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重复啰嗦 删一半字数都太多。写的就像典型的中式论文 只有大归纳总结 没有洞见与陈见。 有些篇章的逻辑也一厢情愿 或者该展开说的不展开了 基本上就是写个提纲目录就死套了。唯一价值就是浅显比较全面的梳理下历史知识脉络 亏我还读完了
从古至今,人类政治演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促成这种人类政治演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抵达》试图对两个问题作出回应。包刚升以霍布斯、阿克顿、洛克和托克维尔这四位思想家的问题意识作为起点,从四个维度分别讨论了国家起源与演化、君主统治逻辑、权力制衡以及现代民主理论,以通俗的语言、清晰的逻辑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基于演化论视角的政治分析框架。包刚升的《政治学通识》在政治学入门读物中拥有较好口碑,相比前作,《抵达》更适合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阅读。本书在论述过程中介绍并吸取了大量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成果,同时在材料运用上不囿于传统范式。在讨论历史上的统治者时,作者不仅分析了罗马的奥勒留、古代中国的商纣王等真实存在过的君主,也把《权力的游戏》这样的文学虚构剧本纳入了考量。
还是作者一贯的风格,整合归纳广度有余,创新和深度不足…… 作为通识性作品可……
包老师的著作比较通俗易懂,全篇基本无障碍,长知识也长见识,当1795年东普鲁士的那个思想家开始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思考人类社会永久和平的解决方案时,我知道时常仰望星空时常反思己过的必要性,但切忌自己内心戏太多。 从播客到电子书到纸质书,阅读这部作品也是跨越了半年的时间,文中的一个观点我印象深刻,好像是 当一个国家大部分的精英都涌向政府而不是涌向企业的时候,这个国家社会就已经开始倒退了。 谢谢包老师,新的一年,更要好好读书!
稍微翻了翻,这是一本从政治学者来看不错,但是跨领域来看并不尽如此的书,5/10。说是史政不分家,但我想不仅限于国内,现在全球的政治学研究者普遍鄙视历史学研究,也从来不去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尤其是出了西方之外的历史从来不被重视(这点包教授同校某唐教授尤为显然)。这本书脱了西政史的部分这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时间打算整理一下写个长评,顺便推荐一些国内已经出版的一些相关问题的著作吧。
科普型的文献综述+丰富版的政治学通识
中国人自己的福山(指文献综述与整合范畴上的)。
满篇都是政治哲学,但是跟政治哲学毫无关系
归纳梳理
衡量一种政体最重要的两个纬度:宪法纬度——国家利维坦的权力是否受到约束;民主纬度——哪些人掌握权力。人类政治文明的演化史,就是国家效能与约束国家权力二者之间的平衡史,从古希腊时代的城邦直接民主体制,到中世纪的封建契约体制,再到具有某种过度性质的立宪主义体制,再到今天的现代复合民主体制(立宪主义,议会主权,代议制度,责任政府,政党政治,普选权利),这种平衡的潮流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消极走向积极。历史的潮流如此,正如长江黄河之流水,不会倒流。
包老师将5000年人类政治演化史归纳为“构建有效国家”与“有效约束国家”两个核心命题,并强调二者不可偏废。作为一本政治学导读作品,这一思路虽然有过于简化之嫌,但有的放矢、稳中求进。尤其是在观念的水位已经如此之低的今天,包老师选择重新论述这些常识,不管是用心良苦,还是肺腑之言,都是难能可贵且极为有益的尝试。但愿这本书能够帮助那些日益敏感的常识,可以在至少一部分公众的头脑中脱敏。
本书是一部政治演化史普及读物,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但整体而言讲的还是常识,没多少真知灼见,可与刘瑜《可能性的艺术》搭配阅读。
有一定阅读门槛,对有一定历史政治认知基础的一次架构梳理,逻辑框架很好,但是内容可以稍微精简一下。
写中国那一段,看得我激情澎湃,记忆深刻,从内部的竞争,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真的非常清晰! 税收系统、官僚系统和武力系统之间相互交织。我感觉自己从未了解过外部的国家,哈哈哈!
虽然很想多多支持鼓励一下国内作者,但真的觉得有些陈旧,好在作者比较擅长做引介性的梳理归纳工作,适合作为通识读物。
思路和见解都不错,但完全可以写得简洁一点,太多重复内容了。
上部我们很熟啊,啊,下部?下部没有你的名字。
四个问题,两个进路。大型文献综述
1、上下两册,700多页,够厚实,但出人意外地好读、耐读,一部出色的普及读物;2、作者论述视野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从古希腊城邦制直到当代美国政治选举,脉络清晰,章节分明,是典型的教科书式的写作,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社会政治演化的历史过程;3、现代政治文明不是一天建成的,现代民主政治也充满着稚嫩和不确定,但却是我们政治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政治制度的进步和稳定,是众多社会科学得以进步的先决;4、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662页,那份完整的脆弱国家指数的评价分析究竟是什么真面目。
普及读物,无甚新意,但当下何尝不需要这种普及读物呢?
> 抵达
18 有用 伊拉栖木 2024-03-03 23:22:56 上海
重复啰嗦 删一半字数都太多。写的就像典型的中式论文 只有大归纳总结 没有洞见与陈见。 有些篇章的逻辑也一厢情愿 或者该展开说的不展开了 基本上就是写个提纲目录就死套了。唯一价值就是浅显比较全面的梳理下历史知识脉络 亏我还读完了
19 有用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08-29 11:51:17 安徽
从古至今,人类政治演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促成这种人类政治演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抵达》试图对两个问题作出回应。包刚升以霍布斯、阿克顿、洛克和托克维尔这四位思想家的问题意识作为起点,从四个维度分别讨论了国家起源与演化、君主统治逻辑、权力制衡以及现代民主理论,以通俗的语言、清晰的逻辑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基于演化论视角的政治分析框架。包刚升的《政治学通识》在政治学入门读物中拥有较好口碑,相比前作,《抵达》更适合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阅读。本书在论述过程中介绍并吸取了大量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成果,同时在材料运用上不囿于传统范式。在讨论历史上的统治者时,作者不仅分析了罗马的奥勒留、古代中国的商纣王等真实存在过的君主,也把《权力的游戏》这样的文学虚构剧本纳入了考量。
13 有用 獭上尉 2023-08-13 16:50:37 北京
还是作者一贯的风格,整合归纳广度有余,创新和深度不足…… 作为通识性作品可……
7 有用 李不稳 2024-01-05 20:13:41 四川
包老师的著作比较通俗易懂,全篇基本无障碍,长知识也长见识,当1795年东普鲁士的那个思想家开始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思考人类社会永久和平的解决方案时,我知道时常仰望星空时常反思己过的必要性,但切忌自己内心戏太多。 从播客到电子书到纸质书,阅读这部作品也是跨越了半年的时间,文中的一个观点我印象深刻,好像是 当一个国家大部分的精英都涌向政府而不是涌向企业的时候,这个国家社会就已经开始倒退了。 谢谢包老师,新的一年,更要好好读书!
15 有用 Douglas Skoog 2023-08-14 23:13:23 北京
稍微翻了翻,这是一本从政治学者来看不错,但是跨领域来看并不尽如此的书,5/10。说是史政不分家,但我想不仅限于国内,现在全球的政治学研究者普遍鄙视历史学研究,也从来不去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尤其是出了西方之外的历史从来不被重视(这点包教授同校某唐教授尤为显然)。这本书脱了西政史的部分这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时间打算整理一下写个长评,顺便推荐一些国内已经出版的一些相关问题的著作吧。
3 有用 * 2024-03-06 20:49:29 北京
科普型的文献综述+丰富版的政治学通识
3 有用 Izayoi Aki 4.2 2024-07-16 14:20:32 浙江
中国人自己的福山(指文献综述与整合范畴上的)。
2 有用 超雄咪咪嘎 2024-01-18 01:23:46 北京
满篇都是政治哲学,但是跟政治哲学毫无关系
2 有用 Kābol 2023-10-30 22:30:50 海南
归纳梳理
1 有用 熊猫の大叔🌈 2024-10-03 08:07:05 四川
衡量一种政体最重要的两个纬度:宪法纬度——国家利维坦的权力是否受到约束;民主纬度——哪些人掌握权力。人类政治文明的演化史,就是国家效能与约束国家权力二者之间的平衡史,从古希腊时代的城邦直接民主体制,到中世纪的封建契约体制,再到具有某种过度性质的立宪主义体制,再到今天的现代复合民主体制(立宪主义,议会主权,代议制度,责任政府,政党政治,普选权利),这种平衡的潮流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消极走向积极。历史的潮流如此,正如长江黄河之流水,不会倒流。
1 有用 梅砥宪 2024-03-24 22:36:50 北京
包老师将5000年人类政治演化史归纳为“构建有效国家”与“有效约束国家”两个核心命题,并强调二者不可偏废。作为一本政治学导读作品,这一思路虽然有过于简化之嫌,但有的放矢、稳中求进。尤其是在观念的水位已经如此之低的今天,包老师选择重新论述这些常识,不管是用心良苦,还是肺腑之言,都是难能可贵且极为有益的尝试。但愿这本书能够帮助那些日益敏感的常识,可以在至少一部分公众的头脑中脱敏。
8 有用 王子毅 2023-07-22 12:52:08 广东
本书是一部政治演化史普及读物,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但整体而言讲的还是常识,没多少真知灼见,可与刘瑜《可能性的艺术》搭配阅读。
1 有用 Darwin 2024-09-05 18:50:21 广东
有一定阅读门槛,对有一定历史政治认知基础的一次架构梳理,逻辑框架很好,但是内容可以稍微精简一下。
1 有用 Wz77777 2024-05-07 16:39:50 湖南
写中国那一段,看得我激情澎湃,记忆深刻,从内部的竞争,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真的非常清晰! 税收系统、官僚系统和武力系统之间相互交织。我感觉自己从未了解过外部的国家,哈哈哈!
0 有用 小波福娃 2024-12-05 15:00:11 江苏
虽然很想多多支持鼓励一下国内作者,但真的觉得有些陈旧,好在作者比较擅长做引介性的梳理归纳工作,适合作为通识读物。
1 有用 可以 2025-04-07 16:06:32 北京
思路和见解都不错,但完全可以写得简洁一点,太多重复内容了。
38 有用 刘吃 2023-07-08 13:14:37 浙江
上部我们很熟啊,啊,下部?下部没有你的名字。
6 有用 巴特 2023-07-22 17:17:16 云南
四个问题,两个进路。大型文献综述
11 有用 沉璧 2023-07-30 06:57:57 山东
1、上下两册,700多页,够厚实,但出人意外地好读、耐读,一部出色的普及读物;2、作者论述视野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从古希腊城邦制直到当代美国政治选举,脉络清晰,章节分明,是典型的教科书式的写作,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社会政治演化的历史过程;3、现代政治文明不是一天建成的,现代民主政治也充满着稚嫩和不确定,但却是我们政治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政治制度的进步和稳定,是众多社会科学得以进步的先决;4、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662页,那份完整的脆弱国家指数的评价分析究竟是什么真面目。
5 有用 小关 2023-07-30 07:39:35 日本
普及读物,无甚新意,但当下何尝不需要这种普及读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