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收录大量稀见的近现代民歌文献,展现近现代民众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变迁,深入挖掘民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
走进近现代民歌的历史现场,倾听庶民生活的真实声音
1. 本书论及几百首民歌,内容包罗万象,囊括南北等多个地域民歌。结合梳理、分析《时调雅曲》、《北京小曲百种》、“风陵文库”藏民歌等稀见文献,介绍了“满江红”
“唱春调”“绣荷包”“梳妆台”等牌调,借由民歌,展现出逸乐、恋爱、农耕、民生疾苦等民俗生活,以及都会、新闻传媒、社会动员、抗战救灾等事物、世相的变迁发展。
2. 对近现代民众生活进行了真实写照,是近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像。例如,乞唱者所唱的《唱春调》字字泣血,展现了饥饿者的苦难;婚嫁喜歌因婚俗而存在,洋溢着庶民的喜悦;抗战民歌铭记了人民战士的勇于担当和壮怀激烈;《时调》民歌呈现了斑斓多样的时尚和光怪陆离的都市...
收录大量稀见的近现代民歌文献,展现近现代民众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变迁,深入挖掘民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
走进近现代民歌的历史现场,倾听庶民生活的真实声音
1. 本书论及几百首民歌,内容包罗万象,囊括南北等多个地域民歌。结合梳理、分析《时调雅曲》、《北京小曲百种》、“风陵文库”藏民歌等稀见文献,介绍了“满江红”
“唱春调”“绣荷包”“梳妆台”等牌调,借由民歌,展现出逸乐、恋爱、农耕、民生疾苦等民俗生活,以及都会、新闻传媒、社会动员、抗战救灾等事物、世相的变迁发展。
2. 对近现代民众生活进行了真实写照,是近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像。例如,乞唱者所唱的《唱春调》字字泣血,展现了饥饿者的苦难;婚嫁喜歌因婚俗而存在,洋溢着庶民的喜悦;抗战民歌铭记了人民战士的勇于担当和壮怀激烈;《时调》民歌呈现了斑斓多样的时尚和光怪陆离的都市景观。
3. 学术价值深厚,本书可以作为民歌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是在收集了千首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汇集了众多难得一见的珍惜文献,例如“风陵文库”藏民歌、“中研院”史语所藏民歌、小本唱片目等,论及的民歌唱本和牌调近百个,原滋原味抄录的唱本资料贯穿图书始终。
4. 拓宽审美视野,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本书对民歌唱本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文本细读,保留了民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凝练了民歌中的优秀文化价值观,揭示出近现代民歌的“百科全书”属性,强调民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案例支撑。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本开阔眼界、引人深思的近现代民歌研究著作。书中收录了大量稀见的近现代民歌文献,重点论及的民歌唱本和牌调近百个,内容包罗万象,充分挖掘中国近现代民歌的丰富内涵。借由民歌,表现逸乐、恋爱、农耕、民生疾苦等民俗生活,以及都会、新闻传媒、社会动员、抗战救灾等事物、世相的变迁发展,勾勒百姓生活的真实图景,展现了近现代民众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的变迁。本书为读者打开民歌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去审视民歌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也可为民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基础知识和谱系梳理。
作者简介 · · · · · ·
周玉波,文学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子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传统民歌的整理研究,出版《明代民歌研究》《明代民歌集》《明代民歌札记》《中国喜歌集》《喜歌札记》《清代民歌文献集》等,近年围绕“中国民歌学”的理论建构,发表数篇论文。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北京小曲百种》:“四方辐辏”民歌聚之
第三章 “小本唱片目”:“禁毁书”的样貌
第四章 扬州民歌:“民歌文化圈”的标本
第五章 《新编时调》:商业都会的另类镜像
第六章 抗战民歌:大时代的纪念品
· · · · · · (更多)
第二章 《北京小曲百种》:“四方辐辏”民歌聚之
第三章 “小本唱片目”:“禁毁书”的样貌
第四章 扬州民歌:“民歌文化圈”的标本
第五章 《新编时调》:商业都会的另类镜像
第六章 抗战民歌:大时代的纪念品
第七章 大运河民歌:宝贵的遗产 流动的文化
第八章 婚嫁喜歌:喜歌恒久远 婚俗永流传
第九章 【唱春调】:民歌中的民生疾苦
第十章 《绣荷包》:民歌中的性别叙事
第十一章 “纱窗外”:文本的流转与互动
第十二章 民歌唱本中的方言
第十三章 民歌唱本中的俗字
第十四章 “风陵文库”藏民歌:域外宝库
第十五章 “中研院”史语所藏民歌:隋侯之珠
第十六章 近现代民歌中的纷繁世相
结 语
附录一 “中国民歌学”理论建构刍议
第一节 从“歌谣学”到“民歌学”
第二节 “民歌学”理论体系的大致构想
第三节 “中国民歌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附录二 近现代民歌的当代遗存——以沭阳小调为例
后 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庶民之声"的人也喜欢 · · · · · ·
庶民之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笙有瑟(3):生命、音乐与反思 (🦉的瓦涅密)
- 2023年购书目录 (思郁)
- 202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选 (豆友007)
- 音乐小书房 (南瓜扶手)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续)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6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庶民之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伯凌 2024-03-14 15:46:54 天津
最后三章蛮有趣
1 有用 大安琪儿 2023-12-31 16:58:06 山东
一开始是为了给创作找点灵感,但是读完发现这本书专业度确实有点高,当一本文化类史书来看待可能更加合适。书中从四大板块来讲述民歌历史演变,分别为民歌的形制、民歌的内容、民歌词藻特性和民歌库来讲述了近现代民歌的演变。
0 有用 鉤深致遠 2025-01-04 17:50:48 陕西
从民歌的角度来说,还行。但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不行。作者在民歌中对其绪言中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史这个具体场景”的把握就不够了。且在关于所谓“性别叙事”的部分,也没有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深入分析。整体而言分析的都很浅了,大致就是前面引一段十三经范畴的内容,以期强调其源远流长,后面把民歌简单解读一下就行。很难和有血有肉的社会史之间建立什么联系。好在我也不是专门做民歌的,重点看了8.9.10.13等章节。说实... 从民歌的角度来说,还行。但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不行。作者在民歌中对其绪言中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史这个具体场景”的把握就不够了。且在关于所谓“性别叙事”的部分,也没有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深入分析。整体而言分析的都很浅了,大致就是前面引一段十三经范畴的内容,以期强调其源远流长,后面把民歌简单解读一下就行。很难和有血有肉的社会史之间建立什么联系。好在我也不是专门做民歌的,重点看了8.9.10.13等章节。说实话挺无语的,尤其是第八章的最后。差点以为作者在论述考研政治。哦对了,不要买实体书,精装大部头轻型纸。buff叠满了。 (展开)
5 有用 青时 2023-11-26 01:53:52 重庆
纯属好奇来读,竟然发现遇见了一本硬核书。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近现代民歌。并且不要被频繁出现的文献资料吓到,结构脉络非常清晰。建议读两遍,第一遍了解理论,心中有数,第二遍去细致地品味具体民歌,感受其中的妙处。各个都是精彩故事啊。
0 有用 柳无益 2024-01-31 14:43:21 广西
近代以来的民歌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