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刻重塑国际竞争格局,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回顾历史,每一次城市大变局背后,都不乏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国际关系变迁、国家战略转移的影子,但与城市自身的选择与努力同样息息相关。
如今,新一轮大变局降临。东部沿海地区何以守住先行优势,中西部如何乘着“陆权复兴”的时代机遇更进一步,东北能否在新的地缘格局下“逆天改命”,普通地市能否借助新一轮技术革命后来居上,超大、特大城市如何应对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大变局之下,谁进谁退?
作者简介 · · · · · ·
凯风
新锐财经作家,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著有《中国城市大趋势》等书。资深媒体人,现为国民经略创始人,华南城市研究会理事,专注于区域经济、国别经济、房地产等研究,在全网创造众多“百万+”阅读量的文章,在政界、学界和广大读者之间引起广泛反响。
目录 · · · · · ·
第一章 长三角,有多发达/1
上海:中国第一大市,究竟有多重要/2
苏州:第一地级市,为何就是建不了机场/12
杭州:剑指一线城市,离中国第五城有多远/22
南京:重回“徽京”,谁的省会/33
宁波:四大跨海通道齐出,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41
· · · · · · (更多)
上海:中国第一大市,究竟有多重要/2
苏州:第一地级市,为何就是建不了机场/12
杭州:剑指一线城市,离中国第五城有多远/22
南京:重回“徽京”,谁的省会/33
宁波:四大跨海通道齐出,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41
· · · · · · (更多)
第一章 长三角,有多发达/1
上海:中国第一大市,究竟有多重要/2
苏州:第一地级市,为何就是建不了机场/12
杭州:剑指一线城市,离中国第五城有多远/22
南京:重回“徽京”,谁的省会/33
宁波:四大跨海通道齐出,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41
合肥:一路逆袭,从“大县城”到“最牛风投城市” /46
第二章 大湾区,何以为大/55
广州:经济全国一流,财政怎么这么“穷” /56
深圳:晋级全球前十,“深圳奇迹”是怎么炼成的/69
佛山:广佛合体,第一个5万亿级“同城”呼之欲出/83
东莞:在广深港澳之间“左右逢源”/92
湛江、汕头:最“穷”最富都在广东,粤东西北怎么了/102
第三章 京津冀,北方经济“压舱石”/114
北京:京沪,谁才是中国经济第一城/115
天津:“京津沪”远去,何以守住北方第二城/127
石家庄:55年换了11次省会,河北为何这么折腾/136
唐山:京津冀之后,再无“京津唐”/143
雄安新区:央企总部外迁,再造一个“新北京”/150
第四章 中部崛起,谁执牛耳/157
武汉:坐拥百万大学生,留住人就是留住未来/158
郑州:背靠1亿人口基本盘,河南能否“打败”越南/169
长沙:一个让“炒房”客有去无回的城市/178
南昌:被万亿城市包围,何以摆脱“阿卡林”省会之名/186
太原:山西煤炭产量全球第一,为何就是富不起来/193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重塑“胡焕庸线”/201
成都:一市独大,必然还是偶然/202
重庆:经济总量直逼广深,为何成不了一线城市/211
西安:大西北,为何只有一座国家中心城市/220
昆明:“泛亚铁路”横空出世,大西南终于有了超级枢纽 /227
南宁:时隔千年再造运河,“逆天改命”的机会来了/233
贵阳:10年前进50多位,经济增长为何这么猛/239
第六章 璀璨的“双子星”城/249
济南:不甘沦为“弱省会”,这个城市“醒”来了/250
青岛:南北差距拉大,北方需要一个“深圳”/257
福州:用了22年,终于重回福建第一市/265
厦门:三线经济,一线房价,凭什么 /273
海口、三亚:自由贸易港横空出世,第二个香港呼之欲出? /280
第七章 失落的东北,何以振兴/290
沈阳:东北,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291
大连:北方明珠,为何失去了存在感/299
长春:一城独大!除了汽车,还有什么/305
哈尔滨:人口减少,东北再无千万人口大市/313
鹤岗:1507个区县人口流失,中小城市在“鹤岗化”/322
参考文献/332
· · · · · · (收起)
上海:中国第一大市,究竟有多重要/2
苏州:第一地级市,为何就是建不了机场/12
杭州:剑指一线城市,离中国第五城有多远/22
南京:重回“徽京”,谁的省会/33
宁波:四大跨海通道齐出,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41
合肥:一路逆袭,从“大县城”到“最牛风投城市” /46
第二章 大湾区,何以为大/55
广州:经济全国一流,财政怎么这么“穷” /56
深圳:晋级全球前十,“深圳奇迹”是怎么炼成的/69
佛山:广佛合体,第一个5万亿级“同城”呼之欲出/83
东莞:在广深港澳之间“左右逢源”/92
湛江、汕头:最“穷”最富都在广东,粤东西北怎么了/102
第三章 京津冀,北方经济“压舱石”/114
北京:京沪,谁才是中国经济第一城/115
天津:“京津沪”远去,何以守住北方第二城/127
石家庄:55年换了11次省会,河北为何这么折腾/136
唐山:京津冀之后,再无“京津唐”/143
雄安新区:央企总部外迁,再造一个“新北京”/150
第四章 中部崛起,谁执牛耳/157
武汉:坐拥百万大学生,留住人就是留住未来/158
郑州:背靠1亿人口基本盘,河南能否“打败”越南/169
长沙:一个让“炒房”客有去无回的城市/178
南昌:被万亿城市包围,何以摆脱“阿卡林”省会之名/186
太原:山西煤炭产量全球第一,为何就是富不起来/193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重塑“胡焕庸线”/201
成都:一市独大,必然还是偶然/202
重庆:经济总量直逼广深,为何成不了一线城市/211
西安:大西北,为何只有一座国家中心城市/220
昆明:“泛亚铁路”横空出世,大西南终于有了超级枢纽 /227
南宁:时隔千年再造运河,“逆天改命”的机会来了/233
贵阳:10年前进50多位,经济增长为何这么猛/239
第六章 璀璨的“双子星”城/249
济南:不甘沦为“弱省会”,这个城市“醒”来了/250
青岛:南北差距拉大,北方需要一个“深圳”/257
福州:用了22年,终于重回福建第一市/265
厦门:三线经济,一线房价,凭什么 /273
海口、三亚:自由贸易港横空出世,第二个香港呼之欲出? /280
第七章 失落的东北,何以振兴/290
沈阳:东北,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291
大连:北方明珠,为何失去了存在感/299
长春:一城独大!除了汽车,还有什么/305
哈尔滨:人口减少,东北再无千万人口大市/313
鹤岗:1507个区县人口流失,中小城市在“鹤岗化”/322
参考文献/332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国城市大变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城市大变局"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城市 8.5
-
- 中国土地问题调查 8.0
-
- 新倍增战略 6.2
-
-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9.2
-
- 供应链攻防战 8.3
-
- 解读中国经济 9.0
-
- 战略与路径 8.4
-
- 权力的边界 8.2
-
- 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国的选择 7.2
中国城市大变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听听中国的每个城市的故事
最近在看凯风老师的这一本《中国城市大变局:解读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 整本看完之后真的是意犹未尽!以前很少会关注城市的状态,但是看到这本书之后,我竟对各个城市的一个情况有了很多的兴趣。 本以为是非常枯燥的一本书,但打开之后,觉得这本书真的是非常引人入胜! 里面提...
(展开)

年轻人要发展和未来,该选择哪个城市?
最近,武汉宣布晋级为全国超大城市,又在全国人民面前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近几年,在外务工的武汉人纷纷回到武汉,武汉也在吸引外地人口前来就业,人才的质量和密度大幅提升。 武汉已经连续6年,实现了人才的净流入。在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的排行榜上,武汉稳居第一方阵。 ...
(展开)

以问题为导向的城市之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以问题为导向的书。整本书以长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5个区域有代表性的城市为讨论对象,以点带面地梳理了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格局及未来变局趋势。 作者问题导向的写作策略突出表现在将城市本身的鲜明特点或症结与读者的普遍好奇与疑惑相结合,以前者为切入点展... (展开)
转型中求发展的城市们
国家统计局数据为此提供了佐证:2013—2021年,中、西部地区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10.8%、8.9%,远高于东部的7.9%;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投资比重从2012年的45.3%提高2021年的52.5%。 过去几年,芯片、5G/6G应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都在不断地上演着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同时...
(展开)

身逢大变局,选对一座城,就是选对未来,普通人该如何提前布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不久,刷到这样一篇文章:我国90%以上的县城,将会没落,甚至消失。 有相关数据显示,从2010年~2020年,我国有1500个县城急速萎缩。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如今,新一轮的城市大变局又将到来,哪些城市将会在这轮大变局中胜出?哪些城市又将默默地消失? 在《中国城市...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书。非虚构类。投资理财知识储备。 (Vanessa。)
- 书中书 (风止巽风)
- 书 (MurloNate)
- 心书房 (同路)
- ☀️政治与经济 (地球游览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城市大变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人闲桂花落 2024-10-17 13:53:08 北京
1.最大变局的底层逻辑是指国家产业向从东部往中西部的转移。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基于国防安全的“三线建设”,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前进行的是第三次,是基于“国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的产业西移,是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持续不断的大国博弈和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超预期事件进行的深层布局。新一轮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密集型... 1.最大变局的底层逻辑是指国家产业向从东部往中西部的转移。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基于国防安全的“三线建设”,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前进行的是第三次,是基于“国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的产业西移,是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持续不断的大国博弈和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超预期事件进行的深层布局。新一轮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向高科技产业乃至大国重器层面扩展。2.“河南的敌人是越南”、“中西部的对手是印度”提法很具启发性,全球博弈背景下的产业转移是往中西部转还是往东南亚转,越南、印度都是不容忽视的对手。 (展开)
0 有用 二赫 2023-08-29 01:02:53 云南
说实话没什么独特的观点,就是把每个城市群、省会的公开资料汇总一下,会用搜索引擎就能写出来的书。好的一点是至少可以在一本书里,对全国主要城市的经济、产业、竞争力做一个主题式阅读,心里面有个观察中国城市的底。不必买的一本书,看电子版就行了。
2 有用 钱靖 2023-08-02 23:06:45 广东
整本看完之后真的是意犹未尽!以前很少会关注城市的状态,但是看到这本书之后,我竟对各个城市的一个情况有了很多的兴趣。 本以为是非常枯燥的一本书,但打开之后,觉得这本书真的是非常引人入胜!
0 有用 Journey 2023-09-07 07:38:08 北京
这个作者拥有绝对一线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政策眼就能录,能够把各个维度散落的知识点进行聚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这本书最亮眼的地方。可惜的就是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战争阶段,用词排篇全都是和战争与革命相关的字眼(也许作者并没有意识到且以此为傲)。带来的效果就是所有的城市好像都在争夺某个山头,然后所有的城市都会被北京上海所吞噬,北京上海就是世界中心。但是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人民的真实生活也与拿下的那些山头... 这个作者拥有绝对一线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政策眼就能录,能够把各个维度散落的知识点进行聚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这本书最亮眼的地方。可惜的就是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战争阶段,用词排篇全都是和战争与革命相关的字眼(也许作者并没有意识到且以此为傲)。带来的效果就是所有的城市好像都在争夺某个山头,然后所有的城市都会被北京上海所吞噬,北京上海就是世界中心。但是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人民的真实生活也与拿下的那些山头大相径庭。只能说可惜了,浪费了这么好的素材和数据组,所以减掉一颗星。 (展开)
0 有用 石涛 2023-09-22 23:01:53 江苏
《E》非常完整新鲜的介绍了全国的一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