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说发展是一道窄门?
为什么说世俗化是民主制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那些新兴国家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失败?
本书以作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十年游历见闻为基础,以世界全球化发展大趋势为主线,以观察世界、总结发展经验为归旨,通过讲述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思考这些国家传统与改革、贸易全球化、世俗化与发展等问题,分析这些国家长期处于不发达境遇的原因,映照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和道路探索的不容易,并从经验教训的角度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镜鉴。
本书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审视视角,突破一直以来向发达经济体探索学习的思维,转而关注新兴欠发达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新维度。
失落的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
郭建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近十年来,实地探访几乎整个中国以及非洲、欧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数十个国家,用游走的方式观察和记录世界。善于从不同的宗教、文化根源入手,多视角叩问地域文化,带领读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梭,透视千年文明的兴衰存亡。
已出版历史畅销书《汴京之围》、《盛世的崩塌》、《丝绸之路大历史》、“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非洲两百年》《穿越百年中东》等。译有甲骨文丛书《一把海贝:从奴隶贸易兴起到革命年代的西非》《墨洛温王朝:创建与变革》等。
目录 · · · · · ·
发展只是一道窄门 003
自由贸易从神话到现实 005
与世界的关系:并非每个国家都足够幸运 007
经济自信不等于计划经济 010
经济发展与外债 012
· · · · · · (更多)
发展只是一道窄门 003
自由贸易从神话到现实 005
与世界的关系:并非每个国家都足够幸运 007
经济自信不等于计划经济 010
经济发展与外债 012
战争往往是最糟糕的手段 014
中国的幸运与未来的坚持 016
楔子 阿富汗:从改革先锋到最落后之地
改革与传统 024
黄金时代 028
被西方遗弃的国家 031
倒向东方 033
从激进到入侵 036
被推翻的镀金时代 042
世俗化坠落 047
“圣战者”时代 050
从改革到地狱,只用20 年 054
发展的窄门和错失的机会 058
第一章 并不友好的世界秩序
全球化与自由贸易 067
从蚕食到大博弈下的世界 071
侥幸的夹缝中国家 082
夹缝也可以是困境 091
第二章 殖民地的后遗症
殖民地独立的两种观点 103
英国模式:从代议制到独立国家 107
法国模式:左右为难的帝国器官 118
最暴力的独立史 124
第三章 前宗主国:剪不断,理还乱
融入国际秩序之难 135
面对前宗主国的欺骗 140
等待羽翼丰满 146
在争霸夹缝中长袖善舞 153
第四章 皮埃尔之惑
自由还是发展 165
计划还是市场 167
成也开国者,败也开国者 176
两个国家的对比 184
第五章 世俗化:民主制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阿姆河两岸的天壤之别 197
三个国家的世俗化命运 202
民主救不了世俗化 210
强制性改造是必须的吗 217
第六章 经济独立何其难
债务不仅是经济问题 227
石油的诅咒与祝福 232
困于剪刀差 241
基础建设的悲喜剧 245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磨炼 252
第七章 新兴国家的战争与毁灭
遭遇战争恶魔 257
塞满武器是个好的做法吗 266
虚假的种族,真实的屠杀 270
统一战争和统一市场 277
在共存中蹒跚学步 281
第八章 南亚的希望与纠缠:一个案例
自古分裂的次大陆 291
印度如何捏成一个国家 298
计划经济与改革运动 303
巴基斯坦的难题 311
徘徊于发展和稳定之间 315
依然无解的边疆 321
夹缝中的缅甸女神 328
拯救缅甸的路线图 336
后记 34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决定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完全独立,而英国当初从阿富汗挖去的普什图人的土地如何归属,就成了阿富汗关注的焦点。按照阿富汗的要求,既然协议是与英国签署的,英国人撤走后,这些土地应该归还阿富汗,但英国人却把它们划给了巴基斯坦。 更致命的是出海口问题,英国人撤走后,阿富汗必须借道巴基斯坦,从那个属于巴基斯坦的港口城市卡拉奇才能进入海洋。当双方因为边境问题发生了长期的冲突后,巴基斯坦就用出海口问题威胁阿富汗,最初是限制,直至完全断绝了阿富汗的出海通道。 在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所有的西方大国都没有站在阿富汗一方。英国曾经是巴基斯坦宗主国,而巴基斯坦也是当时美国反苏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人不会因为偏远无用的阿富汗而去得罪这个伙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被西方遗弃的国家 031 -
双方斗争的结果在阿富汗得到更多的体现。19世纪末,英国人和俄国人认识到他们都无法越过“世界之墙”侵入到对方控制的领地,于是决定将阿富汗变成永久的边界。甚至为了让两大帝国不相接壤,他们还强塞给了阿富汗一块领土。这块领土叫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位于瓦罕谷地。这是一片高山区域,中间流淌着瓦罕河,由此形成了一个山谷。山谷从中国新疆一直延伸到巴达克山,将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隔开。由于这个走廊的存在,英国和俄国就不直接接壤了,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夹缝也可以是困境 09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失落的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失落的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失落的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 更多书评 44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0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失落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天一生水 2024-01-05 12:04:15 北京
一些史料与材料的组合与堆砌,无甚新意。
1 有用 Fal Conde 2024-01-02 23:08:29 上海
当下的“第三世界”是16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发展,战争和革命塑造的结果,大部分“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的疆界继承自殖民地时期的边界,国族神话来自对1848年欧洲族群构建的效仿,经济模式来自对殖民时期主要产业的继承,精英群体普遍用宗主国带来的语言交流。西方世界对现有路径的依赖,限制了这些第三世界族群根据更稳固或更本土的方式进行重组,阻断了伊拉构建更稳定内部认同的可能,这或许是远比“亡我之心不死”或“想... 当下的“第三世界”是16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发展,战争和革命塑造的结果,大部分“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的疆界继承自殖民地时期的边界,国族神话来自对1848年欧洲族群构建的效仿,经济模式来自对殖民时期主要产业的继承,精英群体普遍用宗主国带来的语言交流。西方世界对现有路径的依赖,限制了这些第三世界族群根据更稳固或更本土的方式进行重组,阻断了伊拉构建更稳定内部认同的可能,这或许是远比“亡我之心不死”或“想方设法限制我们发展”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展开)
7 有用 Leggrandpa 2023-12-24 21:21:43 上海
我说这哥们写书怎么都是一个味儿,就认准了新自由主义,一切不符合绝对自由,阻碍全部私有化观念的,都是错的,都是腐朽…..查了下,原来这哥们之前是南方系的记者啊………预设立场、拼凑现实,把春虫虫们忽悠的直拍大腿……
6 有用 小路 2023-11-18 14:58:22 浙江
可能性的艺术+穿越百年中东/非洲+失落的卫星
1 有用 问题不大 2024-10-13 21:19:12 陕西
虽然不乏自由主义的过分溢美之词,但仍不失为一部了解周边历史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