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 短评

热门 最新
  • 28 狐梨酱 2023-11-04 07:39:06 美国

    我的新书。讲的是两位耶鲁法学院同学,一位自由主义民主党人、一位保守主义共和党人,在为期三年的时间里、自驾穿越美国44个州的故事。在这场探险中,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美国,进行了许多有关美国当下与未来的对话和辩论。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对这个生活了快十年的国家有了许多新的思考。这是一本有趣且诚实的书,希望大家喜欢💕

  • 8 malingcat 2023-12-04 23:42:04 上海

    不知道为什么要书名要这样译。美国人号称车轮上的民族,文学的一半都“在路上”。两个好友三年时间穿越44个州并不稀奇,本书重点在于二人政见不同,在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党派极化的氛围里,他们的旅行也成了政治观察之旅,枪支、移民、性别、劳工、黑人、南方、毒品——一路都是常人生活+重大话题。到最后,是共同的经历维系着友谊和对话,政见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联合”的希望吗?如果看美国历史,“分裂”的时刻亦有很多,南北战争是最难弥合的一次,不能不担忧。最后,作者表现出一定的乐观,不如此、又能如何呢?本书可以归类为非虚构写作,读者可以借此一览当代美国众生相。

  • 9 ValarMorghulis 2023-11-11 13:31:40 美国

    本书的翻译质量维持了译者一贯的超高水准(见同一位译者翻译的《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我的耶鲁法学院的同届同学Jordan和下届学弟Chris,两位政治观念迥异的朋友,在2016年美国大选产生的巨大动荡的背景下,踏上了游历全美的征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揭示了美国国家和社会的复杂性,给中国读者提供了有趣的观察的窗口。期待本书和《异见时刻》一样大卖!

  • 1 Sin Cera 2023-12-22 16:17:56 广东

    第一章不错,两人在路上的争吵和和解,尤其是作为共和党人的乔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确实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启发。但离开这辆车,离开两人的友谊基础,这个世界上的普罗大众不太可能寻求到common ground, 这是个悲伤的现实。后面两章有点水。

  • 2 扭腰客 2023-12-14 11:36:52 上海

    “穿越美国”不但找不到路,得不到答案,更取不了真经,两位美国精英应该来中国中西部、东南亚(尤其缅甸、老挝、柬埔寨)、南非以北撒哈拉以南地区,走一走看一看

  • 1 那是只松鼠嘛 2024-01-13 18:25:21 北京

    波特兰部分写得好,龙虾业描摹得有细节

  • 0 TL 2023-12-01 13:48:28 上海

    “10年时间,所有的鱼都消失了”

  • 0 ⠀ 无聊 2023-12-02 08:39:15 湖北

    有一定可读性,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点美国

  • 0 江海一蓑翁 2024-01-07 15:32:37 江苏

    雅理读书2023年引进出版的“美国三书”系列中的作品之一,讲述两位共同拥有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育背景,却在职业取向、成长背景、政治立场等方面差异极大的年轻人,通过自驾漫游大半个美国的公路之旅,展开的一场对话与和解之旅。单就其公路之旅的呈现而言,本书并无特别的过人之处,无论是沿途的田野体验,还是相遇的人和事记录,都缺乏类似何伟《寻路中国》那样的非虚构佳作的深入性与在场感。但如果以二人主角的戏剧式公路之旅而论,二人之间从争论、愤怒到理解、尊重的长篇对话记述,是理解当代美国政治与社会生态的一把良钥——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当下美国之撕裂何以而来,当下美国精英的责任感与局限性何在,也能够学习如何在差异甚至迥然不同的背景下、进行对话、理解与相互尊重。

  • 0 火星月季 2024-02-05 23:49:09 湖南

    有趣的纪实

  • 0 Qfmfq 2024-01-27 19:20:52 浙江

    喜欢前半部分甚于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中作者两人基于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的对立立场,在气候、阶级、特朗普、外来移民等热点问题上展开了有所洞见的争论,直接戳中书名中美国的“分裂”。然而随着两人旅途的蔓延,在彼此的互相理解中反而失去了锋芒、锐利的视角。 最有意思的一幕是,旅途中还在争论移民问题的乔丹和克里斯,途径从小照顾乔丹的保姆家后度过了一个温馨、祥和的夜晚,而来自危地马拉的保姆卡拉,曾经就是一位为追求“美国梦”而来的非法移民,在这样的小群体之中他们的保守主义或者自由主义的观念又顷刻消失。因而呈现各地城市图景之下,仍是以一种感性的、文学性的方式去体悟历史的变迁,用友情的联结暂时掩盖了依旧存在的政见分野。对于为寻求问题、发问而来公路之旅,无疾而终的结束又回到了一开始就存在的疑惑本身。

  • 2 德意奥人 2023-11-20 11:46:01 北京

    政治解决不了深层的问题,政治本色就是问题。需要靠其他观念和惯例来弥合分歧,也需要随时更新认识框架,避免为固定老旧的信念所奴役。

  • 7 苏拉维西 2023-11-04 21:04:27 湖北

    一本轻松有趣又不乏深刻洞见的公路旅行非虚构之作。作者们的组合就很有趣:自由主义vs保守主义,在电影里这绝对是经典的黄金组合。因此一路上他们围绕一些政治议题吵了几次,例如选举公正、警察执法,不过终能放下偏见、倾听对方(可能与他们的精英背景有关?)。在如今这般极化、圈化、固化的年代,能拥有一个异见朋友非常不易,更遑论还能坦诚交流,作者们的精神与交流技巧值得学习。至于一路上的见解,说实话不是美国人,仅凭媒体,很难触碰到该国的内核,例如它的军队文化,选举现场氛围,卡车司机与高科技的搏斗,美墨边境生活,这都是难以触碰到的,令人更深入了解美国基层。读完后不禁感慨,可能中美老百姓的差距,真没那么大,大家都是想过好日子的普通人罢了。如今有美国人的寻路,早有美国人写中国的寻路,中国人写中国的寻路,会远吗?

  • 3 瑶瑶 2023-11-03 06:10:49 北京

    “在希望中我们找到了同盟”——两位作者太可爱了!他俩之间的情谊让我想起《南北战争乱世情》里的奥利与乔治。

  • 1 鎏旧 2023-11-21 09:33:49 广东

    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不同。一个想当记者,一个是想开公司的退伍军人。他们相识于耶鲁法学院,也在爱达荷州建立起深刻的友谊。三年时间,他们开车穿越了几乎整个美国。当旅程结束的时候,他们的立场没有改变太多,但是他们变了-变得更容易用心倾听对方而不是简单的逃避分歧。本书除了可以近距离感受美国梦的实现或破碎,更多时候展现了政治立场相反的人如何求同存异。寻找共识不一定要达成统一意见,而是当意见相左时,对话依然能够进行。

  • 1 dearsputnik 2023-12-12 17:00:10 宁夏

    美国人有自己的故事会。“我爱你”不是解决美国问题的最佳良方,而是观察美国的一个另类视角。

  • 0 楽涗 2023-12-21 16:51:11 江苏

    乔治和克里斯各自秉持的乐观和怀疑在路上被强化了——这一点很有意思,他们都相信艺术、文化和音乐是表达复杂性和希望的最佳方式,而政治丧失了自身重要的东西,在特朗普时代——诚实、交流和细微差别。分歧始终存在,但弥合分歧的妥协却消逝了,体系的不公始终存在,坦诚的交流却在渐渐封闭...“最后的牛仔”精神的卡车司机与龙虾渔夫们还在用劳动去保持着希望,监狱里或正在试图重新融入社会的犯人们用破碎的心去赎罪和重塑第二次人生,这可能也是一个国度的另一重侧面。

  • 2 killercop 2023-11-22 19:49:56 北京

    中文标题虽然是“分裂”,其实两个不同党派作者的长途游历之旅正显示了美国的大熔炉特点。看似是游记,实际上阐述观点、理论的内容占了很大部分,译文流畅,但内容不是很吸引人。文学性不强,但对了解美国地理概况、各地特点、流行文化等有一定帮助

  • 0 Button 2023-12-11 13:54:39 北京

    前面很好,但后面开始告别自驾“被动”遇到一些人和事的随意,转向“主动”去寻找和采访一些人或事儿,就不那么好看了。但冲着我和一位作者曾同住Taft,并且也曾在书中提到的酒吧和雪茄吧——-Gpscy和owl shop———消磨无数时光,仍然给四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