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詭譎美異,幾乎改寫歷史的神幻之作。
回到妖與傳說恣意的年代,看狐仙鬼怪、書生、官僚與百姓……
當代小說名家閻連科由文學出發,探詢最深層豐富的真實和最詭譎的美。
這是入門聊齋的讀書筆記,也是文學理論的應用實踐。
唯聊齋,能使我們更豐富;唯真實,為文學之信仰!
《聊齋志異》是一部供人閱讀的故事集,是最富有民間想像的偉大小說和講述。──閻連科
「那些在小說(《聊齋志異》)中帶來或構建烏托邦與桃花源的人──幾乎都是非人之人。人是生活在不公、黑暗中的人,而給這些黑暗、不公帶來烏托邦和桃花源的人,卻是狐狸、魂魄、仙異和可變為人的花草和蟲孚。」
20世紀的文學源頭,源自這部奇書和蒲松齡這個人?!
《聊齋誌異》當中的豐饒和庫藏,值得今日所有作家在它面前跪下、求借。
▍再奇不過《聊齋》
《聊齋志異》是一部足以媲美四大奇書的神異之作,在古典文學的脈絡中始終一枝獨秀。作者蒲松齡寫妖寫異,寫出了遊走在虛幻間隙,卻無比真實的人世百景,至今無其他著作能與之匹敵。
▍從狐妖、書生到人世的苦難與烏托邦
正是《聊齋》這樣一本奇書,讓閻連科深深著迷,透過不同的稜鏡,重新探索它在真實與虛幻間二重辯證又相互結扭、映照的特性。他以東、西方的名著縱橫參照,從《聊齋》故事中最為人熟知的「狐狸」一族悠悠說起,談非人、神異,再至人世、日常,下看地府鬼魂,上探宗教與神,看蒲松齡無盡地書寫人和人世之困絕同時,書寫非人對「人和人的生活」之嚮往。閻連科指出蒲松齡寫出了一個人類巨大的悖論:「人的美好是一切美好之最;而人的美好又被人類所毀滅、詛咒、侵害和玷汙。」
▍人生經驗有限,而文學的真實無限
讀《聊齋》像作一場由片段組織成的夢,在切割、分散之間植入烏托邦輪廓,讀者在此又在彼,穿梭於有妖與異的空間,卻同時無比真實地存在現世。於是,在怪異、荒誕的盡頭有美,在幽暗的極處有光亮,多一分太過,少一分不足,正如閻連科所言:「一切都是恰到好處。」而「人」與「非人」在其中總是似是而非,從此開展出無限的文學真實。
1 有用 尼采与尼玛 2024-05-09 13:50:50 四川
写狐写幻胜人一筹。
0 有用 吴雨 2024-06-22 11:26:56 广东
关于“狐狸”的两讲比较有趣,部分“比较文学”的小论文也是有意思的,不过大多数停留在聊斋的文本架构内,似是对聊斋故事分类统计,进行大数据分析,文中的引用也比较少,可感觉阎并没有读太多其他人关于聊斋的研究,因此读来更像是一种私人的阅读感悟,一本聊斋读后感。
0 有用 迷茫的小猪 2023-09-25 02:06:31 河南
跟随阎老缓缓走入聊斋的帷幔
4 有用 马戏团🎪 2023-03-02 11:30:02 上海
第一次了解到《聊斋志异》是如何从“六大奇书”中被甩出(还有一个是《金瓶梅》),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四大名著”,这个演变过程其实也才过去几十年,不难理解主流价值观剔除掉这两部的理由。所以在阎连科这里算是补了仔细研读《聊斋》这一课,他说世界的文学都是从“不真之真”走出来的,我们现在的文学承接的脉络都着重在了现实的关联之上,反而罕见这“不真之真”,假如《聊斋志异》像四大名著一样被推广,模糊妖狐鬼怪与人的界... 第一次了解到《聊斋志异》是如何从“六大奇书”中被甩出(还有一个是《金瓶梅》),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四大名著”,这个演变过程其实也才过去几十年,不难理解主流价值观剔除掉这两部的理由。所以在阎连科这里算是补了仔细研读《聊斋》这一课,他说世界的文学都是从“不真之真”走出来的,我们现在的文学承接的脉络都着重在了现实的关联之上,反而罕见这“不真之真”,假如《聊斋志异》像四大名著一样被推广,模糊妖狐鬼怪与人的界限,也许对我们的文学激发是会有很大不同。 (展开)
2 有用 多肉 2023-03-20 19:14:44 江苏
阎老师还是专心写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