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五京体制研究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栗子有毒 2023-06-15 07:51:29 浙江

    虽然没提魏特夫,但是他暗中出现。

  • 1 山有眠 2024-01-11 07:27:25 北京

    可以扫盲,经常被我拿来用。“五押”定位到“押番落使”印象很深。 不太理解作者的“中京首都”说,在尽量规避sinocentrism的前提下,还是以极少的史料把道宗以后有可能是偶然且部分的亲汉立场等同于必然且整体的线性汉化规律,解释力没有余蔚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说行国与城国的时候只英文闪现了Wittfogel,我的意思是巴菲尔德好歹也可以学术史地出现一下吧(还是这里又有什么红线=_= 最后请问我的图图呢🥲

  • 0 隐清 2024-01-30 18:49:11 陕西

    利用契丹出土碑志和日本学界成果较多,讨论的课题都有价值,并且作者懂契丹大小字。

  • 1 阿珂路 2023-08-08 21:34:13 浙江

    只能说辽史真的很难搞,作者实在没有史料拓展,讨论西南面招讨使、安抚使拿金和宋的例子比照辽,实属无奈

  • 0 DRYJIAYOU 2023-11-30 09:39:50 北京

    历史的复杂性

  • 1 木叶山居士 2023-07-23 19:25:32 内蒙古

    能把十五年前的博论出版,对作者来说是需要有足够大勇气的,因为需要兼顾这十五年来的新研究并予以回应,补充与修改,特别是余蔚与苗润博二位学者的书,无法回避,作者基本算是做到了。多给半颗星,3.5。问题:总觉得每一章研究的问题深度、意义和具体论证内容都缺一股劲,比如第二章东丹国问题,看似与日本学者做了一番辩论,但读罢仍觉无震撼,我亦持保留意见。综上,或是因为辽史材料少的缘故。错字不少,也不乏有论述前后逻辑缺环或混乱者;部分论证略过琐碎或单薄,故难令人信服,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历史地理研究最好有图,这样对读者可能更友好些,而不是大量列表;作者是国内及国际上研究契丹文的顶尖学者,却在大部分内容中未能将这一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应是契丹文材料某些研究来说用处有限吧。最后两章和附录较精彩,读者要耐着心往后读

  • 1 Perserkatze 2023-06-19 15:44:21 北京

    政治史和地方制度史的结合,五京在不同时期设置,南京/西京统治体制在和中原王朝的作战中形成;东京则是平定渤海后,由原来东丹国间接治理逐渐变为东京道直接治理;中京则具有更多汉化的意义,辽朝在这里对奚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在因俗而治的同时,也能看出中央集权程度的提升。

  • 0 dudiu 2024-03-30 16:32:24 广东

    很不错的地域史 充分深入史源 以五京为地域划分 而不是政治机构划分 详细介绍五京的财政机构 军事机构 以及特殊性 其中太宗对东京的集权和圣宗对中京的集权特别有意思 充分体现了辽朝地方治理史的因俗而治以及循序渐进

  • 0 慢慢走 2024-04-09 15:28:31 陕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合作者讲座共读。五、六章值得一读。 关于辽五京制图景仍在探索之中,分析性难以为继。整体为应对外部挑战加强区域控制设立都城(如伐夏失利后的设立西京,针对宋朝意义明显,析分国转为分区(与唐相近)过程颇见城府。东京留守对丽外交、中京地位升降、辽国号变易时机以应对外部挑战。

  • 0 冷焰火 2024-05-26 00:22:33 江苏

    图书馆借书略读。 查阅了相关资料,这本书的面貌应该和许多年的博论大不相同了,所以有些问题会显得比较“基础”(?)但这不影响其内容考订扎实。 辽金史的特殊情况实在难办,只能仰望。 顺带一提,康鹏老师和仇鹿鸣老师真的长得好像。

  • 0 今天读史料了吗 2024-05-27 20:26:41 北京

    域外文献马卫集书中的辽朝都城问题一节不明觉厉。康老师这个书很扎实对学术史的回应到位同时也有实质性推进很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