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奥本海默》《信条》《敦刻尔克》《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蝙蝠侠》三部曲导演,坐拥票房、口碑、话题度,当代最有号召力的全球商业大片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全书
唯一一本诺兰独家授权、亲身参与、当面受访,全方位完整回顾创作生涯的深度揭秘之作
诺兰本人首度亲自解说11部长片+4部短片
收录近300幅剧照、片场照、故事板及概念手稿,包含未公开珍贵照片,附赠超详细注释别册
全彩精装,完美复刻原版高品质装帧质感
特邀作者题赠“致中国读者”手写信
倾力打磨,值得收藏、学习的重磅大师课
“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诺兰或其电影的方法,
就是追随他走进这座迷宫。”
《007》导演萨姆·门德斯隆重推荐
“关于诺兰最权威的著作,影迷必读之书”(《图书馆杂志》),“我们得以用前所未有的亲近视角去观察这位导演”(《综艺》)
…………………………
📖 编辑推荐
如果你曾去过电影放映...
《奥本海默》《信条》《敦刻尔克》《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蝙蝠侠》三部曲导演,坐拥票房、口碑、话题度,当代最有号召力的全球商业大片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全书
唯一一本诺兰独家授权、亲身参与、当面受访,全方位完整回顾创作生涯的深度揭秘之作
诺兰本人首度亲自解说11部长片+4部短片
收录近300幅剧照、片场照、故事板及概念手稿,包含未公开珍贵照片,附赠超详细注释别册
全彩精装,完美复刻原版高品质装帧质感
特邀作者题赠“致中国读者”手写信
倾力打磨,值得收藏、学习的重磅大师课
“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诺兰或其电影的方法,
就是追随他走进这座迷宫。”
《007》导演萨姆·门德斯隆重推荐
“关于诺兰最权威的著作,影迷必读之书”(《图书馆杂志》),“我们得以用前所未有的亲近视角去观察这位导演”(《综艺》)
…………………………
📖 编辑推荐
如果你曾去过电影放映间,
看到放映时胶片从转盘里滑出来,落到地板上,
那你就会对时间流逝之无情和可怖有一种非常真切具象的体会,
而我们都活在这样的时间里。
——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的影片,易进却极其难出,
看完之后,它就像墨汁滴入水中,在你脑海中不断扩散开来。
我们没法从脑海中抹除刚刚看过的电影。它甚至还没有真正结束。
在诸多方面,其实它才刚刚开始。
——汤姆·肖恩
克里斯托弗·诺兰——当今世界最受瞩目、最具话题性的电影创作者之一,他的名字就是电影质量的保证,作品每次上映总能引发媒体争相报道、观众热情撰写上万字的解谜长文,围绕他本人的轶事也常为影迷津津乐道。“烧脑鬼才”“实拍狂魔”“胶片死忠”……我们零零碎碎地听过一些导演追求极致的幕后传说,而诺兰本人从未面向公众完整深入地回顾过个人成长故事与创作生涯。幸运的是,本书作者终于等到了机会,在诺兰的授权许可下,首度叩开了这扇大门:从诺兰早期的家庭生活、寄宿经历,到自学成才、业界崛起、在好莱坞稳占一席之地,再聊到手握话语权、不断刷新各项纪录……可谓巨细无遗,是全球影迷及诺兰粉丝期待已久的重磅之作。
◎ 与诺兰相识20余年的资深影评人、电影学者汤姆·肖恩,对诺兰进行了跨越3年、高含金量的独家深度专访。本书由对话访谈和肖恩的论述交织而成,前所未有的亲近视角与海量的一手资料殊为珍贵,可谓理解诺兰及其电影的必读之书。
◎ 各章以诺兰着迷的母题(“时间”“空间”“幻象”“梦境”等)结构成文,由导演亲自解说其11部长片与4部短片的灵感来源和幕后故事,深入挖掘剧作、配乐、美术、摄影、剪辑等各环节的匠心,为你答疑解惑,刷新对电影的认知。
◎ 收录近300幅剧照、片场照、故事板及诺兰亲笔绘制的概念手稿(含新作《信条》的手稿),包括未公开珍贵照片,图文并茂,全方位回顾创作生涯。
◎ 特邀作者题赠“致中国读者”手写信;诺兰老友罗科·贝利奇授权封面照片。新锐设计师操刀装帧设计,精装双封覆哑膜,雅致耐磨,适合珍藏。
◎ 全书全彩印刷,开本、版式设计复刻原版。内文纸选用120g东方雅韵(微涂超感纸),厚实不透页,文字不反光,极富色彩表现力。
◎ 随书附赠注释别册,对作者旁征博引的作品、术语、典故、趣闻等进行延伸介绍。
📖 内容简介
克里斯托弗·诺兰——当今世界最受瞩目、最具话题性的电影导演之一,凭借《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极具个人风格的大片,屡屡创造口碑、票房双收的神话,他本身已然自成一个品牌。
本书将深入探索他的作品、他受到的影响,以及他神秘的成长经历。哪些作家、导演和艺术家曾带给他启发?他迷恋何种独特的主题与形象?每部作品有着怎样的灵感来源和幕后制作故事?他如何解读自己那些烧脑大作的谜底,又怎样面对业界、媒体和观众的反应?……
资深影评人汤姆·肖恩与诺兰相识逾20载,获得了这一空前机会,对后者进行跨越3年的独家深度专访,试图解答以上问题。本书由对话访谈和肖恩的论述交织而成,得到了诺兰本人的全力支持配合,以罕见的亲近视角回顾了诺兰的个人生活,梳理其电影生涯的发展轨迹,探寻其杰作背后的魔力所在。各章以诺兰着迷的母题(“时间”“空间”“幻象”“梦境”等)结构成文,由导演亲自解说其11部长片与4部短片,深入挖掘剧作、配乐、美术、摄影、剪辑等各个环节的匠心。诺兰也前所未有地将自己的笔记、故事板、概念手稿(包括新作《信条》的手稿)以及片场照、生活照公之于众,首度如此彻底地敞开心扉。
这是一幅层次丰富、信息量惊人的“导演画像”,是一次潜入21世纪最耀眼的梦想家之天才头脑的迷人旅程。总之,这是理解诺兰及其电影的必读之书。
📖 名人及媒体推荐
《诺兰变奏曲》实属罕见。它是讲述诺兰这位当代电影人的绝佳宝典,博学、复杂,宛若迷宫,并将拓宽你的心智。
——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1917》《007:大破天幕杀机》导演
本书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众多崇拜者期待已久的著作……肖恩在3年多的时间里与诺兰进行了海量对话,共同探索了诺兰的创作过程、其受到的广泛影响和他的电影作品……肖恩把这些对话无缝编织进了一路的讲述中,从诺兰在英国寄宿学校的成长岁月一直延伸到其职业生涯和创作的演变……这是一幅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肖像。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都会是关于诺兰zui权威的著作,也是影迷的必读之书。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在一个个由主题和母题(“时间”“混乱”“梦境”等)引领的章节中,我们得以用前所未有的亲近视角去观察这位导演。肖恩探寻了诺兰的灵感之源、他的洞见、他神秘的童年过往……还有他的电影。从故事情节、情感连结,到身份认同、感知体验,肖恩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解读,一直讲述到诺兰的新作大片《信条》。
——《综艺》(Variety)
诺兰变奏曲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
汤姆·肖恩(TomShone),著名影评人,曾供职于《星期日泰晤士报》。文章亦曾发表于《纽约客》《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经济学人》《Vogue服饰与美容》等报刊。其他已出版著作有《马丁·斯科塞斯:电影人生》(Martin Scorsese: A Retrospective)、《大片:好莱坞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暑期档》(Blockbuster: How Hollywood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Summer)等。现居布鲁克林。
Twitter:@Tom_Shone
Instagram:@shonetom
译者
李思雪,影视文化方面记者兼自由撰稿人,青年电影学者,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电影策展专...
著者
汤姆·肖恩(TomShone),著名影评人,曾供职于《星期日泰晤士报》。文章亦曾发表于《纽约客》《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经济学人》《Vogue服饰与美容》等报刊。其他已出版著作有《马丁·斯科塞斯:电影人生》(Martin Scorsese: A Retrospective)、《大片:好莱坞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暑期档》(Blockbuster: How Hollywood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Summer)等。现居布鲁克林。
Twitter:@Tom_Shone
Instagram:@shonetom
译者
李思雪,影视文化方面记者兼自由撰稿人,青年电影学者,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电影策展专业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士。现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目录 · · · · · ·
第1章 结构 STRUCTURE
第2章 方向 ORIENTATION
第3章 时间 TIME
第4章 感知 PERCEPTION
第5章 空间 SPACE
· · · · · · (更多)
第1章 结构 STRUCTURE
第2章 方向 ORIENTATION
第3章 时间 TIME
第4章 感知 PERCEPTION
第5章 空间 SPACE
第6章 幻象 ILLUSION
第7章 混乱 CHAOS
第8章 梦境 DREAMS
第9章 革命 REVOLUTION
第10章 情感 EMOTION
第11章 生还 SURVIVAL
第12章 知道 KNOWLEDGE
第13章 结局 ENDINGS
致谢
诺兰电影作品年表
参考书目
插图来源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创作者在豆瓣 · · · · · ·( 全部 1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几人笑,几人哭,大多数人沉 默无言。”奥本海默后来如是写道,“我想起了印度教经典《薄伽梵》(The Bhagavad Gita)中的一句话,那是毗湿奴在设法劝诫王子行自己的职责,为了打动后者,湿奴变为多臂形态,说道:‘我现 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因为奥本海默的引用,“我现在成 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成为《薄 加龙歌》中流传最广的一句,但是被奥本海默为“死神”(Death)的梵文词,其实更常被解释为“时间”(time)。因此在企鹅经典的版本里这句话被译为“我是永恒不灭的时间,吞噬一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2章 知道 KNOWLEDGE -
拍出一部电影,被评论界解读为批判法西斯的预言,这是一回事;而拍出一部反法西斯电影,却又被法西斯分子解读为出自法西斯支持者之手,那就得有另一种水准的本事了。这种矛盾性也同样为《黑暗骑士》所沿用:它是一部由制片厂培植的超级英雄续集电影,但同时也表达了极为个人化的构想;它捍卫法律和秩序,但同样也深受无政府主义拥趸的影响;它描绘了这样一幅社会图景一支持独裁和反对独裁的两股力量同时扼住对方的咽喉,进行了一场两个半小时的生死对决。这部电影同时被右派和左派赞许,双方都认为它在为自家的观点背书。它是诺兰两面通吃的大师之作,流畅优美、灵巧如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7章 混乱 CHAOS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诺兰变奏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导演 9.0
-
- 电影的节奏是心跳 9.1
-
- 教父电影全剧本(全彩插图评注版) 9.3
-
- 犬之岛 9.6
-
- 电影电影 9.3
-
- 明亮,明亮的日子 9.3
-
- 科波拉现场电影大师课 8.0
-
- 艺术中的阅读者 8.1
-
- 在世界尽头相遇 8.0
诺兰变奏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质感跟台版比差太多了 | 来自雨天 | 16 回应 | 2025-06-30 18:32:07 |
里面没有奥本海默吧 | 来自别再推啥比豆媛 | 9 回应 | 2024-07-04 12:10:14 |
干货满满 | 来自ristopherpog | 2 回应 | 2023-10-12 19:33:03 |
请问这本书的注释别册是单独卖还是赠送? | 来自bjdtm2001 | 2 回应 | 2023-10-01 18:30:08 |
译者李思雪发声啦!跟着译者读诺兰 | 来自浪影 | 2023-09-27 16:45:1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Knopf (2020)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
NTD1500 (2021)9.6分 115人读过
-
Faber & Faber (202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野人 (202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后浪电影学院 (九王爷)
- 【维城乱马照相馆&胶片俱乐部】电影藏书 (维城乱马)
- 9.0分高分图书(电影类) (Wittgenstein)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For Art's Sake (romeoble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诺兰变奏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一个超大的松塔 2025-02-18 21:11:46 北京
这个厚厚的纸张也太令人喜欢了,看着摸着都很舒服。在众多导演访谈里算做的很好了,内容详尽的展现了诺兰到奥本海默之前的创作心路,也有很多延展的思考。
26 有用 mumudancing 2024-02-19 10:18:54 上海
读此书的过程中惊觉:诺兰电影的主角都是“浮士德式的人物”,被文明培育的智识精英想要拯救世界,在成长为英雄的过程中同时带来毁灭世界的能量,从蝙蝠侠到奥本海默莫不如是。
6 有用 质子 2024-04-26 02:22:59 广东
像是和他一起拍了十一部电影。
1 有用 一颗杨杨杨杨梅 2025-07-01 16:05:15 天津
终于读完了此书…热情被时间消耗殆尽,没有当初喜悦的感觉。(btw,逾期费我交了50。
1 有用 黑色曼陀铃 2024-10-13 19:03:41 河南
作者与诺兰相识近二十载,见证他从籍籍无名,想要翻拍《失眠症》时被经纪人告知还不够格接洽华纳兄弟。《盗梦空间》生发出嫩芽时缺少继续生长的养分,于是转头先拍了《侠影之谜》。肖恩的资深影评人身份使他可以透彻分析一部电影从编剧到配乐,从音效到镜头语言,从取景到剪辑手法背后尝试传达的意义。诺兰不喜欢被过度解读作品,他的思考都努力花费多年心血写进剧本,又用摄影机永久记录在胶片上,供当下及许多许多年后的观众,都... 作者与诺兰相识近二十载,见证他从籍籍无名,想要翻拍《失眠症》时被经纪人告知还不够格接洽华纳兄弟。《盗梦空间》生发出嫩芽时缺少继续生长的养分,于是转头先拍了《侠影之谜》。肖恩的资深影评人身份使他可以透彻分析一部电影从编剧到配乐,从音效到镜头语言,从取景到剪辑手法背后尝试传达的意义。诺兰不喜欢被过度解读作品,他的思考都努力花费多年心血写进剧本,又用摄影机永久记录在胶片上,供当下及许多许多年后的观众,都可以用胶片滚动所行成的传送带,回到曾经的时空。读者可以窥见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谢泼德音调、博尔赫斯的思考以及许多其他跨界作品如何共同成为诺兰精神的养料,每一部影片都在还原他的目之所及心之所向。 灯光熄灭,开始进入诺兰的幻境,当被诺兰的Idea牢牢占据脑海,下一秒,陀螺会停止旋转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