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伽莫夫(1904-1968, George Gamow)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莫夫1904年生于俄国敖德萨市。1928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以及列宁格勒大学、巴黎居里研究所、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科罗拉多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68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逝世。
伽莫夫兴趣广泛,曾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并与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生物学的“遗传密码”理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正式出版25部著作,其中18部是科普作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一首无名作家写的打油诗,描写了这种高速运动物体的相对论性收缩效应: 斐克小伙剑术精, 出刺迅捷如流星, 由于空间收缩性, 长剑变成小铁钉。 当然,这位斐克先生的出剑一定得有闪电的速度才能行! 从四维几何学的观点出发,一切运动物体的这种普遍收缩是很容易解释的:这是由于时空坐标系的旋转使物体的四维长度在空间坐标上的投影发生了改变。你一定还记得上一节所讨论过的内容吧,从运动着的系统上观察事件时,一定要用空间和时间轴都旋转一定角度的坐标系来描述;旋转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运动速度。因此,如果说在静止系统中,四维距离是百分之百地投影在空间轴上的(图 38a) ,那么,在新的坐标轴上,空间投影就总是要变短一些(图 38b) 。 运动系统中时间变慢这个情况,为星际旅行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假定你打算到天狼星——距离我们 9 光年——的行星上去,于是,你坐上了几乎有光速那么快的飞船。你大概会认为,往返一趟至少要 18 年,因此打算携带大量食物。不过,如果你乘坐的飞船确实有近于光速的速度,那么,这种小心就是完全多余的了。事实上,如果飞船的速度达到光速的 99.999 999 99%,你的手表、心脏、呼吸、消化和思维都将减慢 7 万倍,因此从地球到天狼星往返一趟所花费的 18 年(从留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在你看来只不过是几小时而已。如果你吃过早饭便从地球出发,那么,当降落在天狼星某一行星的表面上时,正好可以吃中饭。要是你的时间很紧,吃过午饭后马上返航,就可以赶回地球上吃晚饭。不过,如果你忘了相对论原理,那你到家时准得大吃一惊:因为你的亲友会认为你一定还在宇宙空间中的什么地方,因而已经自顾自地吃过 6570 顿晚饭了!地球上的 18年,对你这个近于光速的旅客来说,只不过是一天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3页 -
活细胞凭什么性质而和一般的无机物或死细胞——如做书桌的木头、制鞋子的皮革中的细胞——不同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从一到无穷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7 条 )



“不是给小孩子看的”科普经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一向认为“科普”这件事情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一本好的读物,内容当然应该足够多,但这些内容之间也应该有很清楚的脉络在,这样读者读起来才不至于有芜杂之感。在这方面而言,二十世纪的科普作家要面对的人类知识浩如烟海,要写一本适合公众阅读的科普书籍是一个非常具有... (展开)
后浪新版《从一到无穷大》对于暴永宁版本计算题与案例细节的一些修正与增补
《从一到无穷大》今年出了若干版本,之前高中时翻过暴永宁版本的,也因此留下了深刻印象。暴永宁版本算是科普翻译的一道标杆了,在我印象中,达利、麦哲伦、国际象棋、西西里岛这些人和物,译者都事无巨细地加上了注脚,生怕小读者们不熟悉原著中作者提到的西方文化点滴。真的...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8 )
-
科学出版社 (2002)9.1分 30196人读过
-
Dover Publications (1988)8.9分 67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9.1分 10715人读过
-
科学出版社 (1978)9.5分 100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从一到无穷大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