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4星书评 (47)

佳青 2020-08-17 11:42:53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切尔诺贝利》翻译捉虫

读罢本书,挥之不去的是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运用:想拥抱妻子却不忍连累她的消防员,出发去禁区前还在唱歌打趣的大学生,说出真相、两次自杀的列加索夫最喜欢的照片:两只出现在切尔诺贝利的鹳,叫“童话”(Сказочный)的营地和叫“恐怖森林”(Страхолесье...  (展开)
漠鹰 2020-10-28 22:05:37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史上最重核难,历史很近,记忆很远:《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一部全面描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历史著作 1986年的4月25日,乌克兰的普里皮亚季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人们正在准备迎接难得的周末。有一位乌克兰人回忆到:“ 那时正是春花烂漫的季节,果木葱茏,还有鹅在乌日河上游来游去。一路上我们都感慨大自然的恩赐是多么美好。” 然...  (展开)
达果汽 2024-03-21 17:58:23

黑色切尔诺贝利,一场人为的悲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切尔诺贝利》,书中的文字和图像,常让我想起《珍藏卡帕》对罗伯特·卡帕的评价:“他用最有力的视觉雄辩提醒我们,普通人的坚韧、仁慈和乐观,是对抗黑暗力量最有力、最具英雄气概的方式。”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就有太多这样的被改变一生命运的“普通人”。 “切尔诺贝利...  (展开)
Fal Conde 2024-01-27 21:27:51

切尔诺贝利城:核电站修建之前的历史

切尔诺贝利因为1986年的核泄漏事件出名,如今其地名基本与此次事件完全联系在一道。此地原本悠久、复杂的历史,也因此被掩埋在这重厚重的核废料之下。本书作者在开头篇章中,轻描淡写又言简意赅的对切尔诺贝利的城市历史进行了回顾,基本也是东欧-乌克兰的历史浓缩了,在此摘录...  (展开)
菁菁 2023-12-28 21:21:59

小事故变大事故,是谁导演了这罕见的悲剧?

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信息运转极快,前段时间 ,福岛D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海洋,曾在全球惹起热议,甚至还引起了抢盐的热潮。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是谈核色变,那么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辐射病是否真的无💊可救呢?核安 全是否真的无法保障呢? 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发生...  (展开)
No Surprises 2021-05-07 21:46:10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共振书评周】灾难就是灾难,任何谎言或歌颂都掩盖不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对灾难报道颇有兴趣,先后看了记录9·11的《坠落与重生》、记录日本大地震的《巨浪下的小学》和HBO电视剧《切尔诺贝利》,这次获豆瓣赠书,又读了一个不同版本的“切尔诺贝利”。 忘记第一次听到“切尔诺贝利”这个名词时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感受了,如今它已经成为核灾难的...  (展开)
Japhia 2021-02-01 21:43:04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切尔诺贝利》核心内容解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核电站建立的时代背景 1.苏联道路的迷茫 中国已引入市场机制,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美国在里根总统的领导下势头强劲。而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同时,国内经济日益窘迫,农产品和消费品短缺的问题,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苏联生活的常态。 2.戈尔巴乔夫的希望 戈尔巴乔夫为未...  (展开)
燕子smileblue 2020-07-29 01:10:56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读《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细节丰富的宏大叙事

去年火爆的关于切尔诺贝利的纪录片一直没敢看,总觉得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偶然的机会,上周看见《切尔诺贝利——一场悲剧史》 的新书封面:一位严严实实穿着防护服的人在踽踽独行,肩上扛着一根绳索,有点像逆行而上的纤夫;面具遮挡,看不清面容也看不清表情;画面透露出一丝坚...  (展开)
饺子 2024-03-31 23:36:46

一曲听完久久不能平静的悲歌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任何发生在核工业领域的重大事故都会是全球性的灾难,而非一国一地之事。此前,人类从未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过。 在作者的另一本书中,他曾经写过,“当它安然无恙时,核能是世界上最洁净的能源;一旦事故发生,核能就是世界上最肮脏的能源。”这句话放在本书...  (展开)
Giselle 2024-03-22 10:02:25

看过后久久不能平静!不应被忘记的人间悲剧

“人类再也经不起下一个切尔诺贝利”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震惊世界,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性文化符号,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撰写的《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则是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最权威的史学作品。 作者以一名历史学家和事件同时代人的双...  (展开)
Liang仔读推理 2024-01-09 09:56:11

我们用谎言编织谎言,直到忘记真相

本期推书《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沙希利.浦洛基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苏联普里皮亚季(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场事故的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未完全消散。据不完全统计,因这场事故带来的死亡人数可能逼近10万人,然而苏联的官方统计数字...  (展开)
von 2023-12-24 14:41:32

重访是最好的纪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切尔诺贝利的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对于切尔诺贝利的讨论也是一直热度不减。无论是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反思,还是对其爆炸细节的研究,以及处理过程等,学界已经基本研究透了。但对于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前发生了什么,学界倒是少有关心。 而本书作者则是将镜头拉回切尔诺贝...  (展开)
Lamentos 2023-12-20 11:23:23

走不出的“霍布森选择”怪圈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过:“历史往往隐匿在细节之中。浦洛基这本《切尔诺贝利 : 一部悲剧史》就当之无愧属于从隐匿的细节中抽丝剥茧探寻历史的真相。 对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了解与剖析,更多是来自各种相关影视和图书。无论纪录片还是科幻片,多涉及到切尔诺贝利事件本身及其...  (展开)
十四 2023-12-15 11:53:20

甚于悲剧者

直言不讳,评分里面有题材原因在。 纪实类的文字对我有种天然的排斥,或者我对纪实类的闻着有天然的隔阂。对我来说,稍微可怕了。 又硬着头皮读完,由于题材原因,阅读时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是静默的。 不能说没有共鸣,读到书中某些口述时,确实有所感触,但我自知程度远远不够...  (展开)
干干净净🙃 2021-07-13 18:52:29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切尔诺贝利》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终于阅读完这部书籍,给我的感觉并没有多么强烈。从这部书我们可以看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直接导火索是涡轮机测试出错但深层原因则是苏联政治体制及核工业的一些弊端,另一弊端是电站工人违反了操作章程和安全守则,他们过于相信核能的安全性,并且抱着无知无畏的有志者事竟成的...  (展开)
Christina是小C 2021-05-10 22:21:51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共振书评周】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要感谢豆瓣读书提供的读书机会,毕竟第一次参与赠书活动呐~ 就在我报名挑选共振书单前一阵,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我记得当时认真读完了一篇介绍的文章,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无论我们议论些什么,一个多月后放射性物质将会如期扩散至太平洋海域。 于是我选了...  (展开)
拖刀笔吏 2020-08-12 11:53:32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用一部书标记人类的渺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品·鉴】 在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很多幸运,也有很多不幸。当我们将这些不幸的事件拉一个表,很明显的发现,切尔诺贝利核灾必然是在其中排名前列的。正是这些不幸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让我们知道了对自然应该心存一份敬畏。 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出生于乌...  (展开)
兰之漪扬 2024-01-30 20:57:51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版

切尔诺贝利——一个时代之殇

1986年4月25日位于今天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这虽然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但可以算压垮苏共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核电站爆炸产生的起因,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国际舆论方面官方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该事件凸显出当时政府的几个问题:1经济衰...  (展开)
元宇宙之声 2024-01-07 19:30:59

名词解释丨霍布森选择之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悲剧的意义,在于展现给世人:不要做玩火的孩子,人类的躯壳还经不起这样的摧残。 万有引力推出的这本厚厚精装的《切尔诺贝利》,当仁不让成为我的案头书。只是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在我的书桌上沉甸甸的压住了生活的飘忽。 人类啊,你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生物,又何尝不是经常...  (展开)
元宇宙之声 2024-01-03 23:17:47

名词解释丨霍布森选择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悲剧的意义,在于展现给世人:不要做玩火的孩子,人类的躯壳还经不起这样的摧残。 自从去年电影奥本海默之后,就一直想再多了解一些关于核武器,核安全方面的知识。万有引力推出的这本厚厚精装的《切尔诺贝利》,当仁不让成为我的案头书。只是这个话...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7条)

订阅切尔诺贝利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