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深渊的书评 (22)

瓦片外婆 2023-08-23 13:15:34

与其说这是一篇编辑手记,不如说这是一段与鲁迅、与《天上深渊》相遇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正如江弱水在《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后记中所言“鲁迅是我身上的病毒”,鲁迅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病毒呀。 读大学后才发现,我原来是喜欢鲁迅的 我想,大抵没有一个学生不讨厌鲁迅,讨厌课本后通读并背诵原文的要求,也对如何用最标准的措辞概括《故乡》里的闰土形象有...  (展开)
早睡早起 2023-08-23 17:07:32

你可以假装忘记他,但却避不开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是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所撰写的一本关于鲁迅文集的评论。书的开本不大,十几万字的体量,可谓是一本小书,虽然拿在手里小小的很适合阅读,但是内容确实十足沉甸甸的。只因为作者对鲁迅的研究广博而又深刻。 鲁迅是一个国人都避不开的名字。正如同作者小...  (展开)
尤里卡 2023-08-22 21:43:27

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

若要评选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若是排第二,我想没人敢排第一。在当下的中国作家中,若想剔除鲁迅先生施加的影响,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在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教育中,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是最多的(听过近年去掉了不少,我是持反对意见的)。 毫无疑问...  (展开)
乌开霁 2023-08-20 19:25:10

“鲁迅是我身上的病毒”

鲁迅是个煞风景的人。面对新生儿,他不是恭喜升官发财,而是说将来是要死的。他老是看穿假面下的真实,甚至“于天上看见深渊”。他一辈子都是一个睁了眼看的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幸福?因为他看见了真...  (展开)
ly的读享生活 2023-08-27 13:49:08

江弱水细读鲁迅十二篇

- 这个时代,鲁迅正在隐退,身影渐变模糊。可,仍然有人,要做那逆向之行,要把鲁迅作品掰开了、揉碎了,细细地读。 - 这人叫江弱水,这书叫《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浙江文艺出版社。 - 我知道江弱水,从《撕扇记》始。撕的是扇吗?撕的是蒋勋。这事情,不论是非公道,足见...  (展开)
svaha 2023-08-08 09:03:34

鲁迅作品中的诗意和无言之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者江弱水教授在后记中自述“中了鲁迅的毒”,早先在中学公开课上给学生讲《呐喊》,到香港念博士,结果碰上导师是鲁迅专家,考试还得考鲁迅。在浙江大学给当代文学的研究生开课,选了自己最喜欢的鲁迅作品《野草》,一讲讲了十来年。浸润在这“毒”里孜孜不倦,终至乐此...  (展开)
安弦 2023-09-04 16:47:49

冷眼深情之作|读江弱水《天上深渊》小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部江弱水论鲁迅的文集,开篇即直逼鲁迅对国民性生存意义的拷问。鲁迅早在《灯下漫笔》中就曾冷峻地揭橥道,乱世时国人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治世时国人是“暂时坐稳了奴才。”引《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奴才顺溜的诉苦近乎唱词,警示我们重视鲁迅充满断裂感、晦涩的...  (展开)
林里的Liam 2023-08-20 10:51:09

仔细品读鲁迅文章里的大智慧

作者在《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选取了鲁迅的几本书进行深.度解读,读鲁迅需精读要弄懂文章背后的含义,这样才能算是读过鲁迅。作者说中了鲁迅的“毒”,研究鲁迅到后来研究《野草》,不仅自己研究还教导给学生让其感受鲁迅的精神魅力。 鲁迅的文章贯穿我的学生时代,小时候看...  (展开)
狐狸的手套 2024-02-06 02:27:22

于无尽沉郁悲凉中,捕捉熹微之希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这是胡适式的清浅平滑、清晰有序。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明明也是很平实的句子,却偏偏不依常态,故意制造出一种“...  (展开)
骆驼萌哒哒 2023-10-26 22:36:48

如果你理解不了迅哥儿的文章,那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你读了很多迅哥儿的杂文、小说、诗歌,你依然不理解其中的意义,还当作发疯文学去看,那么我建议你康康这本书。 研究鲁迅的人有很多,关于鲁迅文章解析的书也有很多,这本书却吸引了我的眼球。 作者江弱水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鲁迅也是他的...  (展开)
清风effle 2023-08-19 17:54:03

品读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人生智慧

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受益匪浅,第一次感觉到我从前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认识太肤浅了,明白到读书必须精读,要学会品读作品中蕴含的智慧,直到读完本书,我才感受到第一次深刻深入的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 本书作者节选了几本鲁迅先生的优秀作品,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展开)
好好干活少挨骂 2024-01-10 10:18:08

鲁迅解读之旅 ——读《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鲁迅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其光芒穿透时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然而,正因为鲁迅的地位如此崇高,关于他的研究和解读也层出不穷,使得我们有时难以看清这位文学巨匠的真实面貌。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大学江弱水教授的《天上深渊》一书为我们提供了...  (展开)
手可摘甜橘 2023-10-28 02:39:16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野草·墓碣文》 鲁迅是不少人学生时代语文课上的噩梦,近年来鲁迅相关的梗也蛮多的,但我一直没有去深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仿佛因为他在我学生时代记忆里的打下的难懂烙印太深,...  (展开)
狂睡的方脸猫 2023-10-27 23:31:42

鲁迅是身上甩不脱的病毒。

参加了光明森林的共读活动,遇见了80位爱鲁迅的小伙伴。在可爱光妹奋力的组织讨论下,对江老师的这本书以及迅哥儿本人,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鲁迅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个不苟言笑、沉闷、阴郁,但又带着一丝狡黠的文人。永远穿着长衫,指尖夹着一根烟,不大的眼睛里看着世...  (展开)
半页青春 2023-08-26 00:41:29

深入了解鲁迅的精神文化世界

这本书书名《天上深渊》,是取自鲁迅先生的《野草》,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所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同时我也很喜欢书封后页的一句话: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这本书就带领我们打开鲁迅先生作品的精神世界。 说道鲁迅,这是是一个国人都避不开的...  (展开)
林夕 2024-01-08 11:54:08

中国人无法绕过去的一个文化标签——鲁迅

说到鲁迅,记忆深处是在学生时代,中学走廊的墙上挂着一幅先生的画像——头发黑而稀疏,眉宇间带着一丝沧桑,满面严肃,紧紧抿起的唇。还有他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那时,对鲁迅先生的认知就是课本上的那些:文学家、革 命家、弃医从文,用笔来斗 争。 ...  (展开)
饺子 2023-12-30 07:42:28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要给你的“活法”一个“说法”,首先就要解释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以及此一目的与别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够在一个价值的序列与等级的体系中寻找到你的位置及去向,你就是不可理喻的。 ———————————— 这本《天上深渊》是作者从小接触鲁迅...  (展开)
豆小瓣 2023-09-26 14:50:57

鲁迅的儿童观

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割裂,据作者自己说,鲁迅十二讲里,有的是论文,有的是讲演稿,所以大部分论文的内容我看的比较吃力,反而特别是喜欢那得演讲稿就是讲《朝花夕拾》那一讲,看完我把朝花夕拾又看了一遍,作为老师我是跟喜欢鲁迅的儿童观,他回忆起他最喜欢看戏,结果在看戏的...  (展开)
北冰洋回南天 2023-09-11 02:53:54

战士和他的语言武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书毕,不禁感叹这么多年来,尽在教科书中寻鲁迅,不曾想已把鲁迅读成胡适之。 年少时候在学堂,心里认定鲁迅是白话文的使用者,其文通俗易懂,言语辛辣多讥讽,是个反封建的战士。因此将此作为他的文字特色而不再去细究。但从江弱水的解读中,才意识到自己正是第一章中公式...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微格尔青 2023-08-24 08:29:13

深渊中的孤勇者

说起鲁迅,大家都不陌生,还会亲切地喊他一声“迅哥儿”。鲁迅的作品,我们从九年义务教育就开始接触并品读学习。鲁迅也成为中国人无法绕过去的一个文化标签。 对于浙江大学文学教授江弱水来说,更是如此,他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不得不说”的渊源。 他小时候经常去玩的县城图书...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天上深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