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以不同的书评 (24)

小七 2023-08-04 23:45:00

认识你自己: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必修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门楣上,镌刻着一句有名的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哲学家们从这句话中提炼中“人性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认识别人不易,认识自己更难。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和别人有何不同?这些不同从何而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现在的我可能发...  (展开)
乘风破浪的饼崽 2023-08-07 22:14:11

请查收自我之路的地图说明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个月读完《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后,我写了一篇书评,《在成为我们自己之前》。 “做自己”,这个词简洁有力量,说出来是振奋人心的。 可它多少也因为太庞大而显得有些空洞,在这简简单单三个字之后藏有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定义“自己”?如何“成为”自己? 我们找不出配方,...  (展开)
尤里卡 2023-08-22 22:40:05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提到国内的心理学专业,在综合排名上北师大可谓是执牛耳者,甚至超越了北大的心理学专业。王芳即为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其在“看理想”APP上开设的音频节目《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40讲》颇受欢迎。 王芳教授的这部《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  (展开)
麒麟 2023-08-13 17:58:12

非常棒!教你如何识别身边的垃圾人,看透别人的心思

书中提到了一些我个人平时很少接触到的理论说法。“大五人格”是目前心理学界公认最为理想的人格描述模型。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说过,“并非人类控制着语词,而是语词控制着人类,从思想到行为。”就比如说让精通英日双语的人,用英语思考和表达时他表现的更为个人主义,而用日...  (展开)
铲屎大将军 2024-02-21 18:58:09

我们何以不同?先从远离 MBTI 开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虽然没什么独到的、体系化的洞见,但却胜在贴合当下,把心理学研究和发展史上的内容做了一次很好的综述科普。我从中摘取部分内容,分别对应认识自我、放过自我、发展自我。其中认识自我这部分,就呼应了标题的 MBTI 测试 「认识自我,MBTI 并不靠谱」 MBTI 是近两年风...  (展开)
卧听南窗雨 2023-08-04 22:28:54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王芳深度解析人格心理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诸葛亮在临终前,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知名度不亚于《出师表》的修身立志家训名篇《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些谆谆教诲,不仅塑造了琅琊诸葛家族后世子孙志存高远的人生观与淡泊宁静的价值观,还从根基上...  (展开)
小鱼爱哲学 2023-08-10 11:20:35

认识你自己|一本书讲透人格心理学

什么是人格?法国作家欧内斯特.迪姆内特说,人格是关于我们如何有别于宇宙其它部分的知识。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作为一个独特的物种存在,虽然渺小,但是却有着自己的人格特质,而对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展开)
窗边的夜萱 2023-07-22 17:20:27

阅读,是驱散无知阴霾的不二法门

人只有阅读,才会变得不同。 对于心理学的执念始于我和闺蜜对于微表情心理学的关注,后来是垂直入坑,从教材到细分的内容,只有想读的,没有不想了解的。而王芳老师的这本《我们何以不同》,读完内心的触动甚至超过了对新知识的了解。不得不说,“认识你自己”是一门永远也修不...  (展开)
自然 2023-08-07 17:00:45

我们都戴着“人格”的面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王芳教授,在北师大心理学部二年级本科开设的“人格心理学”课程的讲义。 王芳教授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看到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了解到家庭关系对人格成长的重要性。阅读《我们何以不同:...  (展开)
kathyy 2024-05-02 17:56:03

讀書筆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短評 理论扎实,观点开放,文风清新。启发超过预期,做了很多笔记,阅读速度越来越慢,因为有很多值得停下来思考的点。 本书用人格心理学为索引,梳理了很多心理学经典理论的前因后果和背景,补全了非专业人士的知识漏洞。有些道理以前有接触过,记住了结论,却没有深入的思考...  (展开)
路过人间🌈 2024-02-06 11:04:44

我们何以不同——我的个人综述

2024开年的第一本书,用了8小时零散的地铁时间读完,画了317处重点,是我近年来看过的心理学书籍第一梯队,直接跻身我最爱图书的top6。这本书带给我的共鸣、信息量和全新视角太多,让我总想写点什么,同时它的理论推导、论述的一气呵成以及贯穿全书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力量...  (展开)
77 2024-04-25 09:03:55

每个人都是存在的谜题,也是谜题的答案

1.拒绝外向崇拜,安静也有力量。期待能够在安静中感受到心流的状态 2.正念冥想的力量,学会使用认知思维疗法,改变看待问题的消极思想,我们来自于身体,但也能超越身体 。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亲身体验到写日记是有用处的,写完之后能够明显感受到冲动的大脑冷却下来。但还没...  (展开)
lqq 2024-03-17 18:02:17

用你信赖的理论,去自洽地活,勇敢地爱

作者王芳,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本书是一本入门级的心理学科普书。 在英文里,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所戴的面具。本书要讨论的就是人格之谜。 本书以盘旋在人类头顶的哲学三问为框架来展开书写,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  (展开)
Zoe00 2023-12-27 15:33:46

我们是如此不同

"我期待你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看到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了解到早年关系对人格成长的重要性,但也清楚自由意志、选择和责任对人生的改写力量;看到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明白它有生物学基础,同时也可以被文化与环境建构;看到描述人格的各种工具和方法,也认识到有关人性的复...  (展开)
大熊乖乖 2023-12-01 08:47:23

千人一面不如风情万种

我的笔记: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正确”的性格,个体差异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社会文化的导向令内向者莫名背负了心理压力,有人甚至因为性格内向而自我怀疑乃至自我否定,其实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人格或者所谓的“最优”人格,更重要的...  (展开)
BcusICn 2023-11-30 23:59:51

读起来会觉得这个冬天好温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格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独特与稳定的模式。 人与人的差异多为程度上的而非本质上的,人们之间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即便存在差异也没有那么壁垒分明。所以对人格的简单分类会使人们忽视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差别,也会削减人们对于精细人性的感受力,同时“自我标签化”会...  (展开)
了啊剌 2024-05-10 14:29:40

对弗洛伊德的夸赞请适可而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听了颜怡颜悦播客后去看的,整体很基础 第一部分介绍的大五人格(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书里说比mbti要更科学,做完测试我再次原谅自己的高神经质。 [高神经质者的焦虑是弥散性的,是一种稳定且持久的行为模式,他们并不是因为什么事情而突然变得很焦虑,...  (展开)
yiyayi 2024-03-23 13:43:32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什么高 基本没有创新内容,为什评分...  (展开)
老叟 2024-01-12 17:16:57

种下一棵树,等着它发芽

经历失恋。在这段感情里自卑不自信,过分投入和依赖给自己造就了一个巨大能量缺口期望别人能来填满它。“信赖人必不幸”。于是我看各种心理相关书籍,分析各种人格,想找到我应该怎么样跟他相处的模式,想找到我在哪些地方应该改进。但当整本书看完并没有找到我想要的标准答案...  (展开)
睡眠嗜血杆菌 2023-12-28 07:55:31

关于人格心理学

如果说哲学能提供多个看世界的角度,心理学则是提供多个看人的角度。至于拉开抽屉选择哪位心理学家做解读,这个行为又反向反应了自己的内心倾向。这是心理学之于我的有趣之处。 本书是相当温暖的一本人格心理学入门书籍。因其中文成书,语言干练文笔好,又因其提到的心理学大家...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我们何以不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