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界线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何宝荣 2024-05-07 20:22:55 北京

    以前的我会写下:一本很好的福柯导读。现在的会写下:哪怕在20年前,能写出这种博士论文的草根博士,才能以学者的身份当北漂

  • 5 幸运的玛蒙 2023-10-12 20:19:22 陕西

    某天无聊地翻豆瓣新书时发现的一本书,一时冲动就买了。这本书可以说是福柯哲学的一个导读,不过在看导读之前我已经读过了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尝试过读《性经验史》但是没读下去。看完这本书确实能对福柯哲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也意识到了之前我读《规训与惩罚》时有很多理解是错误的。我读这本书感觉是一个先难后易的过程,一开始讲《古典时代疯狂史》我半懂不懂,到《词与物》《知识考古学》就懂得更少了,感觉非常晦涩,但是读到《规训与惩罚》的部分就感觉熟悉了、理解了,读到最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甚至有些感动。最后一部分讲福柯理论中关于如何自己构建成自身行动的道德主体的问题,一下子打动我的其实是书里引用的尼采的论述:赋予个性一种“风格”,实在是伟大而稀有的艺术!

  • 1 Maromi 2024-01-20 17:37:26 江西

    “这就是存在艺术的真谛:不是去承认和接受一个既定的主体现实,而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不定的可塑性对象,去不断地考验它,试验它,创造它,将它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创造。” “令我震惊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变成了只与客体相关的东西,它和个体、生命没有关系。这种艺术变得专业化了,而且只能由艺术家来完成,但,人们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成为艺术品?为什么房子或灯是艺术对象,而我们的生活却不是?” ——难以想象福柯也会有如此乐观的一面。福柯前期对权力、话语的考古学和谱系学式的考察是源自尼采,后期面对“权力渗入到毛细血管”的现代社会,他同样回到了尼采,也回到了古希腊:在那里,自由不是对规则的僭越,自由是主动的节制;唯有以自身美学化的方式来抵制权力技术的统治,才能让权力失效。是的,不是对抗,不是妥协,而是——发明。

  • 1 电轮法王杨永信 2024-02-18 20:08:03 上海

    “夜晚不适合批判,只适合一个人沉默地倾听” 在垂死的档案的字里行间,一种充满激情的思想腾空而起

  • 0 silmarillion 2024-01-25 21:46:24 北京

    一个脉络清晰的福柯。其一生都在探索人的主体性,并进而延展至权力和知识的领域。或者说,这三个方面一直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最开始的《疯癫与文明》就是如此。就像他的学术风格一样,他最后给出的出路也是独特的、美学的、诗意的。本书有两个缺点,一是作者本人太喜欢涂抹修辞,这不利于解释清楚一位哲学家的思想;二是语言太过啰嗦,一句话经常要说好几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本书的价值。

  • 0 TIM 2023-11-28 15:07:41 浙江

    这本才应该是最好的福柯读本

  • 0 Angry Oliver 2023-11-28 18:52:38 上海

    很好地梳理了福柯生前出版的著作构建的思想体系。

  • 0 未晚 2023-11-20 10:09:35 湖北

    读了福柯 我不再是我 听过很多讲福柯权力理论的规训社会的 但最打动我的还是权力之外 那种积极的伦理观

  • 0 虾米 2023-10-27 10:00:43 上海

    福柯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阴云惨淡的存在,他笔下的主体,经常处于毛细血管式的“微观权力”的渗透和窒息之中。汪老师则读出了福柯乐观的一面。他说福柯的“权力”是开放性的,如果说对身体的“规训”导致对主体的压迫,那么针对人口的“调节”则是对权力的修正,当代国家致力于提升人口质量和社会发展,而这是一种肯定性的权力。不过在我看来,“调节”需要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考察,比如有些国家“把什么养得壮壮养得肥肥”的说法,就很值得怀疑。但是,汪老师谈到福柯用“自我技术”来创造一种自由的主体的观念,深得我心!窃以为“大隐隐于市”,与福柯赞美的古希腊人的“生活艺术”和波德莱尔的“花花公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当然,福柯的《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还是最难理解。不是老师不行,而是学生太笨~

  • 0 东林遗孤 2023-10-28 09:58:01 北京

    内容很好,但写作风格和福柯太像了

  • 0 散焦Defocus 2023-12-22 17:37:06 广东

    喜欢捏……优秀的福柯思想综述和总结,还有和尼采、马克思、德勒兹、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对话。对福柯著作从整体的角度梳理了一遍,不同著作之间的交流互动,文风也非常飘逸读起来非常舒服,不显晦涩。

  • 0 雷霆嘎巴! 2024-01-31 18:56:47 河南

    在这个依靠新出版文本或者手稿抢占“蓝海”写论文的时代,这本十几年前写就的博士论文谈论的著作都是福柯生前出版为人熟知的著作,但作者丝毫不避讳福柯思想中最模糊和繁难的点:福柯与结构主义的关系、“权力”概念的独特之处、如何摆脱意识主体却仍然能够谈论“主义”、希腊罗马人的自我技术能不能彻底脱离外在权力的影响、权力知识身体主体如何互相作用、谱系学考古学的差别及其与历史学哲学的差异和联系,作者清晰明了地回答了这些容易让人犯迷糊(很多问题我一直挺迷糊的)的问题。作者以福柯自己的态度对待福柯的文本,对福柯与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讨论也大有看点,福柯的影响和独特性在比较研究中清晰起来、运动起来。

  • 0 ✨冥王星🌙 2024-02-01 21:01:27 重庆

    没有《福柯:关键概念》那本好读,而且有些地方显得有点冗长和啰嗦。但这本更加深,也更加广,字里行间能真切地读到作者对福柯的热爱。福柯的书还是《规训与惩罚》最好理解,大概因为这个思想已经通过不同的形式被各种演绎了。《词与物》还是比较晦涩,想要完全理解还得再多消化一下。这本书是福柯思想的展览馆,每件展品都迷人又精美,值得为它久久驻足。

  • 1 Cantarella 2024-02-02 23:57:11 中国澳门

    为了理解福柯文本所读的,但作者像是一个福柯的班主任一样复读了福柯所写而很少做分析,有一些章节分析的精彩但大多数时候是重复念经+搬运。

  • 0 Umlaute u 2024-02-18 15:09:27 福建

    读了大半个月。惊叹于汪民安老师恣肆的文风,对于常年读翻译文学的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 0 熊猫の大叔🌈 2023-12-30 12:45:43 四川

    福柯对微观权力的实践描述,感同身受。未来的希望在哪里?自我技术真的可以令权力对主体的塑造失效吗?福柯,你应该再活500年。

  • 0 柏林秩序井然 2023-12-12 16:32:10 湖北

    文风很好,写得也明白晓畅,不错的一本导读

  • 0 韧勉 2023-12-12 23:10:05 北京

    本书是汪民安老师解读福柯哲学塑造历程的导读书目他从理性与疯癫的辩证,话语与知识的生成,权力与身体的关系,伦理学与美学的互动等四个方面分析指出福柯塑造主体的模式,一种是真理的塑造,即人文科学将人同时建构为主体和客体。另一种是权力的塑造,即排斥权力塑造出疯人,规训权力塑造出犯人。还有一种是伦理的塑造,它既表现为古代社会的自我关注,也在古代的性快感的领域中得到实践。后两种塑造都可以称为支配技术,也称治理术,一种是支配他人的技术,一种是支配自我的技术。它的雏形无疑是牧师权力,经过基督教的过渡后转化为国家理性和自由主义,最终形成了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这就是福柯对现代主体谱系的考究。

  • 2 非虛構 2023-12-14 11:27:52 北京

    如果人性不像喬姆斯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穩固、客觀的科學概念,那麼,它就是多義的、偶然的、隨機的和稍縱即逝的,對人性的確定也是危險的。因為在不同的社會里有不同的人性觀,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人性觀,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的人性觀,這樣,確定人性就變得困難重重。與此相關的是,以尊重客觀人性為基礎的種種鬥爭和理論就不再十分可信了,民主、自由、人道主義、公正這些以人性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概念也不那麼確切了,「在我看來,正義概念本身實際上是發明出來的。」人性也是學科和知識發明的,它隨著學科和知識的變遷而不停地搖擺動蕩,人性不是學科和知識的基礎。這樣,福柯斷然拒斥了以人性為核心而出現的諸多人文主義要求,這些要求——公正、民主、自由——與其說是看重人性,毋寧說是權力的藉口和道具。人性,誕生於權力的廝殺和憤爭中。

  • 0 懒惰天才 2023-12-15 11:14:21 陕西

    为期末论文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