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深度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四部分收录了对当代中国青年作家、文坛泰斗、外国文学大师、非虚构作者的一对一访谈和评论,最后一部分则是作者自己的非虚构写作尝试。
作为训练有素的传统新闻媒体人, 吴越亦是勤于思考和表述的非虚构写作者。在本书中,作者一方面自觉延续了传统媒体新闻训练的严谨与切实 ,另一方面从个人兴趣出发,尝试最能打动作者和读者的独特讲述。其中描述的人物无论名人或普通人,都有一个隐约的共同点:他们都在时代的进程与个人的成长中着力转变固有身份,在流动、行走中拥抱变化,摆脱标签,蜕变求新。记录下这些故事、这些人,也是试图为时代留下个体角度的声音与线条。
作家班宇说,“书中收录的这些篇章穷尽了近年来非虚构作品的全部形式——人物特写、事件报道、活动速记、对谈问答、小说评论、印象记...
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深度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四部分收录了对当代中国青年作家、文坛泰斗、外国文学大师、非虚构作者的一对一访谈和评论,最后一部分则是作者自己的非虚构写作尝试。
作为训练有素的传统新闻媒体人, 吴越亦是勤于思考和表述的非虚构写作者。在本书中,作者一方面自觉延续了传统媒体新闻训练的严谨与切实 ,另一方面从个人兴趣出发,尝试最能打动作者和读者的独特讲述。其中描述的人物无论名人或普通人,都有一个隐约的共同点:他们都在时代的进程与个人的成长中着力转变固有身份,在流动、行走中拥抱变化,摆脱标签,蜕变求新。记录下这些故事、这些人,也是试图为时代留下个体角度的声音与线条。
作家班宇说,“书中收录的这些篇章穷尽了近年来非虚构作品的全部形式——人物特写、事件报道、活动速记、对谈问答、小说评论、印象记等,灵活丰富,不妨将其看作是一次非虚构写作样本的集中展示。”
..............
我在职业生涯中——我称之为以“不断提问题”为工作的十年时间中,对一个个“现成的人”的不信任与不满足不断跑出来,以问题的形式弹出去。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那些关于身份的问题仿佛是始终的、唯一的问题,而我的受访者们毫无保留地把过去打开给我看,把他们的痛苦与裂变描述给我。他们给予我的丰富、真诚的答案,一多半呈现在我的这本非虚构集子中,一少半永在我心。
——吴越
必须写下我们的创作者
· · · · · ·
-
吴越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越,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新闻学硕士;曾任《文汇报》首席记者,现为《收获》文学杂志编辑,业余从事文学评论与非虚构写作,获中国新闻奖及多次上海新闻奖。
目录 · · · · · ·
辑一
班宇:故事给我自由 3
麦客,双雪涛 31
索南才让:游牧与蹲守 43
张悦然:雪花落地 67
陈河:殷墟归来 83
辑二
苏童五十:中国当代先锋写作样本 99
马为什么白颜色?——与金宇澄的两次访谈 111
草帽下的阮义忠 139
逝去的“帮主”——与倪匡谈金庸 151
陈村:上海最资深宅男 175
叶永烈:燃点1978 191
辑三
残酷的花:韩国当代文学印象 209
写作课上的幽灵——科尔姆·托宾在上海 227
勒克莱齐奥:我把自己比作一个鼓 243
辑四
他们只认我为“何伟” 257
在这个可能是虚构的世界上,非虚构能写什么? 273
必须写下我们 285
辑五
杂技四十年 309
重返光明街 343
后记:鱼刺35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18年10月,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冬泳》问世即畅销,因一波影视演员的转发而加速“出圈”。2018年12月,第三届《收获》文学排行榜颁奖典礼上,我和老班再次见面时,他已被九位评委票选为短篇小说组榜首。授奖辞曰:“作者就像是从巨大的崩溃中幸存折返的人,他掌握着满手的细节,慢慢陈列一些,又藏起更多。一段翻滚着尘世悲欢的穷游,既看山河风景,也探幽微人心。” 在他即将上台领奖的那一霎,我举起相机给他拍了张照片。“这一刻是成名在即,下一刻就已大红。”我把照片发过去时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班宇:故事给我自由 3 -
这几年的话题中,似乎倾向于把东北单独地从一个完整的时代和幅员中割裂出来,抓住它的普遍特征推到极致,成为奇观。可是,走在工人村的阡陌街道上,走在职工宿舍院中,走在劳动公园里,除了喷涌的暖气白烟、矗立在院外的浴室和人们在结冰的湖面上速滑这些场景稍显陌生外,大部分场景与我童年成长的南方城市并无二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班宇:故事给我自由 3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必须写下我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必须写下我们"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 7.8
-
- 苏东坡(典藏版) 8.6
-
- 俞陛云讲唐诗 9.2
-
- 鲜花手术 7.0
-
- 小说鉴赏 8.1
-
- 荒原上 8.2
-
- 小说与重复 9.2
-
- 意外之美 6.9
-
- 唐宋八大家文学课 8.5
-
- 从前一杯甜酒:沈从文情书集 9.5
必须写下我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4 条 )
> 更多书评 64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活字文化出版总目 (活字文化)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续) (維舟)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书店&阅读&书 (HHz)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必须写下我们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cub18 2023-08-12 14:55:52 福建
人物访谈太过寡淡,辑五的两篇报道与后记还有些味道,倒也印了张悦然的那句话:你不能总是站在人群背后。
1 有用 葱白糯米粥 2024-11-29 23:40:23 湖北
挺不错的。看前面的小说类,差点就订阅了《收获》了。不过我对小说的品鉴能力为零… 中间部分的倪匡,印象最深刻。超能兜底人,捉刀代笔狂魔。 最后的非虚构的讨论我最喜欢。 杂技的历史也很不错,我以前也觉得纳闷,太阳马戏团能比我们的杂记厉害?原来杂技也有理念
1 有用 Cat D 2024-11-13 23:16:05 安徽
这种对作家的采访真的百看不厌,特别是现在这些青年作家。很喜欢作者的文风,而且比较公立没有评判的写作态度。很喜欢陈河和光明街那篇。推荐大家尝试一下,阅读轻松,顺便种草几本书。
2 有用 tabokie 2023-11-15 22:24:55 上海
啥啊,封面给人预感就不太好,访谈书写个编著有很委屈吗?总之是很拧巴的定位,既不想做配角,又不敢真正做主角,夹的评论文也略喧宾夺主全程跳读。
1 有用 河白 2024-02-08 16:35:07 福建
还不错吧,找了好几次电子书没找到,发现省图书馆有,昨天借的,下午很快考完,算是好看,最近一个月没怎么看书,这本书在年末算是稍微让自己有点交代。其实整体没有期待那么喜欢,印象最好的是金宇澄,还有非虚构部分。里面有个问题让我挺感兴趣,为什么这几年非虚构比很多小说好看。我想起看有些访谈感觉,有点沽名钓誉,落于宏大叙事。可能有时候创作者能真诚记录已经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