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望mountain
副标题: 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
原作名: El Hambre
译者: 侯健 / 夏婷婷
出版年: 2024-1
页数: 856
定价: 1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看见被遮蔽的,记住被遗忘的
ISBN: 9787559861184
内容简介 · · · · · ·
《饥饿》凸显了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竟然失败了!
你没看错,饥饿问题还没解决。
每8小时就有8000人死于饥饿。
《饥饿》把阿马蒂亚•森的理论写成现实,直面文明的失败。
您是否想过不晓得从今往后的每一天是否能吃上饭是一种什么感觉?
你想要过那种受限的、短暂的、充满苦痛的、没有一丝喘息之机的人生吗?
——————————
【内容简介】
吃的东西明明就在那里,可为何还有人挨饿?《饥饿》试图回答的就是这样一个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题。现如今,地球上生产的食物足够养活两倍于当前数量的人口,可在全球很多地方,还是有人吃不上饭,还有儿童因为营养不良而夭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作者卡帕罗斯走访全球各地,试图寻找答案,也许问题恰恰在于分配制度。
——————————
【编辑推荐】
🍚一部冷峻严酷又热血沸腾的长篇纪实报道,打碎人类文明的傲慢
我们是了解饥饿的,我们对饥...
《饥饿》凸显了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竟然失败了!
你没看错,饥饿问题还没解决。
每8小时就有8000人死于饥饿。
《饥饿》把阿马蒂亚•森的理论写成现实,直面文明的失败。
您是否想过不晓得从今往后的每一天是否能吃上饭是一种什么感觉?
你想要过那种受限的、短暂的、充满苦痛的、没有一丝喘息之机的人生吗?
——————————
【内容简介】
吃的东西明明就在那里,可为何还有人挨饿?《饥饿》试图回答的就是这样一个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题。现如今,地球上生产的食物足够养活两倍于当前数量的人口,可在全球很多地方,还是有人吃不上饭,还有儿童因为营养不良而夭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作者卡帕罗斯走访全球各地,试图寻找答案,也许问题恰恰在于分配制度。
——————————
【编辑推荐】
🍚一部冷峻严酷又热血沸腾的长篇纪实报道,打碎人类文明的傲慢
我们是了解饥饿的,我们对饥饿感是再熟悉不过的,然而同时,恐怕也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真正的饥饿这样,离我们如此近,却又离我们如此远。
为了理解饥饿、讲述饥饿,马丁·卡帕罗斯走遍了印度、孟加拉、尼日尔、肯尼亚和苏丹,还有美国和西班牙等国家。他发现那些因不同原因而遭受饥饿的人。
《饥饿》是由他们的故事组成的,还有那些在非常不稳定的条件下为缓解饥饿而工作之人的故事,以及那些靠食物投机并让许多人挨饿之人的故事。
🍚拉丁美洲文学新闻的代表人物,公共知识分子的典范书写
马丁·卡帕罗斯是拉丁美洲文学新闻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直言是非的公共知识分子。一位出了名的诚挚、公正、严谨的记者。
2022年马丁·卡帕罗斯荣获奥尔特加·加塞特(Premios Ortega y Gasset)新闻职业生涯奖,该奖优先考虑捍卫自由、独立、严谨、好奇心和激情这些新闻业的基本价值观。
2019年巴塞罗那大学授予他伊塔卡奖,以表彰他的新闻事业。
——————————
【专家推荐】
《饥饿》不只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也不只是一部小说。卡帕罗斯用文学把我们带入了真实的地狱、遥远的现实,他对那里的状况了然于胸。
——罗贝托·萨维亚诺(Roberto Saviano)
卡帕罗斯在这些容易出问题的领域一向是巨人般的存在,在那些领域里,事情往往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在那些令人晕眩的缝隙中,在人们疯狂地寻找可担责的人时,这本书释放出了最强烈的毒性。卡帕罗斯近距离审视了西方医学、宗教、非政府组织、政府、妻子们、丈夫们以及他自己,一个不落。
——莱拉·格列罗(Leila Guerriero)
《饥饿》讨论了许多事,但它明白无误地向我们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饥饿问题都凸显了我们文明的失败。
——哈维尔·莫雷特(Xavier Moret)
作者卡帕罗斯认为,这本书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失败,因为它探析的问题正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失败。饥饿问题如今已经与粮食产量无关了。人类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两倍于当下的人口。它与政治意愿和经济活动相关。
——卡洛斯·拉奥尔登(Carlos Laorden)
饥饿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马丁·卡帕罗斯 Martín Caparrós
西班牙语世界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出版了15本获奖图书,目前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他还定期为《纽约时报》西班牙版撰写专栏。代表作《饥饿》已在全球25个国家出版。2023年,卡帕罗斯获得了西语新闻界大奖奥尔特加·加塞特职业生涯奖,被誉为“全才记者和拉丁美洲最佳历史纪实者之一”。
译者|侯健
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西班牙语系副教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负责人,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022豆瓣年度译者。译有《从马尔克斯到略萨》《普林斯顿文学课》《五个街角》《略萨谈博尔赫斯》《艰辛时刻》《两种孤独》《科幻精神》《萨拉米斯的士兵》《终了之前》《沙漠中的战斗》《33场革命》等书。
译者|夏婷婷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教师,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拉丁美洲史,...
作者|马丁·卡帕罗斯 Martín Caparrós
西班牙语世界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出版了15本获奖图书,目前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他还定期为《纽约时报》西班牙版撰写专栏。代表作《饥饿》已在全球25个国家出版。2023年,卡帕罗斯获得了西语新闻界大奖奥尔特加·加塞特职业生涯奖,被誉为“全才记者和拉丁美洲最佳历史纪实者之一”。
译者|侯健
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西班牙语系副教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负责人,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022豆瓣年度译者。译有《从马尔克斯到略萨》《普林斯顿文学课》《五个街角》《略萨谈博尔赫斯》《艰辛时刻》《两种孤独》《科幻精神》《萨拉米斯的士兵》《终了之前》《沙漠中的战斗》《33场革命》等书。
译者|夏婷婷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教师,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拉丁美洲史,译有《饥饿》《愤怒的玩偶》《魔幻之爱》《咖啡残渍》等。
目录 · · · · · ·
尼日尔:饥饿的结构
关于饥饿:物种起源
印度:传统
加尔各答
比劳尔
昌迪加尔
温达文
德 里
孟 买
关于饥饿:人们的手
孟加拉:模式
关于饥饿:又是清汤
美国:资本
关于饥饿:不平等
阿根廷:垃圾
关于饥饿:正确理解慈善
南苏丹:最新的国家
关于饥饿:比喻
马达加斯加:新殖民地
尾 声
结 语
致 谢
延伸阅读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圣经》中说穷人们是有福的,因为他们更接近天国时,西方的宗教第一次假想出了一种穷人们得天独厚的价值:作为补偿,他们会更先进入天国。也因此,穷人们应该接受悲惨的生活,因为现世的忍耐就意味着他们向更美好的生活在大步迈近。与此相反,印度教的理论更加极端,它不为人们提供任何美好的念想,也不给贫穷施加什么荣光,印度教认为,如果一个人很穷,如果一个人在受罪,那是因为他在为上辈子做的孽还债。也就是说,一个人穷是他自己的问题,活该他倒霉。在宗教用语里,这就叫作“业”,这也许是这 个千年文明最好的发明了,它使得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对成百上千万衣不遮体的穷人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 这就是印度,一个真正的大国,他们喜欢称自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可能确实如此。他们不喜欢指出自己也是这个世界上拥有营养不良人口最多的国度,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里生活着最多的饥饿的人,这该是让人最不舒服的一种偶然搭配了吧。谁说不是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印度:传统 -
“你们信教吗?” “对,我们是穆斯林。”“你们觉得为什么真主要创造一个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食物的世界?” “我不知道,我不可能知道这事。但每次我没有吃的东西的时候我都会祈求真主安拉赐给我食物。” “那么真主为什么没听到你的祈求呢?” “不,安拉听到了。有时候他会赐给我食物,有时候则没有。” “真主难道就不能创造一个所有人都没有吃饭问题的世界吗?” “真主是这样创造世界的:有富人,有穷人。穷人要想有东西吃就得向他祈祷。”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穷人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向他祈祷了……” “我不清楚,我不懂你说的那些事。” “也许真主创造穷人是为了有人需要他更多一些。” “也许吧。” 她回答完后又笑了。我觉得她从来没想过这些事,但是我的这个想法让她觉得很有趣。我的错误是继续问了下去:“你不觉得他这样做很自私吗?” “安拉不自私。有时候我想到他,他是会赐给我食物的,还有些时候他不赐给我食物,但他一定有他的理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尼日尔:饥饿的结构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饥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饥饿"的人也喜欢 · · · · · ·
饥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 更多书评 3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8.2分 240人读过
-
Other Press (201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15)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70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饥饿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就当卡夫卡的虫 2024-04-01 17:57:21 广东
作者很多次都在问采访者:是什么导致了你们的饥饿。但被采访的人,要么不知道原因,要么以为是神的旨意,要么混沌无知,要么毫无在乎,很少有人能够精准地回答到作者想要的答案,那就是分配的问题。还是能感觉到作者的正义感和不忿的,只是可惜,这些问题深究下去就是人类的不平等了,那是没有方法解决的问题。PS:作者对饥饿的定义的提议让我又一次破防了:我们将饥饿定义为不只是无法吃足够的粮食,而且是必须接受那些辛苦的、... 作者很多次都在问采访者:是什么导致了你们的饥饿。但被采访的人,要么不知道原因,要么以为是神的旨意,要么混沌无知,要么毫无在乎,很少有人能够精准地回答到作者想要的答案,那就是分配的问题。还是能感觉到作者的正义感和不忿的,只是可惜,这些问题深究下去就是人类的不平等了,那是没有方法解决的问题。PS:作者对饥饿的定义的提议让我又一次破防了:我们将饥饿定义为不只是无法吃足够的粮食,而且是必须接受那些辛苦的、恶心的、诋毁人的工作,那些我们想都不想就会拒绝的工作,他们过着我们无法忍受的生活。而且住在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叫作房子的房子里。而且可能死于花 20比索就能买到治愈药物的疾病。而且无法想象行动方案、生活改善、某种前途。 (展开)
0 有用 月下黑 2024-04-19 21:31:36 内蒙古
从世界上的耕地面积、粮食总量等方面来看,养活全世界的人口是绰绰有余的,但全球每天依旧有大量的人因为饥饿而离世,包括我在打这段字的时候。这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的资源分配问题
2 有用 阿阿阿阿阿潘 2024-02-26 23:49:35 北京
看不得这么催人泪下的东西 呜呜呜
23 有用 麒麟 2024-02-28 10:31:15 北京
大部头社科真棒!感觉作者火力全开,特别敢写,抨击了联合国、抨击了西方宗教的虚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的伪善、抨击了教育可以摆脱贫困的假象、抨击了孟山都等跨国集团的阴谋、抨击了落后的风俗、抨击了各种国际人权组织的装腔作势。。。。给人的感觉,作者真的很敢写,很敢说话,这样犀利尖锐的书,现在很少见了。
6 有用 伊卡洛斯的海 2024-02-19 22:30:20 广东
哪怕在今日,饥饿也并不罕见。作者在开头就已言明:如果阅读本书需要八小时,那么这段时间大约会有八千人死于饥饿。在贫穷、犯罪、毒品、战乱、封建交织的晦暗地带,饥饿成为一种结构性的必然。无法正常运转的社会机制,使饥饿不断自我复制。除了第三世界的饥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肥胖”也是一种“饥饿”。饥饿不仅是无法吃到足够的食物,而且是无法想象行动方案、生活改善、某种前途。 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本关于丑陋的书、一本... 哪怕在今日,饥饿也并不罕见。作者在开头就已言明:如果阅读本书需要八小时,那么这段时间大约会有八千人死于饥饿。在贫穷、犯罪、毒品、战乱、封建交织的晦暗地带,饥饿成为一种结构性的必然。无法正常运转的社会机制,使饥饿不断自我复制。除了第三世界的饥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肥胖”也是一种“饥饿”。饥饿不仅是无法吃到足够的食物,而且是无法想象行动方案、生活改善、某种前途。 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本关于丑陋的书、一本关于恶心的书。阅读的过程是痛苦的,琐碎而被详细展开的苦难不忍细读。夹杂其中的“部落的话”,带来强烈的自我反思:旁观他者的痛苦,而又无能为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伪善?“总是热泪盈眶,总是多愁善感,总是追求廉价的感性主义。” “我们到底怎么才能在知道那一切的情况下继续生活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