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针对形而上学踪迹的猎杀活动合集。
一晚上三个pre的奇迹就靠你了!
德里达对术语与概念的运用晦涩而独特,他借助这些概念创造性地评析弗洛伊德,黑格尔,福柯等人的理论,在评析中将他人理论引入自己的叙述语境中,他语境晦涩难懂,让人不知所云,但我还是能从中发现一些真知灼见。从这本著作,可以发现解构是对结构的拆解,作者只述说,不建构体系,可能也是对逻各斯主义的拆解。书写,可能是指主体的一切言说活动,而差异则是存在者存有的方式,或者说存有因之可能,也是一切言说得以存在的原因。《书写与差异》,我猜测就是哲学书写在差异中的活动,这本书有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了
德里达还是太全面了;原来晦涩是焦虑和不安的同义词;可能已经算是国内权威的译本了,但总觉得还是译的有很多缺失。
仔细修订一下行不行,问题书那篇随便挑一段翻译都是错的
含黑量过高,暴拆福列巴塔耶,逻辑完全是hegel式的;评阿尔托那两篇也挺精彩,残酷剧场作为不可再现的生命,“以原初差异的方式重复。”,“关闭(差异)…重复性在其中无限地自我重复”。
惊异于对于残酷戏剧的解释,令人茅塞顿开,提供了新的角度来思考语言和剧场的关系,阿尔托或许就是与解构主义有着本质的联系
属实是太有意思了,读起来特别的舒服感觉跟看一本爽文一样
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 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在德里达看来 任何符号本身都不能充分存在,符号的意义基本上是不稳定的 因此符号具有延异性,所谓延异既包括空间的差异又包括时间的绵延 语言的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 同时意义又永无止境地“延宕” 因而意义最终是无法获得的。文本的意义也就没有得到确证的可能。
1.从绝对无意义的齐物观点看,能指不过是一帮无区别的“差异”。而“滑动”描述的正是话语试图捕捉那“不可言说”时“总差一点”的瞬间感觉。但德里达没有意识到,这恰不因为这一动作终于微微触及了绝对的和无限的对象,而正因为解构主义拥有的只是这种“差一点”错觉的快感本身。 2.解构主义说爱情只是一段经历,游戏重在享受过程;可但凡玩过的人都知道,正由那点非分之想才能刺激出暧昧,任何有趣味的游戏必须带点彩头。 3. 世界不是一场犹太教的旧约,而是基督教的旧约,却唯独没有救主。过程主义是对绝症病人剩余日子的一个残酷的乐观要求。
選讀。看導讀都在說德里達怎麼解構海德格爾,看書發現德里達到處誇海德格爾。
永远只能“在读”。极聪明地构建了一套通过中断概念“赖以存在的差异性”巧妙地拆解“工程师神话”(绝对的主体)的逻辑,并打一开始就否认了彻底“放弃与形而上学的这种共谋关系”的可能性,确立了“向传统借用必要资源以便解构该传统本身”的权宜策略,这一点放到今天的后殖民、种族与性别理论中依然能厘清太多误解。
我在粉碎一切——巴尔扎克 《批评与临床》 我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尼采 没有什么好说的,master
看了1,2,5,9,10几篇 太重要的 不得不惊叹于德里达的敏锐
开头的采访把解构的意义说得十分明确了
德里达的文集,深受启发!
读了弗洛伊德与书写舞台,但很好读不懂
选读《我思与疯狂史》,是德里达对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的批评,福柯多年后才对德里达的批评作出回应,该文收集在福柯的Dits et ecrits
“理解其解构思想的工具箱” 理解工具的工具填满了箱子,一头扎进解释解释的陈述…满足什么,被写的才是一本自己的真正表达?
因为不熟悉也不好说啥原文什么,比如他回顾福柯,可是我不熟悉笛卡尔。只是读完感觉西方思想中的历史意识或者说历史性其实是一种先验的规制,而中国的历史意识是一种过程的说明。西方思想费劲心力都要处理掉历史的属性问题,而中国思想把历史当做理所当然的解释性力量。所以现代历史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常言的中国思想其实是异质的。
> 书写与差异
12 有用 HindenburgAsh 2024-01-27 17:43:45 四川
针对形而上学踪迹的猎杀活动合集。
11 有用 一个玩滑板的🏄 2023-10-27 00:38:44 云南
一晚上三个pre的奇迹就靠你了!
9 有用 等待野蛮人 2023-03-30 14:54:40 湖南
德里达对术语与概念的运用晦涩而独特,他借助这些概念创造性地评析弗洛伊德,黑格尔,福柯等人的理论,在评析中将他人理论引入自己的叙述语境中,他语境晦涩难懂,让人不知所云,但我还是能从中发现一些真知灼见。从这本著作,可以发现解构是对结构的拆解,作者只述说,不建构体系,可能也是对逻各斯主义的拆解。书写,可能是指主体的一切言说活动,而差异则是存在者存有的方式,或者说存有因之可能,也是一切言说得以存在的原因。《书写与差异》,我猜测就是哲学书写在差异中的活动,这本书有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了
7 有用 Dionysus 2023-10-15 20:32:08 江苏
德里达还是太全面了;原来晦涩是焦虑和不安的同义词;可能已经算是国内权威的译本了,但总觉得还是译的有很多缺失。
7 有用 加我QQ 2023-08-04 10:49:32 陕西
仔细修订一下行不行,问题书那篇随便挑一段翻译都是错的
5 有用 壬冬 2023-03-20 13:44:07 黑龙江
含黑量过高,暴拆福列巴塔耶,逻辑完全是hegel式的;评阿尔托那两篇也挺精彩,残酷剧场作为不可再现的生命,“以原初差异的方式重复。”,“关闭(差异)…重复性在其中无限地自我重复”。
2 有用 小黑哥哥 2023-10-18 22:38:06 河北
惊异于对于残酷戏剧的解释,令人茅塞顿开,提供了新的角度来思考语言和剧场的关系,阿尔托或许就是与解构主义有着本质的联系
4 有用 落珊 2023-07-02 16:02:56 广东
属实是太有意思了,读起来特别的舒服感觉跟看一本爽文一样
1 有用 布布 2024-12-04 17:51:37 浙江
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 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在德里达看来 任何符号本身都不能充分存在,符号的意义基本上是不稳定的 因此符号具有延异性,所谓延异既包括空间的差异又包括时间的绵延 语言的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 同时意义又永无止境地“延宕” 因而意义最终是无法获得的。文本的意义也就没有得到确证的可能。
1 有用 寧王遗我小蛤蟆 2024-09-01 14:20:30 浙江
1.从绝对无意义的齐物观点看,能指不过是一帮无区别的“差异”。而“滑动”描述的正是话语试图捕捉那“不可言说”时“总差一点”的瞬间感觉。但德里达没有意识到,这恰不因为这一动作终于微微触及了绝对的和无限的对象,而正因为解构主义拥有的只是这种“差一点”错觉的快感本身。 2.解构主义说爱情只是一段经历,游戏重在享受过程;可但凡玩过的人都知道,正由那点非分之想才能刺激出暧昧,任何有趣味的游戏必须带点彩头。 3. 世界不是一场犹太教的旧约,而是基督教的旧约,却唯独没有救主。过程主义是对绝症病人剩余日子的一个残酷的乐观要求。
1 有用 草莓 2024-10-13 20:33:25 中国台湾
選讀。看導讀都在說德里達怎麼解構海德格爾,看書發現德里達到處誇海德格爾。
1 有用 _5yc 2025-02-09 07:15:22 英国
永远只能“在读”。极聪明地构建了一套通过中断概念“赖以存在的差异性”巧妙地拆解“工程师神话”(绝对的主体)的逻辑,并打一开始就否认了彻底“放弃与形而上学的这种共谋关系”的可能性,确立了“向传统借用必要资源以便解构该传统本身”的权宜策略,这一点放到今天的后殖民、种族与性别理论中依然能厘清太多误解。
1 有用 mania 2024-01-11 20:43:34 山东
我在粉碎一切——巴尔扎克 《批评与临床》 我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尼采 没有什么好说的,master
0 有用 桜辰星 Sak.C.S 2024-01-15 22:47:15 安徽
看了1,2,5,9,10几篇 太重要的 不得不惊叹于德里达的敏锐
1 有用 SOMEDIEYOUNG 2023-07-17 00:32:20 上海
开头的采访把解构的意义说得十分明确了
0 有用 小鱼爱哲学 2023-06-20 08:55:37 北京
德里达的文集,深受启发!
0 有用 不想读书的阿美 2023-09-28 09:44:39 浙江
读了弗洛伊德与书写舞台,但很好读不懂
0 有用 完山 2024-10-06 17:48:09 上海
选读《我思与疯狂史》,是德里达对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的批评,福柯多年后才对德里达的批评作出回应,该文收集在福柯的Dits et ecrits
0 有用 norve 2023-11-08 00:15:10 广东
“理解其解构思想的工具箱” 理解工具的工具填满了箱子,一头扎进解释解释的陈述…满足什么,被写的才是一本自己的真正表达?
0 有用 Hypnos 2025-03-08 20:33:53 上海
因为不熟悉也不好说啥原文什么,比如他回顾福柯,可是我不熟悉笛卡尔。只是读完感觉西方思想中的历史意识或者说历史性其实是一种先验的规制,而中国的历史意识是一种过程的说明。西方思想费劲心力都要处理掉历史的属性问题,而中国思想把历史当做理所当然的解释性力量。所以现代历史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常言的中国思想其实是异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