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列奥·施特劳斯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City and Man
译者: 黄俊松
出版年: 2022-10
页数: 280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集
ISBN: 9787576030082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City and Man
译者: 黄俊松
出版年: 2022-10
页数: 280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集
ISBN: 9787576030082
内容简介 · · · · · ·
《城邦与人》是施特劳斯的代表作,堪称其诠释学范本。全书以提纲挈领的“导论”开宗明义,接下来三章分别论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柏拉图《理想国》、修昔底德《伯罗奔半岛人与雅典人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施特劳斯将现代人的困境,作为自己专致于古典作品的动力。他认为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既是必要的,也是尝试性的或实验性的:虽然古典作品陈述并阐明的古典原则并不能直接适用于现代社会,但恰当理解古典作品所阐明的那些原则,对于恰当分析当今社会的独特性,并明智地将那些原则应用于我们的任务来说,或许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
城邦与人的创作者
· · · · · ·
-
列奥·施特劳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列奥·施特劳斯,20世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政治哲人。主要作品有《城邦与人》《自然权利与历史》《古今自由主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等。
黄俊松,中山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柏拉图、古希腊哲学、西方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
目录 · · · · · ·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第二章 论柏拉图《理想国》
第三章 论修昔底德《伯罗奔半岛人与雅典人的战争》
索引
导论
第一章 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第二章 论柏拉图《理想国》
第三章 论修昔底德《伯罗奔半岛人与雅典人的战争》
索引
原文摘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集(共4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哲学与律法》《什么是政治哲学》《古今自由主义》《论柏拉图的《会饮》》
等
。
喜欢读"城邦与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 9.5
-
- 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 9.4
-
- 追求高贵的修辞术 9.3
-
- 柏拉图式政制 8.3
-
- 图斯库路姆论辩集 9.7
-
- 卢梭导读 9.3
-
-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 9.1
-
- 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 9.1
-
-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 8.8
-
- 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 9.3
城邦与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转】列奥•施特劳斯:《城邦与人》导论
贺晴川 译 既不是遗忘自我和爱好痛苦的好古癖,也不是遗忘自我和令人陶醉的浪漫主义,诱使我们怀着热烈的兴趣和无条件的意愿转向古典政治思想的研习。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时代的危机,西方的危机。 对每个人而言,遵守和聆听来自公义与信仰之城的神圣消息还远远不够。...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9.3分 13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西學 (子庸)
- 记性是个好东西,可惜我没有 (无糖捣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0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城邦与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飘飘de陆钓雪 2023-07-19 10:08:08 浙江
被本雅明虐过以后,竟觉得这本书没有那么难读了~看目录后带着疑惑开始阅读——为什么施的讲述顺序是从《政》到《理》再到《伯》。庆幸自己之前读了《古希腊思想通识课:修昔底德篇》,得知柏拉图就是在西西里远征失败那个境遇下长大的青年,经历了雅典的由盛转衰;而《政治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政治科(哲)学的意味倾向,《理想国》则是对政治哲学的本质探索,如此追本溯源,既符合逻辑又向真理不断靠近。对《理想国》的解读印象... 被本雅明虐过以后,竟觉得这本书没有那么难读了~看目录后带着疑惑开始阅读——为什么施的讲述顺序是从《政》到《理》再到《伯》。庆幸自己之前读了《古希腊思想通识课:修昔底德篇》,得知柏拉图就是在西西里远征失败那个境遇下长大的青年,经历了雅典的由盛转衰;而《政治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政治科(哲)学的意味倾向,《理想国》则是对政治哲学的本质探索,如此追本溯源,既符合逻辑又向真理不断靠近。对《理想国》的解读印象最深刻是施最终都没有下什么定论,而是忠于文本的一个哲学式解读;而对修的著作的解读,尤其可以看出他对雅典政制的赞美以及对人(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自然性的讨论,最终还是落脚在城邦和城邦中的人的关系,以及城邦与神的关系,人与城邦再与神的关系,而所有的关系讨论之前,要先正名“神是什么”。 (展开)
0 有用 Moonlitowl 2024-09-05 17:07:18 上海
施特劳斯诠释方法的典范,修昔底德部分最为精彩
2 有用 存在之途 2022-11-22 18:37:37 北京
能感觉到翻译挺好的。对柏拉图的解读也不错
1 有用 玄门小羊 2022-11-13 17:19:19 湖南
粗糙地翻阅了一些片段。因为之前没有接触太多,读起来很慢。有些地方的诠释真的是很有洞见。过段时间再仔细读一下。
20 有用 砥礪輾轉 2022-11-11 10:21:58 广东
翻译上,有部分的communism译为布尔什维克主义,部分译为共产主义,但没有做出标记。 译本P4-5这一段有严重的漏译,建议读者核对一下原文。 更新一下:导言应该与“我们时代的危机”和“政治哲学的危机”一起看。在后一篇中,施特劳斯更直接地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矛盾之处,这也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差异所在。 进一步更新:施特劳斯本书可以按照政治科学、政治哲学、政治史学来划分,第一卷中已经暗示了对政治科... 翻译上,有部分的communism译为布尔什维克主义,部分译为共产主义,但没有做出标记。 译本P4-5这一段有严重的漏译,建议读者核对一下原文。 更新一下:导言应该与“我们时代的危机”和“政治哲学的危机”一起看。在后一篇中,施特劳斯更直接地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矛盾之处,这也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差异所在。 进一步更新:施特劳斯本书可以按照政治科学、政治哲学、政治史学来划分,第一卷中已经暗示了对政治科学(甚至是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具体见第21、25页,尤其是25页中相关文段。这种批评指向《自然权利与历史》中对韦伯社会科学的批评。但是仍然要注意到,希波达摩斯式的政治科学(现代)与亚里士多德式(古典)的差别,以及智术师忽视政治事物本质的批评(P2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