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文笔很好,但是对于画面感和想象能力不太行的人来说读起来很难受。作为一个连人物外貌描写都想象不出来的人,想get到作者笔下的游隼和其它鸟类实在是太难了……
把它借给了朋友,让baker的文字如同鹰隼般在人们的每一双眼中盘旋。不要降落。
太美了。笔锋清峻,又饱含诗意,寂静中泛起冷澌澌的温柔。作者追寻游隼十年,真算得上一位痴人。这本书是他细密编织的凉滑锦缎,有种飞羽映照日光的虹彩色,不断从指缝间漏出去,掬捧不住。很多段落都想裁下裱起来,但又觉得它就那样自然流淌、保持它的生命力便已足够美。 “火焰般转瞬即逝,游隼在清冷的空中灼烧而过”,“秋色被冷风吹剪”,“每一棵树和教堂和农场都向我走近了,擦去了身上的雾濛”,“结霜的树篱是珊瑚般的白骨色”,“短暂如一阵剧痛般的冬日黄昏”……翻译深得我心。
我把这三颗星都给译者,感觉译者在用力将整本书变得精致有趣起来,但大篇大篇略显重复的观察日记真的会让人走神。也许这本书是拿来听的,甚至是着手拍一部纪录片的,单纯作为书籍来看未免也太伤眼伤注意力的。但作者对这些鸟儿包括自然都是充满爱意敬意的,16岁后便没接受过教育但却能对生活有着如此敏感与细致的观察,自然才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好的教育资源
我们这些抛锚、停泊了的俗世之人,永远想象不出游隼那双眼睛里的自由。作者有着“一颗寂静主义者的心”,而这本书是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怀着对整个自然世界的悲悯与渴求,以及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厌弃和疏离。下辈子不奢望成为一只鹰,就算是投胎成食蚁兽,也不想做人了。
杰作再版,再读一遍,我心目中TOP1的鸟书。
写得真好,但这书真没意思………
这不是一本关于鸟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成为鸟的书。一个男人,每天追逐游隼的踪迹,他比游隼更了解游隼。然而,作者一生都没有走出过他的埃塞克斯,后来又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并因服用环境关节炎疼痛的药物患上癌症病逝。而他所追逐的游隼由于人类滥用农药也趋于灭绝。这是一种寂静中的死亡。
在读之前,这本书存在我视野中挺长时间,各种自然类书目都有推荐,评价也都很高。所以我其实对它的内容抱了相当大的期待。然而果然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也许因为日记形式,全篇充斥着过于主观的感受和抒发,以人类视角展开关于隼的想象,像、仿佛、如……一般、似乎等词语和描述连绵不绝,尤其跟看理想《像动物一样生活:非洲野生动物观察笔记》那档节目对比,实在有太多诗意想象,而缺少以动物为视角的客观观察,有关隼的性格、情绪、习性、需要表达、沟通等等,去掉高傲、自由、冷静等过度抽象的描绘,很难从这本书里找到更具体和真实的感知。
很难说Baker自己不是一只游隼。
一言以蔽之:全文可画波浪线的优美生动,自然写作的巅峰之作(虽然同类型我也没看过多少),再一次证明文字的力量能填补不能亲身经历时的空白。又不仅在于文字之美,更在于对自然对生灵的爱与沉迷是无法矫饰也不可替代的——作者甚至并非在观鸟,而是渴望成为鸟;甚至为身为人类而羞愧,把自己的感受深深埋起来,记录每一次的惊鸿一瞥和惊心动魄,记录每一个瞬间和无数个瞬间。说来惭愧,我自己常常轻视自然的美,却无数次被自然震撼到一句话都说不出。而能克服普通人肉身之局限、文字之匮乏的作者,是如此令人敬佩。
2023已读12。一个寂静主义者内心的歌。日复一日,他放肆又节制,十年观隼,他也成为了鹰。
读这种书真的体会到“好的文字是用来听的”感觉,虽然感觉没有什么情节,但听来真的是洗濯耳朵呀。
译者李斯本的定性之语让我悚然:这不是一本关于鸟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成为鸟的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怀着对整个自然世界的悲悯与渴求,以及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厌弃和疏离。 于是一下子贯穿了明白了那么多痴迷的凝视,化身为隼的渴望,日复一日贪婪不收敛的追寻,他成为游隼,就能脱离肮脏恶臭的人类肉身,鹰击长空。
強烈抑制想要一口氣到底的情緒,怕是這樣讀完就浪費了每一行的波瀾壯闊。
自由之书。
读如此书,须胸怀虔敬,(对自然)心持淡泊,(对自己)张弛有度,(对社会)潜行蛰伏,(对人生)方合意境。
作者追寻注视着游隼,也终于成为了游隼。他如此敏锐而狂热地观察着自然和众生,写作却冷静与克制,九成的笔力都在写游隼而只有几句话遇到了自己作为人类的处境与想法,但游隼的自由与搏击何尝不是想象中的自己。
断断续续、来来往往地翻读。想关于写作是存在的方式这件事。老师说,是否一个道理不被写出就不存在。另有老师说,写到最后时限。一个观鸟的人,原本可以只是诉诸图像,乃至留藏于一己心念的,但是还是选择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些由眼睛传递到心灵的、纤毫毕现的波澜。无可取代的文字的力量,李斯本的翻译加强了这种力量,于是一切生生地递进读者眼里。
在这个热到绝望的时刻谢谢一场凄风苦雨下(?)的海边自然观察,而且同时是在我玩王泪正在前往风之神殿的过程里面徒添了一种通感 ,好美的描写,什么时候才能在这种冷冷的地方生活QAQ
> 游隼
35 有用 momo 2023-07-22 23:25:49 安徽
文笔很好,但是对于画面感和想象能力不太行的人来说读起来很难受。作为一个连人物外貌描写都想象不出来的人,想get到作者笔下的游隼和其它鸟类实在是太难了……
47 有用 文右語 2023-02-24 10:12:15 北京
把它借给了朋友,让baker的文字如同鹰隼般在人们的每一双眼中盘旋。不要降落。
82 有用 粟冰箱 2023-03-15 10:59:43 上海
太美了。笔锋清峻,又饱含诗意,寂静中泛起冷澌澌的温柔。作者追寻游隼十年,真算得上一位痴人。这本书是他细密编织的凉滑锦缎,有种飞羽映照日光的虹彩色,不断从指缝间漏出去,掬捧不住。很多段落都想裁下裱起来,但又觉得它就那样自然流淌、保持它的生命力便已足够美。 “火焰般转瞬即逝,游隼在清冷的空中灼烧而过”,“秋色被冷风吹剪”,“每一棵树和教堂和农场都向我走近了,擦去了身上的雾濛”,“结霜的树篱是珊瑚般的白骨色”,“短暂如一阵剧痛般的冬日黄昏”……翻译深得我心。
19 有用 东东的奇妙树洞 2024-03-24 15:07:23 黑龙江
我把这三颗星都给译者,感觉译者在用力将整本书变得精致有趣起来,但大篇大篇略显重复的观察日记真的会让人走神。也许这本书是拿来听的,甚至是着手拍一部纪录片的,单纯作为书籍来看未免也太伤眼伤注意力的。但作者对这些鸟儿包括自然都是充满爱意敬意的,16岁后便没接受过教育但却能对生活有着如此敏感与细致的观察,自然才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好的教育资源
39 有用 Lottie 2023-07-05 22:11:10 上海
我们这些抛锚、停泊了的俗世之人,永远想象不出游隼那双眼睛里的自由。作者有着“一颗寂静主义者的心”,而这本书是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怀着对整个自然世界的悲悯与渴求,以及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厌弃和疏离。下辈子不奢望成为一只鹰,就算是投胎成食蚁兽,也不想做人了。
3 有用 malingcat 2024-04-21 17:56:46 上海
杰作再版,再读一遍,我心目中TOP1的鸟书。
4 有用 从流飘荡 2024-01-11 09:55:07 北京
写得真好,但这书真没意思………
5 有用 π 2023-08-17 20:54:58 浙江
这不是一本关于鸟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成为鸟的书。一个男人,每天追逐游隼的踪迹,他比游隼更了解游隼。然而,作者一生都没有走出过他的埃塞克斯,后来又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并因服用环境关节炎疼痛的药物患上癌症病逝。而他所追逐的游隼由于人类滥用农药也趋于灭绝。这是一种寂静中的死亡。
3 有用 心酒 2024-01-25 12:36:57 河南
在读之前,这本书存在我视野中挺长时间,各种自然类书目都有推荐,评价也都很高。所以我其实对它的内容抱了相当大的期待。然而果然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也许因为日记形式,全篇充斥着过于主观的感受和抒发,以人类视角展开关于隼的想象,像、仿佛、如……一般、似乎等词语和描述连绵不绝,尤其跟看理想《像动物一样生活:非洲野生动物观察笔记》那档节目对比,实在有太多诗意想象,而缺少以动物为视角的客观观察,有关隼的性格、情绪、习性、需要表达、沟通等等,去掉高傲、自由、冷静等过度抽象的描绘,很难从这本书里找到更具体和真实的感知。
3 有用 仙境兔子不忘记 2024-04-21 18:06:03 四川
很难说Baker自己不是一只游隼。
18 有用 ♬ CaR 2023-04-05 10:14:59 北京
一言以蔽之:全文可画波浪线的优美生动,自然写作的巅峰之作(虽然同类型我也没看过多少),再一次证明文字的力量能填补不能亲身经历时的空白。又不仅在于文字之美,更在于对自然对生灵的爱与沉迷是无法矫饰也不可替代的——作者甚至并非在观鸟,而是渴望成为鸟;甚至为身为人类而羞愧,把自己的感受深深埋起来,记录每一次的惊鸿一瞥和惊心动魄,记录每一个瞬间和无数个瞬间。说来惭愧,我自己常常轻视自然的美,却无数次被自然震撼到一句话都说不出。而能克服普通人肉身之局限、文字之匮乏的作者,是如此令人敬佩。
18 有用 向北向北 2023-06-23 09:07:53 北京
2023已读12。一个寂静主义者内心的歌。日复一日,他放肆又节制,十年观隼,他也成为了鹰。
3 有用 君子不喜 2024-02-29 13:35:20 重庆
读这种书真的体会到“好的文字是用来听的”感觉,虽然感觉没有什么情节,但听来真的是洗濯耳朵呀。
2 有用 昆德拉密度美学 2023-12-21 15:34:25 北京
译者李斯本的定性之语让我悚然:这不是一本关于鸟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成为鸟的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怀着对整个自然世界的悲悯与渴求,以及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厌弃和疏离。 于是一下子贯穿了明白了那么多痴迷的凝视,化身为隼的渴望,日复一日贪婪不收敛的追寻,他成为游隼,就能脱离肮脏恶臭的人类肉身,鹰击长空。
2 有用 K. 2024-07-29 09:59:02 加拿大
強烈抑制想要一口氣到底的情緒,怕是這樣讀完就浪費了每一行的波瀾壯闊。
4 有用 胡须猫 2023-03-03 18:23:12 北京
自由之书。
4 有用 无名客 2023-03-13 10:38:03 河南
读如此书,须胸怀虔敬,(对自然)心持淡泊,(对自己)张弛有度,(对社会)潜行蛰伏,(对人生)方合意境。
2 有用 芝麻馕 2024-08-24 07:41:40 美国
作者追寻注视着游隼,也终于成为了游隼。他如此敏锐而狂热地观察着自然和众生,写作却冷静与克制,九成的笔力都在写游隼而只有几句话遇到了自己作为人类的处境与想法,但游隼的自由与搏击何尝不是想象中的自己。
7 有用 沛韦 2023-03-14 16:54:14 北京
断断续续、来来往往地翻读。想关于写作是存在的方式这件事。老师说,是否一个道理不被写出就不存在。另有老师说,写到最后时限。一个观鸟的人,原本可以只是诉诸图像,乃至留藏于一己心念的,但是还是选择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些由眼睛传递到心灵的、纤毫毕现的波澜。无可取代的文字的力量,李斯本的翻译加强了这种力量,于是一切生生地递进读者眼里。
1 有用 with 2023-07-27 22:16:46 广东
在这个热到绝望的时刻谢谢一场凄风苦雨下(?)的海边自然观察,而且同时是在我玩王泪正在前往风之神殿的过程里面徒添了一种通感 ,好美的描写,什么时候才能在这种冷冷的地方生活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