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哈布斯堡政治文化中的历史与想象(1772-1918)
原作名: The Idea of Galicia: History and Fantasy in Habsburg Political Culture
译者: 郑心鹤
出版年: 2023-1
页数: 632
定价: 11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思想会mindtalk
ISBN: 9787522804088
内容简介 · · · · · ·
加利西亚(Galici英,Galicja波)是在1772年“D一次瓜分波兰”的特殊乃史节点上哈布斯堡当局所创立的一个新省级行政区,坐落于今天的波兰东南部和乌克兰西部的交界处,在不同时期揽括了包括很多重要城市。这里汇聚了波兰人、德意志/奥地利人、卢森尼亚/乌克兰人、阿什肯 纳兹犹太人、高地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从1772年被创建到1918 年一战结束哈布斯堡覆灭,加利西亚这个现已灭亡的地理政治实体走过了近150年的历史沧桑和风风雨雨。
沃尔夫教授讲述了“加利西亚”作为一个新地理、民族、文化、身份概念的构建想象和思想传承史。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悲恸到归属,从热忱到执念,从幻想到堙灭,加利西亚承载了几代男女老少的生命和回忆。本属于不同民族、宗教、习俗的人们因为历史境遇被“加利西亚”和“加利西亚人”这个身份所暂时的融合和捆绑,构成了一种安德森式“想象的共同体...
加利西亚(Galici英,Galicja波)是在1772年“D一次瓜分波兰”的特殊乃史节点上哈布斯堡当局所创立的一个新省级行政区,坐落于今天的波兰东南部和乌克兰西部的交界处,在不同时期揽括了包括很多重要城市。这里汇聚了波兰人、德意志/奥地利人、卢森尼亚/乌克兰人、阿什肯 纳兹犹太人、高地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从1772年被创建到1918 年一战结束哈布斯堡覆灭,加利西亚这个现已灭亡的地理政治实体走过了近150年的历史沧桑和风风雨雨。
沃尔夫教授讲述了“加利西亚”作为一个新地理、民族、文化、身份概念的构建想象和思想传承史。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悲恸到归属,从热忱到执念,从幻想到堙灭,加利西亚承载了几代男女老少的生命和回忆。本属于不同民族、宗教、习俗的人们因为历史境遇被“加利西亚”和“加利西亚人”这个身份所暂时的融合和捆绑,构成了一种安德森式“想象的共同体”。
作者通过解析一系列的事例和文学艺术历史材料,为我们展现了加利西亚是如何从政治构想蜕变成一个实体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加利西亚的身份在一点点的被填充、塑造、修改、层次化。奥地利官僚、波兰政治家、犹太知识分子、乌克兰爱国民主人士,还有各种文学家、艺术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个身份概念做着自己的注入和解读。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品读,不可否认的是,加利西亚的构念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在回忆里,在历史中,也许,还在幻想中。
加利西亚的创作者 · · · · · ·
-
拉里·沃尔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拉里•沃尔夫 (Larry Wolff),1957 年生,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1997 年当选),纽约大学教授,杰出的欧洲思想文化史专家,东欧史学科带头人。1979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84 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有名东欧史学者Wayne Vucinich (1913-2005)。毕业后曾任教于波士顿学院 (1986-2006),现为纽约大学银色教授 (殊荣),历史系正教授,兼任纽约大学弗洛伦萨校区负责人,欧洲与地中海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方向集中于18-20 世纪中东欧思想文化史。
目录 · · · · · ·
第一章创建新省:约瑟夫启蒙运动与瓜分波兰1
第二章恢复加省:梅特涅的政治与弗雷德罗的喜剧63
第三章童年回忆:从民歌到大屠杀127
第四章加省晕眩:屠杀的意义189
第五章革命之后:沙皇崛起与弗朗茨·约瑟夫的降临227
· · · · · · (更多)
第一章创建新省:约瑟夫启蒙运动与瓜分波兰1
第二章恢复加省:梅特涅的政治与弗雷德罗的喜剧63
第三章童年回忆:从民歌到大屠杀127
第四章加省晕眩:屠杀的意义189
第五章革命之后:沙皇崛起与弗朗茨·约瑟夫的降临227
第六章自治年代:加省平民以及关于斯拉夫东方的幻想与统计283
第七章世纪之末:鬼怪妖魔349
第八章无望之地:新篇章的开始387
第九章地缘终局:加利西亚的土崩瓦解448
第十章幽灵尾声:加利西亚之后的加利西亚492
注释545
索引588
致谢61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梅特涅对野蛮主义令人作呕的暗示隐含在他对文明标准的理解中。虽然他看似在赞扬农民对王朝的忠心,但他不能寄加利西亚的未来于斯拉夫居民,无论他们是波兰人、马祖尔人还是罗斯纳克人。梅特涅指望的是所谓离文明更亲近的德意志人。 加利西亚的概念是一个不稳定的概念,从1772年一开始就被认为是种族势力的竞技场,代表了启蒙与非人道、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这些互相对立的向量。这些矛盾冲突不可能以一种方式被解决,因为帝国思想在加利西亚依靠的正是文明遭遇风险和野蛮面对困境所造成的政治和文化焦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童年回忆:从民歌到大屠杀127
喜欢读"加利西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加利西亚"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普奥战争 8.8
-
- 巴西 8.0
-
- 征服世界 8.3
-
- 1918年11月 7.7
-
- 从莫卧儿帝国到英属印度 8.0
-
- 富庶的窘境 8.5
-
- 狂飙年代(第一卷) 7.6
-
- 西班牙征服的七个神话(增订版) 7.2
-
- 哈布斯堡帝国的大战略 8.6
加利西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加利西亚:哈布斯堡帝国的历史缩影与见证者

加利西亚——一个抽象概念的形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一个对中世纪罗斯或乌克兰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来说,加利西亚这个概念算不上多陌生。它的来源与中世纪该地区的加利奇公国有关。 加利奇公国在中世纪的罗斯国家解体后异军突起,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蒙古征服之后,原罗斯地区逐渐分为了两大部分,除了向汉萨同盟靠拢的诺夫哥罗德... (展开)
虚拟变为现实:加利西亚的变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可知此地? 这是波兰作曲家斯坦尼斯瓦夫·莫纽什科创作的歌曲题目,是为歌德的诗谱写的曲子。加利西亚作为一个早已远去的政治存在,要想出现在人们视野前,往往需要这样的一句询问。 作为一个1772年瓜分波兰后再哈布斯堡王朝内部诞生的新政治单元,想象的共同体需要成为哈... (展开)>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加利西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条顿骑士列昂 2023-04-06 08:37:29 湖北
其实应该叫哈属波兰,德意志统治者为了淡化波兰色彩以及强调合法性,选择了中世纪的加利西亚名称。最初哈布斯堡通过树立残暴的波兰贵族形象和该地区的落后认知,申明其文明开化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发展,鲁塞尼亚的普通民众开始觉醒,成为了制约波兰人的有力工具,但是在1848年后,赢得了自治权力的波兰人长期霸占各种机关,激化了与鲁塞尼亚人的矛盾。此外,犹太人虽然在波兰时期就已经定居于此,但长期以来却被视为外来者,随... 其实应该叫哈属波兰,德意志统治者为了淡化波兰色彩以及强调合法性,选择了中世纪的加利西亚名称。最初哈布斯堡通过树立残暴的波兰贵族形象和该地区的落后认知,申明其文明开化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发展,鲁塞尼亚的普通民众开始觉醒,成为了制约波兰人的有力工具,但是在1848年后,赢得了自治权力的波兰人长期霸占各种机关,激化了与鲁塞尼亚人的矛盾。此外,犹太人虽然在波兰时期就已经定居于此,但长期以来却被视为外来者,随着哈布斯堡帝国的解体,他们反而成了追忆帝国的人 (展开)
5 有用 Halychyna 2023-04-08 20:33:55 北京
用「优雅」二字概括本书特点或许较为恰当:虽然眼中看着的是文字,但耳边已经响起了圆舞曲。加利西亚生于地缘政治,却也终结于此,百年历史见证了「加利西亚」概念的不断发展:一条主线始自维也纳,以约瑟夫主义为指导思想,渴望统合这一区域内的不同民族,作为西欧抵挡俄罗斯的「文明之盾」;另一条暗线是波兰与鲁塞尼亚人的民族主义觉醒,还有犹太人的迷茫和彷徨。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采取了「思想史」的体裁,用知识分子的笔勾勒... 用「优雅」二字概括本书特点或许较为恰当:虽然眼中看着的是文字,但耳边已经响起了圆舞曲。加利西亚生于地缘政治,却也终结于此,百年历史见证了「加利西亚」概念的不断发展:一条主线始自维也纳,以约瑟夫主义为指导思想,渴望统合这一区域内的不同民族,作为西欧抵挡俄罗斯的「文明之盾」;另一条暗线是波兰与鲁塞尼亚人的民族主义觉醒,还有犹太人的迷茫和彷徨。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采取了「思想史」的体裁,用知识分子的笔勾勒加利西亚的观念史,从而折射出加利西亚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光谱。曲终人散,加利西亚终究在一战的践踏下分崩离析;回收往昔,知识分子在塑造民族认同中的作用依稀可辨;站在当下,民族国家概念的是否必然与可欲,也值得思量。 (展开)
2 有用 Hyth57vi 2023-08-03 23:28:16 湖北
处于近现代波兰民族主义,奥地利与沙俄帝国帝国主义交汇点,本身又作为一个被分割的政治实体,加利西亚几乎就是矛盾的集合体。而作者几乎不关注社会基础,只将各路文人政客脑袋里冒出的想法做了一番排列对比
2 有用 慢慢走 2023-10-14 19:19:50 陕西
意外之喜!每每让人想起越南如何从中华帝国中独立。 论加利西亚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记忆的地理政治实体?又是如何建构自己的独立政体直至窒息? 前者书中有精彩描摹,文学分析部分比波兰史更为跌宕。后者,在破败哀怨中写下一条血色问句!
1 有用 秋山雪見🍁 2023-11-22 00:37:00 福建
“加利西亚”的概念到1772年才得以出现,它是哈布斯堡创造的,一度以哈布斯堡的君主约瑟夫二世为认同。在加利西亚的农民眼中,哈布斯堡带来了开明的启蒙时代;在犹太人眼中,加利西亚不仅代表着一个地理地貌上的空间,还代表着启蒙幻想的哲学版图;在加利西亚的波兰人心里,波兰心和波兰血是内心的真实体验,而做加利西亚人则是其生动的外化表现。加利西亚的特性是由波兰人、鲁塞尼亚人和犹太人以及哈布斯堡皇帝的存在组成的,... “加利西亚”的概念到1772年才得以出现,它是哈布斯堡创造的,一度以哈布斯堡的君主约瑟夫二世为认同。在加利西亚的农民眼中,哈布斯堡带来了开明的启蒙时代;在犹太人眼中,加利西亚不仅代表着一个地理地貌上的空间,还代表着启蒙幻想的哲学版图;在加利西亚的波兰人心里,波兰心和波兰血是内心的真实体验,而做加利西亚人则是其生动的外化表现。加利西亚的特性是由波兰人、鲁塞尼亚人和犹太人以及哈布斯堡皇帝的存在组成的,哈布斯堡的皇帝成为了连结地缘上的加利西亚不同族群的符号,而哈布斯堡的强大也成为皇家属地加利西亚的自治保证。曾经作为欧洲边界的哈属加利西亚实体在大战后消失了,但留下了想象却持久存在的那个过去和未来的加利西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