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话杰罗姆·希尔:潜意识的奥秘
2.维多里奥·德赛塔:迷失在美国
3.格雷戈里·马科波洛斯:电影是至高无上的艺术
4.斯托姆·德·赫希与路易斯·布里冈特评杰克·史密斯和肯·雅各布斯
5.乔治·库查尔和迈克·库查尔兄弟:冲出布朗克斯
6.迈克·盖兹对放映安迪·沃霍尔《沉睡》的反馈
7.斯托姆·德·赫希谈她的第一部艺术片
8.对话安迪·沃霍尔
9.尼科斯·帕帕塔基斯谈《深渊》
10.《情歌恋曲》的匿名评论
11.库查尔宣言
12.对话内奥米·莱文
13.美国新电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14.斯坦·万德比克的德龙电影院
15.对话泰勒·米德
16.来自克拉斯·欧登伯格的一些笔记
17.雪莉·克拉克在柏林电影研讨会上的讲话
18.对话阿尔伯特·梅索斯和大卫·梅索斯
19.托尼·康拉德谈《闪烁》
20.对话格雷戈里·马科波洛斯
21.路易斯·马科雷勒,雪莉·克拉克,莱昂内尔·罗戈辛,路易斯·布里冈特和乔纳斯·梅卡斯之间的对谈——主题:新电影。
22.史蒂夫·德基论闪光灯的功用
23.对话罗莎琳德·史蒂文森
24.对话彼得·库贝卡
25.纽约电影节期间的笔记:乔治·安贝格、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帕克·泰勒、P·亚当斯·希特尼、安德鲁·萨里斯
26.新意大利电影:对话利诺·米契奇和布鲁诺·托里
27.格雷戈里·马科波洛斯谈《他自己与她自己》
28.对话芭芭拉·鲁宾和约翰·卡瓦纳
29.肯·雅各布斯与千禧电影工作室
30.约翰·霍夫塞斯谈加拿大新电影
31.电影制作人合作社胜诉警方
32.雪莉·克拉克谈《杰森肖像》
33.对话迈克尔·惠特尼:关于约翰·惠特尼与詹姆斯·惠特尼兄弟的电脑电影
34.对话杰森·霍利迪
35.罗伯托·罗西里尼谈《路易十四的崛起》
36.对话斯蒂芬·德沃斯金:关于伦敦电影制作人合作社
37.作为电影评委的乔治·库查尔……
38.内奥米·莱文与地下电影“骗局”
39.彼得·库贝卡对比利时祖特电影节情况的汇报
40.罗伯特·唐尼谈《擦破眉毛》
41.罗伯特·克雷默谈《势不两立》
42.两个女孩拍电影:安德里亚·德沃金与格雷琴·朗赫尔德
43.人民群众与纽约电影节之争
44.评格雷戈里·马科波洛斯为德国电视行业所做的贡献
45.弗兰克·库恩斯特勒:一位迷失在电影世界里的诗人
46.罗伯特·唐尼与马歇尔·刘易斯
47.矶部幸久:在风中放映电影
48.阿涅斯·瓦尔达:关于好莱坞以及“逃避主义”的一切
49.对话苏珊·桑塔格
50.对话埃米尔·德·安东尼奥
51.查尔斯·亨利·福特为《约翰尼牛头怪》申辩
52.哈里·史密斯谈《马哈贡尼市》
53.拉里·里弗斯、桑迪与妇女解放
54.对话彼得·库贝卡:关于“狂喜”
55.约翰·卡萨维兹谈其工作实践
56.杜尚·马卡维耶夫谈威廉·赖希
57.迈克尔·斯诺谈拍摄《中部地区》
58.杜尚·马卡维耶夫谈威廉·赖希(第三部分)
59.理查德·利科克的梦想:8毫米有声摄影机的未来
60.芭芭拉·鲁宾化身布拉查·鲁宾
61.马塞尔·奥菲尔斯谈《悲伤与怜悯》
62.克里斯蒂娜·诺德斯特罗姆谈首届国际女性电影节
63.奈莉·卡普兰谈女性电影人
64.对话斯坦·万德比克
65.约翰·惠特尼对话斯坦·万德比克
66.多纳塔斯·巴尼奥尼斯谈《飞向太空》
67.霍利斯·弗兰普顿谈《罕见词》
68.“第二届猫咪国际电影节”上的对话
69.对话肯尼思·安格尔
70.斯坦·布拉哈格:词语游戏
71.斯坦·布拉哈格谈艺术荣誉、电影教育及其他话题
72.来自维瓦的笔记:关于贝尔纳多·贝托鲁奇和《蓝色电影》
73.来自霍利斯·弗兰普顿、格雷戈里·马科波洛斯、贝思·理查兹的笔记
74.霍利斯·弗兰普顿从农场寄来的信
75.电影人——安娜·卡里娜
76.拉里·戈特海姆谈《地平线》
77.霍利斯·弗兰普顿讲述他的工作和生活
78.理查德·福尔曼眼中的肯·雅各布斯
79.斯坦·布拉哈格谈霍利斯·弗兰普顿
80.摘自布鲁斯·贝利拍摄《罗丝琳的浪漫》的日记
81.霍利斯·弗兰普顿谈《麦哲伦海峡》
82.迈克尔·斯诺谈《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感谢丹尼斯·杨)——威尔玛·肖恩》
83.伊冯娜·莱纳谈《演员的生活》
84.来自卡罗里·施妮曼和迈克尔·斯诺的笔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雪菜笋丝小黄鱼 2024-06-13 20:57:23 湖南
越读越喜欢!!!!
4 有用 CZONG 2024-06-30 18:21:08 浙江
对于国内不太容易查阅60-70年代原版《电影期刊》的读者来说提供了一手采访笔记资料。翻译大体还可以,但对于像“Hapex Legomena”译成“罕见词”不如翻译为“一现之词”;Frampton以前主修核物理的,“Critical Mass”译成“临界点”不如翻译为“临界质量”;“Remote Control”翻译为“远程遥控”属于中文里的语言累赘。还有一些技术词汇,估计译者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所... 对于国内不太容易查阅60-70年代原版《电影期刊》的读者来说提供了一手采访笔记资料。翻译大体还可以,但对于像“Hapex Legomena”译成“罕见词”不如翻译为“一现之词”;Frampton以前主修核物理的,“Critical Mass”译成“临界点”不如翻译为“临界质量”;“Remote Control”翻译为“远程遥控”属于中文里的语言累赘。还有一些技术词汇,估计译者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所以都是想当然的翻译,比如“相机激活器”。除翻译外,全书许多文章由于节选和背景信息缺乏,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所以只适合用于中文研究者的原始材料。假杂志书的装帧设计不错,但如果以原期刊的样式做简装版把价格降下来才能普惠大众,198属于画册的定价 (展开)
3 有用 言由 2023-09-06 23:05:23 浙江
为什么要做这本书?因为我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反叛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当下的时代越来越稀缺!
5 有用 假杂志 2023-08-21 21:25:26 浙江
很荣幸为大家带来乔纳斯·梅卡斯在简体中文世界的首本译著!本书由梅卡斯亲自摘选1961至1975年间,“电影日志”专栏刊载的部分采访。其中,你会读到沃霍尔拍摄著名的《帝国大厦》时发生的对话,苏珊·桑塔格对自己的电影《食人族二重唱》的看法,半个世纪前纽约电影节的记录……没错,那一个个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却又借着文字与胶片图像再次重生、并且无比鲜活的艺术现场。正如序言中董冰峰老师所写“试想来次时间旅行... 很荣幸为大家带来乔纳斯·梅卡斯在简体中文世界的首本译著!本书由梅卡斯亲自摘选1961至1975年间,“电影日志”专栏刊载的部分采访。其中,你会读到沃霍尔拍摄著名的《帝国大厦》时发生的对话,苏珊·桑塔格对自己的电影《食人族二重唱》的看法,半个世纪前纽约电影节的记录……没错,那一个个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却又借着文字与胶片图像再次重生、并且无比鲜活的艺术现场。正如序言中董冰峰老师所写“试想来次时间旅行,通过本书暂时性地回到1961年至1975年的纽约艺术圈,应该可以算是件很刺激(或无聊)的事情吧。” (展开)
1 有用 马戏团🎪 2024-07-18 15:41:33 上海
营造出电影剪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