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祝羽捷 2022-11-27 09:32:53 上海

    追踪溯源,要从人们往往忽略的peter Blake讲起,尽管波谱后来成了美国大众文化的代言人,但真正的缘起在英国艺术家想要创造出让观众对待猫王一样感受的作品。在纽约,艺术家们开启了一场美丽且直白的冒险,在抽表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代表的主流中杀出了血路,反对高雅,联结现实,带有与抽表男性气概相反的姿态来定义自己(第四章重点讲述)。这本书是对低谷波普、认为波普浅薄观点的最好回击,也重新书写了波谱运动里长久被忽略的女性。

  • 0 yi吉 2024-03-04 19:25:15 中国香港

    可以说pop art很好的弥补了现代艺术和普罗大众之间的鸿沟

  • 0 麦克斯堪萨斯城 2024-02-06 15:47:50 海南

    有图就更好了

  • 0 3A21LOL友豆 2024-02-01 20:38:12 新加坡

    以人为主的画家专栏,主流团体的“暴力性”决定了个体画家在历史书写中的地位。无论pop art直白辛辣的色情一面有没有震惊我,作者自知该派白男味儿太重,仍口嫌体正直地为“经典叙事”津津乐道。女艺术家被力挽狂澜地并入到装饰画般的“特别节目”,真是对“时尚单品”非常美妙的注脚了。

  • 0 珍妮的肖像🦄 2023-03-15 17:58:26 山东

    波普艺术,以俗世大众眼的切入,热燥癫狂轻浮戏虐为武器的反艺术对抗,融入其时的文化漫画广告等互为主题吸附拼接,也与摇滚乐的流行年代共振同频。 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至大行其道,都是打破了「常规」带来的审美惫累僵局。高冷的抽象艺术之后,波普的这一特质,确实冲击了旧有固化,一领了新的美学可能,令赏画者卸下了把持经久的峻肃高格精神重负。 从波普的“一切皆有可能”开始,传统艺术鉴赏的大门合页被起掉,从而更加热力暴烈开放通行无阻。前所未有的立意大众流行,与现实世界显性共鸣,百态齐放。 这位身为bbc著名艺术主持人的作者,深谙言语之道,节奏把控转圜,不俗角度表述波普的深刻杰作与女性,小众波普艺术家们,以及对后世视觉艺术的巨大影响等等。。利落透彻,生动翔实,惜配图不多,需配合自行检索。

  • 0 acucodni 2023-10-29 16:25:20 四川

    男性的创作为钱为名为描写女人, 女性的创作为反男人的创作。 介绍每个艺术家的逻辑很清晰,描写很细致,但对话表现的模式有点奇怪。 总体来讲很八错。

  • 0 2023-11-03 21:06:38 陕西

    先看了安迪·霍沃尔的访谈才知道的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中文看不出什么,但英文就简单易懂:pop art,顾名思义当然就是:流行艺术,这么理解有些简单粗暴,但波普艺术确实和大众、街头文化有关,它是在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某种反叛和商业设计、消费主义的催产中诞生的,它来源于流行文化,和媒体商业消费品相辅相成,最后超越这些,达到了一种反思嘲讽的高度。我觉得最能概括波普艺术的确是霍沃尔的一句名言:我想成为一个机器,波普艺术某种程度上的机械程式化不仅概括了当代社会的人们作息工作的规范,也表现出工厂生产商品的机械化流程,这也像是某种反讽,人们在高度机械重复的生活里寻找着某种合理的意义和文化。这或许能支撑波普艺术继续发展,也或许是我们还需要它的理由之一。ps书里写到了女性波普艺术家不应该被忘记,所有行业的女性也是。

  • 0 Chimney 2023-12-15 14:56:45 广东

    波普艺术迷恋事物的表面,迷恋繁华、迷恋肤浅、迷恋用后即弃,时刻充满洗脑的商业标语、时刻异想天开、时刻颠覆常识和物理,它呈现的画面如同消费主义精心构建的建模。

  • 2 乙左左 2023-01-10 14:40:43 福建

    以波普艺术家为支点,沃霍尔、利希滕斯坦、布莱克、罗森奎斯特、鲁谢等人的艺术历程展开章节,梳理波普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小史”见“大史”,有趣的写法。波普艺术消除的是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先锋与大众之间的鸿沟,是让人喜欢的艺术表达。后记部分还特别写到了沃霍尔遭遇枪击之后的艺术理念转变,也写到了中国的波普艺术发展。如果书中能多一些相关作品的图片就好了,对作品解读的部分能更好理解。

  • 3 bird 2022-12-26 20:04:51 云南

    拉斯泰尔·苏克写的艺术史太好看了!为什么还要反复讲述那些妇孺皆知的人物和作品呢?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波普艺术家,他们渐被遗忘、名声微弱,可是他们的作品或是强有力推动了波普运动,或直到今天也启发改变着社会。从这小小的切面,刷新了对波普艺术的认知,也认识到它远比之前以为的迷人深刻。爱死了第四章写那些女性波普艺术家,她们的人生与作品都值得被看到!

  • 0 荷恬觅 2023-09-20 21:41:20 上海

    波谱在英国(更早)和美国的发展及代表人物,一般都是在短途飞机上一点点看完的,因为几乎没有配图,也没费劲对照着找画来看,所以就靠文字评论来联想和理解波谱到底是一种什么风格,倒是出乎意料地清晰些了。

  • 0 Hypocrite 2023-09-26 21:20:42 安徽

    第四章最好,让尘封的女性再一次显现。

  • 0 薛喵喵啃书 2023-12-02 13:46:59 北京

    通过对波普爆发时期的不同波普艺术家的采访,从这些亲历者的视角,(简单地)窥探一下什么是波普艺术,波普艺术的精神内核等。个人觉得写得还不错,原文作者描述了非常多的作品,用以建构这本书想表达的内容,但遗憾的是,书里没有多少作品配图。对波普艺术很感兴趣但缺乏了解的人来说,我觉得是本不错的读物,看完之后再去看看《波普主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