中国法律史最出色的研究作品,未来无疑也将成为清代法律史(以至整个清代制度史)绕不过去的著作。所谓“活的制度史”,大抵如是罢。而当看到作者动用或公或私的海量文献剖析刑部运作时,难免想到,仅从材料而言,我们对于最高院的了解或许还不及刑部…

  • 5 羨漁 2022-12-18 19:45:54 湖北

    沦陷期间半卧在床上读完了。应该说,对于我这个法制史外行而言,这是一本很优秀的历史著作,并不局限于法制史层面,读者可通过清代刑部与诸种机构、势力之间的互动,及其历时性的演变,得窥帝制晚期政权运作之一斑。诚如友邻短评所言,称之为“活的制度史”是颇为恰当的,此外,一个感慨是,此是作者在博论基础上修改而来,我自问在博论写作中做不到如此细致与不厌其烦。

  • 0 印奥采 2024-01-21 20:30:57 广东

    人命关天,有理无钱莫进来;正义万岁,祈望皇上圣恩隆。

  • 0 小道士 2023-12-23 22:04:43 湖北

    万万没有刚毅居然是一个法律人

  • 0 七禾夜 2023-10-25 23:40:21 安徽

    天下刑名之总汇,人命关天,皆系于一部

  • 0 walkerace 2023-04-15 16:35:34 北京

    读到书末关于皇权与刑名关系的部分,有一段话让人感触颇深:在这段传统农业经济下人口增加最快、疆域扩张最广、人与资源关系变化最大的时间里,乾隆帝试图通过严刑峻法把社会矛盾压制在“治”与“乱”的交界线下。乾隆二十年 (1755),秋审情实人犯共 678人,勾决 666人。到乾隆五十年(1785),秋审情实人犯 1133人,勾决748 人。这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情实70人,勾决25 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时代浪潮汹涌,皇帝劳而无功,青灯下的勤勉在大历史角度下轻于鸿毛。此外,书中关于刑部官员职守、关系及来源,“部权特重”的论述很开眼界。赵舒翘、刚毅部分颇令人唏嘘。期盼其他各衙门,也有此等力度的研究。

  • 0 时笙 2023-12-17 21:45:26 浙江

    4.5 ,博论。较枯燥但读完对清代刑部有了大致了解。清初统治者继承明制,减少杀人是出于帝国合法性的考虑,同时对于满人采区关外的旧制进行管理,强化权力和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寻找平衡。这个过程刑部开始集权,造成了康熙中期刑部“天下刑名之总汇”。此际官员业务荒疏,责任心差,书吏徇私舞弊严重,雍正年间一系列改革注重人才储备和刑部官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比如考核、增加任上的工作年限等等。乾隆的改革强化了秋审,任上官员易受到关注。 制度稳定以后的改革均致力于行政效率的提高,但是这个刑名体系也受到清王朝人口激增、疆域扩张带来的冲击,后期出现了“就地正法”,并被滥用,此时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大不如前。 作者对于流程的详述、职位关系、满汉民族影响、皇权的影响等多方面展现了较为全面的刑部。 (看完觉得雍正很强,特别改革部分

  • 0 蜗牛的记事本 2024-01-02 13:17:45 北京

    非常清晰的清代行政组织法教材

  • 0 明法™抗议豆瓣删组 2023-11-29 21:24:11 浙江

    一部很扎实的清代法制史力作

  • 0 密涅瓦的鹰头猫 2024-01-07 14:23:52 北京

    读过前面多半感觉是优秀的政治史分析,尤其紧扣人事选任、培训、晋升及满汉群体间的互动,勾勒出颇具特色的专业儒家官僚形象。秋审及后则亦勾勒央地政治张力及皇权对这一套行政官僚制度的影响。越往后读越能与每日执业所见互参: 自成一体的专业官僚选拔,优越但难以问鼎中枢的晋升渠道,深嵌入整个行政体制的刑事司法,最高权力不需要法外设制却能从心所欲的影响。乃至07年之前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前的情状与“就地正法”之互见,很难不让人感叹难以隔断的历史延续。论及中央司法对地方的考核审定,从制度设计而论,或仍有不及

  • 0 奥嫫 2024-01-10 21:51:12 广西

    内容很扎实,末尾的参考文献列表给我惊着了,感觉比我命还长。

  • 0 頨譞 2023-11-03 21:12:08 北京

    中国法律体系恰恰是被移植的的现代化的典型,几乎照搬大陆法系,这倒是两岸共同的特点,有的是日本的二手货,有的是直接从德国“拿来”。法律史研究极有必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