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的笔记(40)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llllivia

    权力让渡 艾莉卡的自我错觉与伪装的互惠 “她把一切寫了下來。她願意被這個男人吸乾,直到自己不復存在。” 她以为这是爱的形式,是 “主动选择的臣服”。但文本其实指出了她的矛盾: 她想“自己决定如何被毁灭”,这是幻想式的控制; 她说“願意被吞噬”,但“又不想讓他注意到”。 这正是经典的权力悖论(福柯所揭示的):她幻想通过放弃权力获得权力,通过成为他的“礼物”来控制他——但权力一旦让渡,就不可逆。她的“爱”...

    2025-08-07 18:00:44   2人喜欢

  • llllivia

    步入幸福幻觉的门槛,走入暴力剧本的终幕 幸福的前戏:顺从的甜蜜幻觉与权力的自愿让渡 艾莉卡打开门前的那一刻,是整部小说中她对“爱”最深层次的幻觉投身。在她心中,克列默的再来,是一种“宽恕”,更是一种“验证”:她幻想一切都已经过去,他仍然愿意回来——那这就是真爱。 “她發誓說,她幾乎已經忘掉自己那愚蠢的信了,但做過了就算。” 她几乎以一种羞涩又甜蜜的方式,在告诉自己:“那些偏激的表演、那些剧本式的信...

    2025-08-07 18:02:07   1人喜欢

  • llllivia

    克列默的布道与艾莉卡的缄默:艺术、肉身与“谁有资格诠释” 艺术之魂的“拥有权”问题:谁可以演奏舒伯特? 开场即是一场关于“演奏权威”的拷问。艾莉卡以“外国语”批判南韩学生模仿布伦德尔的录音,强调的是“风格”的原创性,而非技术层面的复制。她真正批判的是那些“没有资格模仿”的人——这是一种精英主义的焦虑,也是一种文化殖民的隐喻。为什么是“外国语”?因为她在宣告一个隐性界限:真正拥有音乐“灵魂”的人是...   (1回应)

    2025-08-04 19:39:16   1人喜欢

  • Marsa🧙‍♀

    她决定:她将不让一丁点儿自我落到别人手中。她想保留一切,如果可能的话,也保留下额外得到的一些东西。人们有什么,就是什么。她给陡峭的山上培土,她的知识和能力构成了一座高峰,高峰上布满滑溜溜的冰雪。只有最勇敢的滑雪者才对付得了上山的路。那个年轻男士随时都会滑落到她的山坡上,跌落到冰缝中的无底深渊之中。她把自己精细打磨的开启自己珍贵心灵的冰柱圣灵的钥匙交给某人保存,这样她可以随时重新把钥匙从他那里取...

    2024-04-13 11:34:50   1人喜欢

  • Marsa🧙‍♀

    凡是她说的和希望的,他就照办,这有益于以后正经的爱情。他想通过与一个老太太的交往(和这样的女人交往不必小心翼翼)学习如何对付那些不太讨人喜欢的年轻姑娘。这事儿能以文明的方式做吗?这个年轻人必须先划定自己的界限范围,然后才能用成就去超越这些界限。一会儿他要吻他的女教师,直到她透不过气来。他要在她身上一切可能的地方到处吸吮。只要她允许的地方,他都要啃。不过以后他会自觉地进入极为舒适亲昵的境界。他将...

    2024-04-13 11:11:46   1人喜欢

  • (恒转如瀑流)

    谁付钱,谁做主。母亲只有很少的退休金,管做主,埃丽卡管出钱。

    2023-05-18 20:19:16   1人喜欢

  • llllivia

    还能再堕落吗?能。 今天,艾莉卡的年紀,比十八歲的女孩多出不止一倍!艾莉卡一直檢視這個數字,然而她跟現今十八歲的少女之間的鴻溝卻永遠不會縮短了—話雖如此,衆所公認,它也不會再加寬。艾莉卡對任一十八歲女孩感覺到的嫌惡,沒必要地持續擴大。夜裡,艾莉卡都得汗流浹背地轉開,翻身將憤怒的水沫澆淋到熊熊烈燄上:即母愛上頭。音樂藝術有如辛辣肉汁,她被規律地塗抹著。衰老與年輕的差異無法變動,無可扭轉。就像已死的...

    2025-08-06 17:53:41

  • llllivia

    柔音踏板、贝多芬、艾丽卡的犯罪 1. 柔音踏板:不是“柔”,而是“掩盖” “柔音踏板只能用于最弱音的乐句”,这是主流音乐界约定俗成的规范。但艾丽卡对此表示蔑视:“无声地严斥这个可悲的习惯”。她偏要在“不该柔和”的地方使用柔音踏板。她要打破这种“规范化的柔和”——这是对一切以温和之名行禁锢之实的权威的反击。柔音踏板,在此不再代表音乐的润色,而成为遮蔽、遮掩、操控的象征。 所以——当艾丽卡在洗手间踩碎玻...

    2025-08-06 17:51:57

  • llllivia

    开篇就很有趣,请看—— 把爹扔进精神病院是弑父的女权先锋吗? 《钢琴教师》第一部的终点,同时是“结构上的回火”:它不是高潮,而是一次精心控制的冷却。一个原本应当唤起怜悯的事件——“父亲被送进精神病院”——在耶利内克手中,被语言剔骨、去脂,处理成一块无声腥肉,挂在家庭制度与资本逻辑交界的挂钩上。 人就是肉:被定价、被分类、被遗弃 这段描写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的温度极低。没有悲情、没有挣扎、甚至没有回忆...

    2025-08-02 18:27:41

  • llllivia

    激流泛舟的隐喻:水流中的身体与欲望的代偿运动 「他推薦一般的運動,還有最刺激的一種:尤其是激流泛舟……因為河流滿是正在融化的冰雪,而且會拖動一切。」 克列默滔滔不绝地推销健康生活方式,尤其推崇“激流泛舟”——在耶利内克笔下,这不仅是健康主义者口中理想化的阳刚之举,也被赋予了明确的象征意义。水,作为贯穿全书的重要隐喻,一再与身体的激荡、情欲的流动和被动的卷入相连。激流拖动一切,而“她”始终在控制与...

    2025-07-31 16:47:15

<前页 1 2 3 4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钢琴教师

>钢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