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 1
1.1 概说…………………………………………………………………… 3
1.2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定义……………………………………………… 5
1.3 历史语言学的任务…………………………………………………… 6
1.4 观察语言演变的视角或窗口———文献比较………………………… 7
1.5 观察语言演变的视角或窗口———亲属语言的比较 ……………… 14
1.6 观察语言演变的视角或窗口———共时变异分析 ………………… 18
1.7 总结 ………………………………………………………………… 20
第二章 音变及音变类型………………………………………………… 23
2.1 概说 ………………………………………………………………… 25
2.2 什么是音变 ………………………………………………………… 25
2.3 规则音变及其特点 ………………………………………………… 29
2.4 音变的各种类型 …………………………………………………… 31
2.5 音变定律与规则音变 ……………………………………………… 48
第三章 音变的解释……………………………………………………… 53
3.1 概说 ………………………………………………………………… 55
3.2 音变的发音制约因素 ……………………………………………… 57
3.3 感知原因造成的音变 ……………………………………………… 61
3.4 制约音变的音系结构因素 ………………………………………… 68
3.5 制约音变的增强区别性因素 ……………………………………… 70
3.6 音变由听者启动理论评述 ………………………………………… 76
第四章 类推变化与构词法……………………………………………… 85
4.1 类推的定义与分类 ………………………………………………… 87
4.2 类推的方向 ………………………………………………………… 91
4.3 类推演变与英语动词的强动词、弱动词构词法…………………… 93
4.4 类推演变与音变的关系 …………………………………………… 98
4.5 类推的动因和机制………………………………………………… 101
第五章 词汇与语义演变 ……………………………………………… 107
5.1 概说………………………………………………………………… 109
5.2 语义演变的类型…………………………………………………… 112
5.3 语义演变的模式…………………………………………………… 114
5.4 语义演变的机制…………………………………………………… 116
5.5 语义演变的方向与原始语义重建………………………………… 122
第六章 句法演变 ……………………………………………………… 131
6.1 概说………………………………………………………………… 133
6.2 语言类型与句法演变……………………………………………… 133
6.3 语序演变…………………………………………………………… 136
6.4 类型学与语序的一致性…………………………………………… 140
6.5 句法演变的机制…………………………………………………… 142
第七章 语法化 ………………………………………………………… 153
7.1 概说………………………………………………………………… 155
7.2 语法化概念、特点 ………………………………………………… 155
7.3 语法化的演变路径和词类的语法化……………………………… 157
7.4 句法结构的语法化及其特点……………………………………… 160
7.5 语法化的原则、机制和动因 ……………………………………… 169
第八章 语言构拟的方法Ⅰ———历史比较法 ……………………………………………… 175
8.1 概说………………………………………………………………… 177
8.2 历史比较法与其他方法的区别…………………………………… 178
8.3 历史比较法操作程序……………………………………………… 179
8.4 历史比较法处理子语言语音的合并和分裂……………………… 189
8.5 历史比较法基本假设理论基础及验证…………………………… 192
8.6 历史比较法的局限………………………………………………… 196
8.7 印欧语历史比较与几条重要的音变规则………………………… 198
第九章 语言构拟的方法Ⅱ———内部拟测法 ……………………………………………… 209
9.1 内部拟测法的定义………………………………………………… 211
9.2 内部拟测法操作程序……………………………………………… 211
9.3 内部拟测法所揭示的音变时间顺序……………………………… 218
9.4 索绪尔与原始印欧语喉理论(Laryngeal Theory) ……………… 220
9.5 内部拟测法的局限………………………………………………… 224
9.6 内部拟测法与历史比较法的异同………………………………… 226
第十章 语言的谱系分类 ……………………………………………… 229
10.1 语言的各种分类和特点 ………………………………………… 231
10.2 语言谱系分类及其标准 ………………………………………… 232
10.3 语言谱系分类的步骤 …………………………………………… 236
10.4 语言演变的模式 ………………………………………………… 241
10.5 印欧语的几种古文字介绍 ……………………………………… 245
10.6 语系的下位分类(subgrouping)和下位分类的标准 …………… 247
10.7 其他语言谱系或下位分类方法介绍 …………………………… 253
第十一章 汉藏语研究及汉藏语系分类 ……………………………… 259
11.1 概说 ……………………………………………………………… 261
11.2 汉藏语研究的历史 ……………………………………………… 261
11.3 汉藏语系的分类 ………………………………………………… 263
11.4 汉藏语系谱系分类的标准 ……………………………………… 270
11.5 如何鉴别同源词还是借词 ……………………………………… 274
11.6 汉藏语系语言的特点 …………………………………………… 277
11.7 汉藏语系里几种重要的古文字介绍 …………………………… 278
第十二章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 ……………………………………… 283
12.1 概说 ……………………………………………………………… 285
12.2 语言借用与语言底层干扰 ……………………………………… 285
12.3 语言借用的层级与语言借用的单位 …………………………… 288
12.4 借词的本地化与借词的鉴定 …………………………………… 294
12.5 语言联盟(Linguistic area/Sprachbunde) ……………………… 299
12.6 东南亚语言联盟 ………………………………………………… 301
第十三章 语言变异与语言演变 ……………………………………… 309
13.1 概说 ……………………………………………………………… 311
13.2 方言地理学与语言变异 ………………………………………… 311
13.3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与语言变异研究特点 …………………… 314
13.4 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的研究方法 ……………………………… 325
13.5 总结 ……………………………………………………………… 332
第十四章 一中心多层次汉语史观 …………………………………… 333
14.1 概说 ……………………………………………………………… 335
14.2 谱系树分化模式和多中心混合型模式 ………………………… 335
14.3 一中心多层次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人文背景 ………………… 338
14.4 一中心多层次语言演变特点 …………………………………… 344
第十五章 历史层次分析法 …………………………………………… 351
15.1 概说 ……………………………………………………………… 353
15.2 滞后音变、扩散式音变与语音层次的区别……………………… 355
15.3 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 …………………………………………… 364
15.4 离析语音层次的其他方法 ……………………………………… 373
15.5 确定语音层次的时间先后 ……………………………………… 376
15.6 语音层次的对应 ………………………………………………… 383
15.7 权威官话在历史层次分析中的作用 …………………………… 391
15.8 《切韵》音系在历史层次分析法中的作用以及闽语的性质 …… 392
15.9 总结 ……………………………………………………………… 395
第十六章 语言演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401
16.1 二十世纪以前的历史语言学对音变的研究 …………………… 403
16.2 结构主义对音变的研究 ………………………………………… 409
16.3 功能派对音变的研究 …………………………………………… 411
16.4 转换生成学派对音变的研究 …………………………………… 414
16.5 词汇扩散理论以及音变研究 …………………………………… 419
16.6 音变的类型学研究 ……………………………………………… 422
16.7 变异理论对音变的研究 ………………………………………… 426
16.8 基于语音的音变的研究 ………………………………………… 429
16.9 语言接触引起的音变研究 ……………………………………… 434
16.10 总结……………………………………………………………… 438
参考文献 ………………………………………………………………… 441
· · · · · · (
收起)
1 有用 柳边求气低 2023-11-19 19:35:41 广东
确实是“讲义”性质的书,比如很多地方都看得出原出处何在,有些内容前后会重复,有些理论讲得不清晰等等。但注重音变的解释,以及语义、句法等的历史演变等在国内尚属少见,适合当作Campbell教材的中文版平替阅读,而且更多汉语的例子也便于理解。最后,想解释好音变果然还得多看Ohala。
0 有用 杰西 2024-03-10 19:07:23 上海
学梵语顺便了解下,在音变、语言构拟方法、语系、语言演变的介绍非常系统,感谢!
0 有用 業月_Gyogatsu 2025-02-13 12:29:26 重庆
非常适合用来拓展自己对语言的思考方向,理论和实例紧密结合,有趣又不失实用。不是科班出身,读的书还不够多,但我至少知道,这本书即使作为科普著作也是成功的。
0 有用 JeuxInterdits_ 2024-06-23 15:05:58 浙江
粗略读完,历史层次分析法,受用
12 有用 滄浪水 2022-12-20 12:55:57 上海
三星半会更适合一些。只能说在中文世界弥补了历史语言学教材只讲语音部分的不足,但是书硬伤还是不少的。之后应该会尽可能改正(比较容易挖改的)硬伤,如果有想买的友邻可以晚一点再入手(改版上市了我会吱声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