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宜的位置的书评 (23)

Mozzie 2009-04-30 14:57:43

读书感言

一、媒介 不能因为图像替代了纸张就证明人停止思考,走向退化。文字,图画,音乐,以及现在的传媒都是人类思想的体现形式,如果我们因为形式的改变而拒绝思考,沉默在自己的世界里迫使大多数人接受,这是绝对的顽固不化。《古典音乐原来这么简单》用的是漫画,让匆忙于社会...  (展开)
小马很驴 2009-07-12 23:36:15

到底是谁的敦煌

一次酒宴上,大家都喝了点酒,开始聊文化。有个中央大街管委会的女领导和一个媒体记者争论,话题本来从卢浮宫开始,稍不留神扯到包括敦煌国宝的归属问题。记者说文明是全人类的文明,放在卢浮宫里就挺好,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文明。女领导说,那全人类的文明怎么不放在故宫里,...  (展开)
笨笨兔 2012-10-30 10:37:17

周国平的书

这本是买的。另从图书馆借了四本。 哲学书,或者学哲学的人写的书,通常都让人读不下去。但这本书,语言平实自然,道理浅显易懂,真好。其实,用晦涩深奥的语言写作,目的仅仅是标榜作者自己,不是正确的写作态度。就这一点上说,周老师很让人喜欢!  (展开)
朝诗暮棋 2010-06-30 22:12:47

读这本书的时候意识到

读这本书的时候,忽然意识到,现今的世界也许并非是糟糕的时候。今天的男人不一定比历史上的男人更愚昧,今天的女人也不一定比历史上的女人更拜金。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智者在提醒着当时代的人们重视灵魂、生命。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闲逛,看了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吃惊:这里有...  (展开)
小飞侠 2009-10-27 14:28:45

书名算个标题党吧

跟大家一样,由于标题党买了这本书。 看完后,发现就打开封面的时候,有几处大概提到了合宜的位置这个词。 “我寻找过我自己,在舞台上和观众席上都没有找到。我的位置不在剧场里。” 开篇几句话还是容易引发读者思考的。 最喜欢他写的那些在真实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感受与平实的...  (展开)
Bridge 2009-06-09 16:39:37

好好生活 好好学哲学

每看完一本书 总让人觉得该写些什么或者至少给创造了个想提笔的氛围 可是该写些什么呢 本质过于深刻 意义过于抽象 越是真理越是语句简洁 自认为心知肚明 但一剖析却发现什么都没领悟 就像xinxin问我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我说是过上想过的生活 进而又问想过的具体是怎样的呢 有人...  (展开)
xeon 2013-02-18 23:17:24

最合宜的位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哲学 是周国平带我进入了哲学,虽然我走的还很慢,懂得还很少。但我的的确确在其中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它让我痴,让我醉。我似乎感觉我离开了芸芸众生,站在高耸的塔顶,感受精神的洗礼。 有了哲学使我生命更加充实,物质、世俗,都希望它们通通远离我。我要飞翔,在精...  (展开)
伊芙 2010-04-10 13:29:59

我将永远寻找

对周国平的文章一直都有强烈的共鸣。很多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他的书中都能找到同样的心态。他既是哲学家又是作家,总结出来的句子字字箴言,深得我心。比如:“虔诚是面对神圣之物的一种恭敬谦卑的态度。这种态度本身还不是信仰,而只是信仰的一个表征,真正的信仰应是对神圣之物...  (展开)
Marius 2009-08-29 01:52:44

被生活彻底征服的男人

我喜欢周国平的温文,就像喜欢林语堂的热烈。周是被生活征服的男人,在生活中体验生命种种的灵动与真挚。 第一篇文章《走进一座圣殿》已经完全给整本书定了主旋律,想必是作者精心的挑选。 我看《小王子》是读了这本书的序言。这本被他称之为“天穹”的“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  (展开)
大猫 2013-09-01 17:17:03

失望

没有周国平其实我未见得知道一些尼采。大学期间读过周的一些作品,感觉上是不错的。但是这本书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多少感觉有点絮叨,又絮叨的毫无道理。一本正经的书,本来就不招人待见,如果再少了真知灼见那么,剩下的只有一声叹息了。  (展开)
stin 2009-10-17 23:15:21

周国平的矫情

买这本书是由于它的书名。上学时候也曾听过他的讲座,读过他的《守望的距离》。但是,这本书读了几篇文章后,却发现读不下去。我觉得他还是处于“虚荣迷惑的年龄”,还没有找到“最合宜的位置”。 看到他写无病呻吟写“无趣的时代”,中学课文样板式的感叹“塞纳河的女...  (展开)
2020-08-20 17:08:27

简摘•有所触动的句子

读 周国平《最合宜的位置》摘抄 1.善良,丰富,高贵 2.那个心中已不存在帝国的人说:“我从前的热忱是愚蠢的。”他说的是真话,因为现在他没有了热忱,于是只看到零星的羊、房屋和山岭。心中的形象死去了,意义也随之消散。不过人在这时候并不觉得难受,与平庸妥协往往是在不知...  (展开)
小美may 2015-08-30 17:54:42

与自己的对话

周国平《最合宜的位置》——与自己的对话 从读初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便隐约意识到人的任务就是处理关系:处理与自己的关系,处理与别人的关系,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这么多年过来了,却发现仍然任重而道远。或许,对内和对外的对话,是要持续一生来完成的课...  (展开)
Folletto 2015-02-28 16:39:35

大师的话语说给我听

说来也比较让人难以置信周大师的《最合宜的位置》是我在一个简易的书摊上用6块钱买来的,当时就确信自己是走了狗屎运,这本书本身的价值远远大于它的价格。 当时一大片的书籍杂乱无章的躺在架子上,一眼就瞥见了《最合宜的位置》,粗糙简易。发黄的封面感觉就有沉淀的味道。乍...  (展开)
Ms Sophie 2015-01-02 16:36:21

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

读周国品老师的书就像在听一位慈祥的长辈讲道理,透过自己的经历,品读岁月。这本书的名字非常吸引我,在这个纷繁的世界,多少人随波逐流,多少人眼高手低,多少人茫然徘徊,多少人迷失自我。想要找到这个最合宜的位置真的不容易。我喜欢一句话,心安即是幸福,幸福即是一种心...  (展开)
老五 2014-03-18 13:18:25

我最终是个粗鄙之人

因为某人买了这本书来看,现在看了大半,没有看到“最合宜的位置”体现在什么地方。一篇一篇读下来,虽然当中也有不少能产生共鸣的东西,也在文下划了线做了标记,甚至无知地在旁边写了些可笑的文字,最终也没能感受到哲学到底是个怎样的东西。我终究还是个粗鄙的人吧。  (展开)
Amore 2013-02-13 14:13:17

理性的声音

这本书一直摆在我的书桌上,写作业累了或者闲来无事就会翻一翻。 最喜欢的是《丰富的安静》一文,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样一种心态是人人都需要有的。 那些激进的呼喊,那些所谓“热血”的愤青,都只能使人们更加的轻浮。中国需要周国平这样的学者,需要他这样的文字,这之中有...  (展开)
Kanyooo 2013-01-14 18:07:22

简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不能承受不幸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不幸。 2.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财富,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藉之安身立命。 3.在人生的大树上,做...  (展开)
Mee、 2011-10-20 17:48:31

找到合宜的位置,夫复何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寻找的过程中有人失意,有人放弃,有人激进。人是贪心的,到达一个位置后总不满足于现状,守着这个又妄想着那个位置,如彼得原理所说,人们往往会被升到自己力不从心的位置。找到合宜的位置便已是幸然的...  (展开)
annsea 2010-07-07 11:37:09

《周国平的哲学和乐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96年他写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那时我还毕业,没钱,站在书店里,翻完了。话说回来,即使兜里有钱,我也不会买这种父母读物。因为那时我的确体会不到父母之心。只觉得心酸,对一个小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萌发的;而一定要等自己做了父母,...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3条)

订阅最合宜的位置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