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副标题: 作家的一生
原作名: Virginia Woolf: A Writer's Life
译者: 谢雅卿
出版年: 2024-3
页数: 540
定价: 88
装帧: 平装
丛书: 艺文志·人物
ISBN: 9787532186198
内容简介 · · · · · ·
林德尔·戈登通过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她是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更是“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探索“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
林德尔·戈登想要呈现的并非常规的线性传记叙事,而是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记忆和想象在 伍尔夫一生中的持续流动。戈登同时论证了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
原书最初出版于1984年,2006年戈登在新材料的基础上,从新世纪的女性主义视角做了修订。中译本译自2006年修订版。
☆“敏锐而新颖。”
——赫米奥娜·李(Hermione Lee),《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极富洞见之作,极大地增加我们对伍尔夫的了解与理解。”
——《伦敦杂志》
☆“林德尔·戈登一定是我们时代最有成就的文学传记作者之一……杰出而振奋人心……绝佳地...
林德尔·戈登通过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她是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更是“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探索“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
林德尔·戈登想要呈现的并非常规的线性传记叙事,而是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记忆和想象在 伍尔夫一生中的持续流动。戈登同时论证了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
原书最初出版于1984年,2006年戈登在新材料的基础上,从新世纪的女性主义视角做了修订。中译本译自2006年修订版。
☆“敏锐而新颖。”
——赫米奥娜·李(Hermione Lee),《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极富洞见之作,极大地增加我们对伍尔夫的了解与理解。”
——《伦敦杂志》
☆“林德尔·戈登一定是我们时代最有成就的文学传记作者之一……杰出而振奋人心……绝佳地论述了这个女人(伍尔夫)和她的艺术。”
——《英国书讯》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创作者
· · · · · ·
-
林德尔·戈登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德尔·戈登(Lyndall Gordon),1941年生于南非开普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以罗德学者身份前往牛津大学,现为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资深研究员。著有《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破局者:改变世界的五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传》。
谢雅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讲师,英国诺丁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
目录 · · · · · ·
维多利亚时代的典范
第一章 生命之根基
第二章 最可爱的人
第三章 家庭肖像
学徒时期
第四章 黑暗的二十年
第五章 疯病的问题
第六章 一个女人的教育
第七章 启航
谱写生命
第八章 自由与友谊
第九章 爱的试炼
第十章 反历史
第十一章 创造艺术家
第十二章 生命的样本
第十三章 生命历程
第十四章 公众之声
缩略表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伴随珀西瓦尔的死,六个人进入了未来,而未来包括他们无法避免的灭亡。从这一刻起,他们被时间浸透了,过去的时间,未来的时间,以及罕见的停滞的时间,回忆由此铸成,生命的模式由此定型。六个人物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有共同的观念,即生命是被它终将结束这一事实主宰的;死亡对他们来说是永远在面前的可能性。 现在,人生的后半部分面临着一个压倒一切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在接下来的生存中找到意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生命的样本 -
对弗吉尼亚而言,用自己的名字出版作品并把自己暴露于众是件极其痛苦的事……。1919年3月,在寄送第二部小说《夜与日》的稿件之前,弗吉尼亚给达克沃斯写信说:“我能忍受阅读自己出版的作品,而不脸红、不发抖、不想躲起来的那个时刻,到来了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疯病的问题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令人骄傲的,斯蒂芬斯的

研究和喜欢伍尔芙的一本好书

> 更多书评 46篇
论坛 · · · · · ·
翻译与四川出版社比怎么样? | 来自sihao | 2024-04-26 11:08:46 | |
这书啥时候可以买到啊? | 来自蜉蝣foryou | 3 回应 | 2024-03-07 09:28:1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Virago (2006)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8.5分 114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豆瓣五星图书【传记】 (爱玛·包法利)
- 书海无涯 (佾云)
- 购书单【1】 (波豆豆)
- 授权出版:非虚构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8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张少侠在江湖 2024-04-01 00:15:02 福建
喜欢的下雨天+窝在宿舍读伍尔夫=安静的幸福。“我要像一片云一样漂浮过海洋”。在传奇故事的阴影下,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探索者。
16 有用 Franz_kafka 2024-03-26 17:34:18 浙江
“他们再也不会比现在更幸福了。”(这是关于一位作家如何战胜家庭悲剧和疾病的故事,写这个故事,是为了反驳强加在女性生命中的厄运和死亡情节。/我们只需想想电影时时刻刻里的弗吉尼亚·伍尔夫那在劫难逃的形象,扮演那位作家的女明星永远皱着眉头,以表明她有多少深刻难懂的想法。老天爷!那个女人在不生病的时候是多么享受她的生活,我们真是热爱女受害者的形象啊。唉,我们真是爱这样的形象。)/过去是美好的,因为人不可能... “他们再也不会比现在更幸福了。”(这是关于一位作家如何战胜家庭悲剧和疾病的故事,写这个故事,是为了反驳强加在女性生命中的厄运和死亡情节。/我们只需想想电影时时刻刻里的弗吉尼亚·伍尔夫那在劫难逃的形象,扮演那位作家的女明星永远皱着眉头,以表明她有多少深刻难懂的想法。老天爷!那个女人在不生病的时候是多么享受她的生活,我们真是热爱女受害者的形象啊。唉,我们真是爱这样的形象。)/过去是美好的,因为人不可能在当下就意识到某种情感,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延展。/她留下将近四千封信件,四百篇文章,还有三十卷日记。/她会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现出不同的面目。“多奇怪啊,”她承认,“我竟然有这么多个自我。”然而,她总是掩藏起那个作为小说家的自我。“为了写作,我必须是私人的、隐秘的,我要尽可能地隐姓埋名,潜藏自己。” (展开)
4 有用 小波福娃 2024-04-24 11:24:59 上海
以作品串联来还原屡受争议和误读的伍尔夫,很好,很伍尔夫style。看完这本决定今年立个flag,把伍尔夫全部作品都读和重读一遍,真庆幸我又恢复了读文学的胃口,并且还有这种体力和雄心啊。这本以后是读伍尔夫的案头必备书之一了。
2 有用 Lottie 2024-05-17 14:30:36 上海
并未用线性传记叙述的方式串联起弗吉尼亚的一生,而是通过作品、日记和书信穿插探索着。弗吉尼亚曾在1921年的日记里回忆起1890年8月的普通夏日,她说生命的重要时刻是隐藏在普通日子里的普通事件,一个遥远夏日里海浪拍打的声音,这是弗吉尼亚创作生命的模式和节奏,是“存在的瞬间”流动翻涌的样态。The waves broke on the shore,真是迷人的一生啊,“我不相信衰老,我只相信人们永恒变换... 并未用线性传记叙述的方式串联起弗吉尼亚的一生,而是通过作品、日记和书信穿插探索着。弗吉尼亚曾在1921年的日记里回忆起1890年8月的普通夏日,她说生命的重要时刻是隐藏在普通日子里的普通事件,一个遥远夏日里海浪拍打的声音,这是弗吉尼亚创作生命的模式和节奏,是“存在的瞬间”流动翻涌的样态。The waves broke on the shore,真是迷人的一生啊,“我不相信衰老,我只相信人们永恒变换着朝向太阳的角度”。希望今年夏天能把家里的伍尔夫文集读完。 (展开)
5 有用 祝羽捷 2024-06-08 18:49:48 上海
母亲早逝的悲痛、性骚扰的阴影、精神健康的挣扎、伴侣与生育的抉择、女性间的深厚友谊、性与婚姻的复杂议题、两次世界大战的动荡,以及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挑战……在宣扬女性为家庭天使的维多利亚时代,伍尔夫的癫狂和奔放像是对世俗之见的反抗。我喜欢她那神经质的敏感,不受束缚的意识流写作风格,不懈努力自我教育,疯癫的生命力,bloomsburry的智力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