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 著名作家叶兆言、梁鸿、黄灯,《蚁族》作者廉思联袂推荐
▲ 90后作家历时5年零距离观察,以现实主义笔法,诚挚叙述独属同代人的北漂故事,13张“北漂浮世绘”,道尽同代人奋斗途中的苦辣酸辛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安居,大不易,我们旁观一座城市的伟 大,却可能很难真正属于它,13段北漂故事,写尽角色的孤独与渴望
▲ 人生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故事的旁观者。我们在北京互不熟悉,却又彼此相关。
▲ 别离聚首中,梦想依旧在,星夜再长,终见流光
▲ 封面采用都市高楼俯瞰高清图,艺术化处理,迷蒙夜色中点缀万家灯火,中间烫金闪烁,象征希望之星、梦想之星永不消磨
【内容简介】
本书是90后作家的一部北漂青年故事集。
我们旁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却可能很难真正属于它。13张“北漂浮世绘”,写尽角色的孤独、奋斗与渴望:...
【编辑推荐】
▲ 著名作家叶兆言、梁鸿、黄灯,《蚁族》作者廉思联袂推荐
▲ 90后作家历时5年零距离观察,以现实主义笔法,诚挚叙述独属同代人的北漂故事,13张“北漂浮世绘”,道尽同代人奋斗途中的苦辣酸辛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安居,大不易,我们旁观一座城市的伟 大,却可能很难真正属于它,13段北漂故事,写尽角色的孤独与渴望
▲ 人生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故事的旁观者。我们在北京互不熟悉,却又彼此相关。
▲ 别离聚首中,梦想依旧在,星夜再长,终见流光
▲ 封面采用都市高楼俯瞰高清图,艺术化处理,迷蒙夜色中点缀万家灯火,中间烫金闪烁,象征希望之星、梦想之星永不消磨
【内容简介】
本书是90后作家的一部北漂青年故事集。
我们旁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却可能很难真正属于它。13张“北漂浮世绘”,写尽角色的孤独、奋斗与渴望:
七次折戟北大梦的“七战哥”,在未名湖畔被父亲拉回老家;蜗居在地下室的病患,在廉价自助餐中寻得朵颐快感;相亲角打分制中评得最高分的何悦声,却未能找到真爱;熬夜加班过早透支身体的杨洛诗,不断挣扎却始终在寻觅方向;通勤往返于城区与燕郊的林恋京,进退之间歧路茫茫……
这亦是一支北漂青年的夜之曲,在酒楼上的无穷远方,协奏出奋斗途中的苦辣酸辛。别离聚首中,梦想依旧在,而星夜再长,终见流光。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黄西蒙,1990年1月生,山东济南人,现居北京。青年作家,豆瓣阅读签约作者,媒体人。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南风窗》和澎湃新闻网等媒体平台发表数百篇文章,著有《历史的风景》《大国重器的诗意文化》。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秋夜畅春园
第二章 未名湖畔的边缘人
第三章 一个地下室病患者的独白
第四章 高跟鞋上的三里屯
第五章 亦庄小夜曲
第六章 燕郊候鸟何处飞
第七章 流水线上的异类人生
第八章 星落深山里
第九章 风起成府路
第十章 醉酒天通苑
第十一章 望京路口的指路人
第十二章 中山公园里的食物链
第十三章 酒楼上的无穷远方
· · · · · · (收起)
喜欢读"北京流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北京流光"的人也喜欢 · · · · · ·
北京流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阅读出版计划 (豆瓣阅读)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 (无心恋战)
- 【中国大陆·90 后作家观察】 (普照)
- 学习强国荐书平台 (就叫我铿爷吧)
- 【豆瓣每周荐书】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北京流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书店培训师阿威 2022-12-29 12:04:18 北京
我差点被写进这本书, 可惜被编辑砍掉了。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是青年作家黄西蒙的《北漂青年故事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在北京这座城市里拼搏和执着自己的梦想,像吟游诗人柏望舒,到北大听课的边缘人。 这座浩瀚的城市承载了他们的孤独和执念, 这座无情的城市给予了他们看似拼搏的空间和活下去的勇气。 他们考研,他们恋爱,他们也去中山公园相亲,但是他们不愿像标好架码的待售产品或待匹配的对象。他们有自己的... 我差点被写进这本书, 可惜被编辑砍掉了。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是青年作家黄西蒙的《北漂青年故事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在北京这座城市里拼搏和执着自己的梦想,像吟游诗人柏望舒,到北大听课的边缘人。 这座浩瀚的城市承载了他们的孤独和执念, 这座无情的城市给予了他们看似拼搏的空间和活下去的勇气。 他们考研,他们恋爱,他们也去中山公园相亲,但是他们不愿像标好架码的待售产品或待匹配的对象。他们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梦想和渴望自己寻找爱情与人生的真谛。 (展开)
0 有用 酒徒 2023-02-26 17:11:52 甘肃
人生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故事的旁观者。我们在北京互不熟悉,却又彼此相关。
3 有用 文森 2022-11-15 18:32:45 北京
2022年11月。与青年人相关的社会学议题,这些年出过“蚁族”“丁克”“剩女”等等,而“北漂”是更早的热词,也是始终热度不减、几乎年年被媒体翻炒的一个话题。本书就着眼于此题,述写了一群处境各异的青年,他们的过往和未来,都凝结在当下的苦恼中,诉诸可供看客审视的故事里,挑起关于考研、就业、支教、治学、相亲等话题,在台词式的对话中加以探讨对碰——尽管交锋少见激烈。这些人物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哪怕擦肩而... 2022年11月。与青年人相关的社会学议题,这些年出过“蚁族”“丁克”“剩女”等等,而“北漂”是更早的热词,也是始终热度不减、几乎年年被媒体翻炒的一个话题。本书就着眼于此题,述写了一群处境各异的青年,他们的过往和未来,都凝结在当下的苦恼中,诉诸可供看客审视的故事里,挑起关于考研、就业、支教、治学、相亲等话题,在台词式的对话中加以探讨对碰——尽管交锋少见激烈。这些人物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哪怕擦肩而过,也大都相互直接或间接认识,形成一个圈子或循环。作为群像书写,采用了前半部水浒的办法,还有刘以鬯《链》的意味。以故事集的形式呈现,但用力方向没在文学构造上,而更优先着力映照现实。故事发生的层面,主要集中在北大毕业生的平层,或许能更多照顾读书人的同理心,但于“北漂”的原初含义来说就恐怕有些偏离。 (展开)
7 有用 mlln 2023-01-04 19:06:05 北京
关心每一个“人”。
2 有用 悦读的静谧时光 2022-12-07 17:51:47 天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而人生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铭记,那些爱与痛,那些孤独与渴望,那些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最真实的经历与情感。也许茫茫黑夜仍未过去,但那些拼搏与坚持会化成划破黑夜的流光,照亮整个星夜。
0 有用 韧勉 2023-03-16 23:55:09 北京
北漂青年的视角看北京的挣扎与彷徨,作者是青年记者背景出身,所以感觉很多脱产考研、买学区房、长通勤的故事很有典型效应。不过笔者作为海淀土著而言,觉得其中有两点创作不太真实,一是北大考研不中跳未名湖,这有点扯。其二五道口片区的筒子楼买房是上不了中关村一小的,五道口片区排名第一的一小,排名第二的地大附小 相对万柳片区都是市重点的三小和万泉小学来说,真的不够卷。北京郊区的房子也不会很大,卖郊区大房子买五道... 北漂青年的视角看北京的挣扎与彷徨,作者是青年记者背景出身,所以感觉很多脱产考研、买学区房、长通勤的故事很有典型效应。不过笔者作为海淀土著而言,觉得其中有两点创作不太真实,一是北大考研不中跳未名湖,这有点扯。其二五道口片区的筒子楼买房是上不了中关村一小的,五道口片区排名第一的一小,排名第二的地大附小 相对万柳片区都是市重点的三小和万泉小学来说,真的不够卷。北京郊区的房子也不会很大,卖郊区大房子买五道口小房子不是主流趋势,倒是有很多同学考上好大学后,家里卖了五道口小房子凑学费的案例不止一个。其次,五道口还有一个东升小学,一般五道口小户型的家里都上那个。 (展开)
0 有用 小陈同学 2023-03-06 09:42:22 北京
《北京流光》是90后作家黄西蒙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作品。 “本书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这本书最末的这句声明,从侧面也说明了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故事足够接地气,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乃至于对号入座。
0 有用 酒徒 2023-02-26 17:11:52 甘肃
人生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故事的旁观者。我们在北京互不熟悉,却又彼此相关。
1 有用 小雅 2023-02-13 20:44:13 北京
认识作者11年,非常理解他在北漂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惊叹于他对触动生活、历练内心事件的细腻描绘。 我相信,没有一个青年作家能够把这种诗意又割裂的年轻时代表述得如此通达人心。 我也相信,这本书一定是青年对于历史见证和未来期许最好的注解,她值得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阅读,也值得每个曾经失去梦想又想要重新启航的人思索。
0 有用 CAMILA 2023-02-09 11:18:04 安徽
抽奖赠书。在关心现实与反向心灵鸡汤之间形成了并不稳定的平衡,讲故事的方式并没有多么适合这种题材的人物塑造(或者说,作为单篇阿北文章发还比较合适,统到一本小说里后读完没有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读的时候总想大喊现实主义不等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小说读完虽然有个别地方有所触动,但总的来说不过老生常谈(有些虚构之处写的还不如去看新闻),运笔也平常。书中在北京城漂泊的人好像都孤独着,自怜着,又自怨自艾着。而... 抽奖赠书。在关心现实与反向心灵鸡汤之间形成了并不稳定的平衡,讲故事的方式并没有多么适合这种题材的人物塑造(或者说,作为单篇阿北文章发还比较合适,统到一本小说里后读完没有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读的时候总想大喊现实主义不等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小说读完虽然有个别地方有所触动,但总的来说不过老生常谈(有些虚构之处写的还不如去看新闻),运笔也平常。书中在北京城漂泊的人好像都孤独着,自怜着,又自怨自艾着。而他们的落脚点只有金钱和感情(或者直接说是性)。每一篇的男女看起来都欲壑难填,越漂越原始——这不由让我深深感到,最终原来还是异性恋统治北漂青年的世界。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在作者笔下呻吟着,我却觉得很难进入,很难共情,也很难承认,这是一本深刻的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