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传的书评 (13)

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传记
继《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后,著名明史学家陈梧桐先生又为明朝的亡国皇帝崇祯写了传记。陈梧桐先生长期从事明史教学,对明代皇帝的生平和活动有着深入的了解。想必在写了明朝开国皇帝的传记之后,陈先生一定对崇祯这个亡国皇帝的历史多有感慨。在出版多年后,这本传记以《崇祯传...
(展开)

盘子碎了,功与过,都留给了后人评,做事后感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明思宗朱由检。 因为年号崇祯,人们又称他为崇祯帝。他死后,南明的弘光帝追谥他为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谥为毅宗,清朝又追谥他为怀宗,乾隆时又改谥为庄烈愍皇帝,所以史书又称他为思宗、毅宗、怀宗或烈皇帝。 整本书共十章。以十个专题描述了崇祯帝在位十七年的末世图景。... (展开)
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由陈梧桐所著作的《崇祯传》是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封面的设计,整本书采用了非常灰暗的颜色,在左面是一个瓷盘子,具有非常具有指向性的一个物品,也影射着大明王朝像一个瓷盘一样脆弱。而右面则是代表着皇室颜色的三个大字崇祯传,并且在右上角还有... (展开)
崇祯皇帝如此勤政,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人,命运的悲剧,必定是他性格的悲剧,崇祯(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历史上最为悲剧性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诸多波折和挑战,崇祯在位期间,面临了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内部,明朝官僚腐败严重,民不聊生,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展开)
危难之际未能力挽狂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朝历代,给前朝亡国之君修史书的时候,要么评价昏庸无能,要么就是荒淫无度,总归是漫天的负面评价。独独对于明末的崇祯帝,无论是清朝官方,还是明朝遗老,都是正面评价多于负面批评。有人说,崇祯是个好皇帝,只不过生错了时代,果真如此?且看陈梧桐的这本《崇祯传》,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