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拔萃的IQ》的原文摘录

  • 试看:当人们惊呼知识濒于"大爆炸"之时,必然更期望破解知识获得过程之谜已实现真正的学习的革命;当教育终于从应试模式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时,就更要求教育的过程符合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当培养新一代学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业时,充分发掘治理的潜能和探索其有效的培养途径必然更显重要。人们面临的问题似乎也更多了,例如:当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特质日益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时,如何才能保持人们自身的健康身心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当现代生活的压力在人与家庭、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注入了新的特征时,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以达于彼此的和谐与适应?当本由人所创造和发明的外化的技术却在与人的颉颃中,显现出凌驾于人的态势时,如何重铸人的尊严和恢复精神力量的能动地位?当愈益先进的技术把人导入愈益复杂的人机系统时,究竟是"物从于人",还是"人从于物",或是"人物相容",又怎样相容?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心理学作出回答。 (查看原文)
    明生 1赞 2015-08-01 12:47:26
    —— 引自第2页
  • 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答案可能切中了主题。下面有三个值得深思的观点。现点都有其闪光之处。 力量隐喻 变得更聪明可能是由于获得了心理的力量。也许解决问题和应对其他的心理挑战磨砺了你的心智,从某种意义上你将以更容智的方式进行思考。此时你获得的是一种心理力量 过程隐喻:变得更聪明可能是由于获得了更多、更加精细组织的心理过程。当然,习得思维策略似乎是获得了新的过程,而元认知一元认知监控和管理的思维,似乎也是一种过程。因此,此时你获得的是一个心理过程,以及对过程更好的管 。长。变得更聪明可能是由于获得了某种专长。当你洞了人事 管理的真谛,你可能从中习得了某种专长,这将提高你的经验智力。当 你做出之前提及的决策时,你可能获得了关于思维的专业知识,这将拓展你的反省智力。因此,此时你获得的是专长。 上述所有这些回答“适宜能”问题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认为它们都没有达到某种标准。我打算用第四个隐喻来取代上述的三个隐即真正适当的要素:1 地理学。变得更聪明可能是由于你对自己所处的不同的环境了如 指掌(经验智カ),对决策、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及其他重要的思维方式也 掌握得游刃有余(反省智)。此时,你获得的能力十分广泛一一策略、 习惯、概念、信念、价值观,甚至更多,所有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你那些キ、我们为何要费尽心机地构建一个更好的隐喻来回答“何为恰当的要素”的 的阅历?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动机。首先,获得适当的要素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心理过程以及专长的观点。虽然这些要素都十分接近,但还不够贴さ部分。它是理解某些事情的运作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的例子中,的是我们可习得智力的运行模式。因此,我将逐步指出:我们需要超越心理力 (查看原文)
    知行合一 2021-06-16 14:06:22
    —— 引自章节:我们所需要的变革
  • 仅仅改变术语就能把对立转化为合作。为了将神经理论、经验理论和反省理论看作是同一种现象,我们通过言语上的描述让这三者去相互竞争。我们将从言语维度上对它们逐一加以探讨 智力的神经维度(筒称神经智):强调神经系统的效能和精确性对智 行为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包括了ー个单一的一元化的因素或多种因素的混合。但无论如何,这种作用受到传和生理成熟的显著影响。 ,智力的经验维度(称经验智力):强调领城特殊性知识对智力行为的作用。经验是可习得的,在特殊情境中长期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能够让人们获得特殊领域的广泛经验。在特殊领城中进行有效学习的最初能力可能反 映了神经智力(譬如音乐天赋),以及构成该领城经验智力的积的知识和 思维诀窍。力的反省维度(简称反省智か):强调应对不同富有挑战性的智力任务时所采取的策略对智力行为的作用;利用个体的心智时对有益于思考的 延续性、坚持性、系统性和想象力有所裨益的态度;进行自我监控和管理的 习惯。反省智力有效地调配着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所提供的资源,恰当地 利用它们。反省智力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显著的提高综上所述,这三个维度向我们展示了智力的全新概念,这将有利于我们从智力的这三个维度入手以更好地认识智力行为。在它的三维结构中,这个概念持有的立场与 Spearman的单一巨大的心理能量和 Goddard的“一元的心理过程……通过先天的神经机制来调节”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 当然,我们必须重构合作性的竞争,而不仅仅是相互协调,互不干涉。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是要获得正确的结果。这个观点认为,不论是否更加完美,一种维度观才是更加正确的。神经理论、经验理论和反省理论均与智力行为存在相关,这已经获得大家的认可,当前我们所做的工作远不止这些。如果任何一种理论所起的作用不大,就谈不上是显著的维度。我... (查看原文)
    知行合一 2021-06-16 14:08:54
    —— 引自章节:我们所需要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