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向你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靳很行 2024-03-07 20:13:28 四川

    想法很有建构性,但是翻译真的有点佶屈聱牙,无视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强行使用大量名词化形式来保证翻译准确,反而丢失了阅读的流畅。可能很多常看人文社科论文的人不以为意,但这就是学术观点无法广泛传播和落地的最大藩篱 就拿译者的序举个例子:“构建一种让独属于女性主体的辩证法成为可能的客观性”,并不是看不懂,但是就很影响阅读体验。

  • 13 盐少女 2023-08-06 16:07:02 北京

    哲学语言学版的“我们彼此相爱,但却永远自由”?(误)// 有点难读,作为没受过这方面专业训练的普通读者,基于我模糊的理解,大概是从语言语义出发,最终落脚于构建属于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女性性别的精神性需求。我不懂法语,但介词à的使用应该和西语中的a有相似含义,我爱“向”(à)你,为的是创造出一个场域,以抵御“爱”这一行为对主体性的消减。这一观点和马丁·布伯、巴迪欧甚至韩炳哲的部分论述都可以互相呼应,只不过伊利格瑞的视角更加女性主义。我非常认可实现真正的爱需要承认爱的对象的主体性,或者说接纳他者的相异性,而非通过占有来消弭。然而,在女性主义发展的现阶段,我始终还是认为谈纯粹的爱和精神建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 2 巴斯光喵 2024-01-08 15:56:43 四川

    我们彼此相爱,彼此承认对方,但绝不抹杀对方的身份和差异性,在这样的爱中,我们的爱才会是生成的,女性才有可能完成自己普遍性的归属。

  • 3 于是 2023-09-08 01:42:25 上海

    几乎就是我想说的一切意思了

  • 0 MILLERCONAN 2024-03-11 12:39:53 湖南

    lrigaray对语言的分析简直魂穿去年此时的我,代词的使用确实抹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痕迹,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光亮。

  • 0 宁南川 2024-02-19 21:36:12 广西

    我觉得她构想的新文明过于遥远了,甚至有空想的性质,就连作者也承认,她想要企及的是“尚不作为未来唯一的可能性而存在的远景”。对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扬弃,不以绝对精神为归宿,而是走向了德勒兹式的差异和生成。男性与女性在保留各自的意向性和差异的同时,又意识到作为一种性别的缺陷和否定——自己绝对不代表、也不能是整体。伊利格瑞在男性与女性中进行的语言调查,明显地呈现了女性群体对主体间关系的重视,以及男性群体优先维系与客体的关联,或者说是言语交换之外的象征秩序。在交流受制于父权等级制度、身份受制于男性模型的现状下,女性群体亟待利用技术手段,创造独属于女性的身份和中介,并开辟一处真正和男性对话的场所。伊利格瑞将这一可能性定在了法律和语言上,既要在法律上重新确立起女性之为女性的权利,又在言词中保持倾听与沉默。

  • 0 野蠻稻間 2024-03-05 00:05:15 浙江

    “我爱向你,在近乎绝对的沉默之中。” 尽管哲学领域的术语与逻辑曾屡次使我陷于云雾,然而持续受阻的过程无疑赋予我丰沛如初春暴雨而又乘风破浪的爆发力。“在一种致力于将人文科学以及其他所有不为资本上帝服务的无私劳动置于死地的文化中”(《阿尔戈》),依然有人在爱与幸福的余晖里筚路蓝缕般地反复咀嚼,并且最终据理力争地将其从资本化乃至异化的圈套中拯救,怎么不是件令人感到“活着有意义”的瞬间呢?(来自《放学之后》第40期播客节目)

  • 0 中华小神猪 2023-12-31 22:08:46 北京

    搁置。前言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正文开始就很难读下去,可能还没到时候,听不太懂她在沉思什么

  • 1 秋名山青宝 2024-01-06 15:04:39 广东

    专业性词汇很多造成一些阅读困难,对于构建的主体关系十分理想化。对我来说仍旧是好书,她触及了两性最深层的差异和关系困惑(占有、消解等),提供了一种很全新的视角,让人想去实践“我爱向你”,让人去沉默倾听。

  • 0 跃龙门 2024-01-07 13:10:22 重庆

    又被逼回去读黑格尔

  • 0 鲸书 2024-01-28 15:25:35 北京

    女性主义爱情观的探索。深植于西方传统,面对“公共的男人,私人的女人”这一现存结构,采取当代语言哲学方法,希以语言、文化革新突破黑格尔规定的主奴辩证结构,引入梵文化传统,重新解释基督教经典命题“天使报喜”,要证成一种相互承认主体性、故基于主体间性的两性爱情,并把性、家庭、生育等两性关系中各方面均纳入论证。术语多、法文翻译后不甚通顺,当代西方语言哲学传统在中国大众读者处也颇显陌生,所回应问题更多也限于西方(或欧洲)内部的辩论,读来距离感较强。论证的系统性不甚强,用晦涩的术语包裹了女性在当今时代面临的历史遗留或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但哲学家试图以思维语言试验超越现实问题,谋划一个乌托邦式的爱情状态,并未提供路径,故与其说是提供改革方案,对非本土社会的读者来说,更像是文学类阅读,提供飘逸跳脱的精神刺激。

  • 0 经得起经不起 2023-08-13 12:42:55 河北

    跟李银河的一起读,会是什么滋味……

  • 0 Creative 2023-11-11 21:26:43 广西

    爱——“朝向你,但没有侵占、没有占有,也没有失去自己的身份,同时又留有间隔。”。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一种状态。

  • 0 echo 2023-10-22 15:31:50 江苏

    “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使命之一,是积极地构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相异性,并且不让这种相异性倒向一种男尊女卑的运作方式”。至少在当前阶段,女性主义的门槛是很高的,需要警惕自以为做了正确的事情却维系了父权制度。很敬佩在这条道路上探索的人,这是一个很难在有生之年看到转折的命题。为自己的懦弱感到惭愧,只能尽量不使其倒退。

  • 0 二律背反 2023-11-05 17:49:39 上海

    【信条书店】完全看不懂。

  • 0 Sphinx 2023-11-21 17:00:17 北京

    我还是去吃二茬饭吧

  • 1 藤井树 2023-10-13 16:10:36 浙江

    关注到这本书,是被书封的粉蓝色搭配所吸引,以及它的主题,关于爱、女性与性别。读法国作家的书,总会有一种沉浸到思想和思辨性很强的阅读体验中,阅读难度不算小!法国女性作家的书写则在这种哲思性强的剖析上更具有平实的诗意。女作家伊利格瑞也是法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理论家,该书也是中译本的首次出版。书中关于爱情的探讨,概述起来就是,去理解和尊重对方作为独立的个体,不是侵占和占有,也没有失去自我,而是相互的尊重和支持。(不过我个人感觉这种关系还是比较理想的,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是很难去实现的,女性需要成长、有自己新的模型,男性更需要成长、转变观念,其路漫漫。

  • 0 荀继子 2023-10-11 22:35:55 北京

    搞冥想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语言学家

  • 2 卧听南窗雨 2023-08-21 23:53:52 福建

    当人们改变惯常做法和风俗习惯及相关法律等,不再依据对私人或公共财产的占有来定义彼此,让两性主体间的关系走向成熟,性别差异间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边界才有可能消融于无形。

  • 0 狼来了 2023-08-24 22:19:00 广东

    3.5 她者:女人和被遗忘于惯用法和信息交换之间的她挺有意思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