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的书评 (53)

安东 2009-12-23 23:26:29

没钱还想找乐,怎么办?

在小咸酒馆的墙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只有跟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喜欢喝酒。”话是薛易说的,经于洋提议,由安东提笔写在一张纸条上,最后由老板小咸亲自贴到酒馆的墙上。我有时会想,如果这几个人里有一个突然成了名人,这件事倒也算是一段佳话。只是看这...  (展开)
明月楼 2011-07-30 23:21:54

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近日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在家信中提到朋友吴竹如,说:“吾友吴竹如格物功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这又让我想起明代“守仁格竹”的故事,放到今天,这样穷尽物理的人大概会被称为GEEK,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一群科学家就是典型代表。 ...  (展开)
Kyleen。 2014-01-26 21:02:34

哲学家的劫数

哲学的慰藉在于由哲学家去遭受苦难折磨快乐坚强生死悲欢人与非人……然后当我们经理类似时间的时候,拍拍一宿,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文学家也做相同的事情。 你的朋友也是。 大家都在为彼此遭受劫数,从彼此处寻求慰藉,把眼前风雨变成他人镜头中风景,还说【人...  (展开)
账号已注销 2011-08-31 17:27:00

六位哲学家对人生的慰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代有一位年青的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他将自己定位为随笔作家。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他的作品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 《哲学的慰藉》一书延续了德波顿作为随笔作家的定位,将...  (展开)
当心马路骗子 2009-11-30 10:51:59

德波顿最新作品中文译名征集令

2004年4月上海译文出版社重磅出版阿兰·德波顿平装本文集:《爱情笔记》、《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亲吻与述说》、《爱上浪漫》、《拥抱逝水年华》一套6本,当年5月,译文出版社盛邀德波顿本人访华,引起国内读者极大关注,之后相继推出《身份的焦虑》、《幸福的建筑...  (展开)
xixi 2013-05-22 00:09:26

哲学并不为慰藉用

开始读这本书,多少带点功利目的-寻求慰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对伤心的慰藉,困难中的慰藉?阅读的过程是富丽的又是辨证的,富丽的是人名:苏格拉斯,叔本华,拉斐尔,尼采,我们太熟悉他们的名字,但除了几句名言名句之外,...  (展开)
FANFAN 2010-03-26 15:24:26

资中筠你是不是用金山快译翻译的?

“这位绝情者只不过是努力把生命意志所下的本质上是潜意识的律令予以智能化而已。” 这种句子在书中比比皆是,汉语这么差还敢翻译,糟蹋东西。  (展开)
seventime·小7 2009-10-18 14:33:45

寻求慰藉

阿兰德伯顿钟情于写关于哲学艺术的书籍,正好是我最近热衷的学问。本以为长相如此忧伤的人写出的文字也应该意识流一点,不过读过之后发现,完全是理性和幽默的碰撞。 哲学的慰藉,讨论着不同哲学家中哲学的意义,包括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尼采等人...  (展开)
逸榛 2009-08-05 11:40:46

哲学家/思想给与的启示

睡前继续翻看这本哲学的慰藉,书评普遍较好他的书也深受欢迎。我并不太认可他关于苏格拉底或伊壁鸠鲁的一些描述和评论,这些并不能真正和他最后的结论联系起来,哲学的慰藉这名不太贴切,应该是哲学家的或哲学思想的慰藉。我也不喜欢他那么用哲学简单地消除世俗对物质对金钱对...  (展开)
撸不长 2013-01-03 19:51:48

把一切都看坏一些,生活就更容易一些

一、如何去抉择 当遇到选择困境的时候,影响的因素会很多。有一条原则是设想一下所有可能中最坏的结果,思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得起,会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假如还可以应付那么可以选择相对激进的做法。但是这种可能导致的结果如果是毁灭性的,你甚至都不敢想象的,那还是选...  (展开)
马耳东风 2012-04-25 17:37:44

德波顿给我们的慰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文发表于qq空间 1037488279 《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 著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上海译文出版社 摘/ff 20120425 读前提示:思想是人类的结晶,有好有坏,请根据自己真正的需求来区分下面我摘录的话的正确性。 1 人以群分,把这意小群人跪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  (展开)
S.Selina 2010-11-26 16:04:59

重新认识这些人。。。

如果我向你讲述,我读到了什么。。。 第一章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生于雅典。父:索弗若尼斯库斯,雕塑家。母:斐娜拉底,接生婆。妻子:桑娣帕,悍妇。三子。 公元前399年,500人陪审团,280人认为有罪,认为他提出异端、通过谈话腐蚀年轻人,对他们施加...  (展开)
King Kwong 2010-05-18 20:11:14

心灵羁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许久没有冷静下来思考,反省过去,思量周边的人和事。也许是世事的繁琐让我躁动不安,而浅浅地阅览这些文字,竟然能使心灵迅速澄净,让我倍感安慰。 ★苏格拉底警醒我们不该在意群众如何谈论我们,而应该在意专家在正义和非正义的事情上说些什么。 作为人,我...  (展开)
張子房 2010-01-30 14:03:43

面向宿命

Alain de Botton撕開困難繁複的邏輯,用淺白字句說平易道理。然而作者寫作目的與其說是為大眾推廣哲學,倒不如說為了撫平傷口──自己的傷口。 「哲學的任務是教會我們在願望碰到現實的頑固之壁時,以最軟的方式著陸。」 全書從蘇格拉底之死開首,尼采瘋癲而亡終結,概述六位哲...  (展开)
线上的兔子 2009-12-12 23:55:13

我喜欢这本书

它很容易读,一点也不艰涩难懂,睡觉前也能看上两页。本来是抱着看哲学大师们八卦的心理开始读这本书,确意外的被吸引。哲学可以给我们思考给我们慰藉给我们一个理由一个观点,我喜欢这本书。德波顿的其他几本也想找来读读看  (展开)
Recluse 2020-04-02 09:57:45

活着,是一种哲学

一直以来,认为哲学抽象而富于逻辑。然而,以这样一种方式缓缓道来的哲学慰藉,闪现着最朴实的人性光辉,告诉我们如何以更好的姿态生活。 生命充满比我们想的要多的痛苦和挫折,命运也是常常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拐弯。 善待和相信自己,不过分依赖于身外之物,直面挫折与人生...  (展开)
小爷丽莎 2019-03-10 00:48:24

找哲学大师挂个号把个脉看个门诊

哲学书一直让人望而却步,晦涩难懂且脱离日常生活。但《哲学的慰藉》不是,它直白活泼十分好读。阿兰.德波顿, 被读者赋予了很多光环和标签,英国怪才,哲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等等。他自称为是“随笔作家”, 就是能够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且能以简单直白的语言透过...  (展开)
粒粒粒粒粒粒儿 2018-08-02 13:59:54

《哲学的慰藉》内容梳理

1.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对哲学的坚定捍卫,不惜为此牺牲生命;对所谓常识的质疑,他人的敌意和我们内心的怯懦都会阻止我们生发质疑,常识并不一定是对的,多数人同意的观点也不能以人数来断定其正确性,从逻辑关系得出来的结论才是靠谱的 2.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强...  (展开)
三三 2015-01-12 18:36:26

做一个知者,而不是受难者

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才看完,没了《爱情笔记》时的灵动幽默和精巧叙事。更像是把哲学变成了阿兰蜀黍的心灵鸡汤。 各章题目与书名呼应,如“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困难中的慰藉”,看章目很有读下去的欲望,但读毕完全没有感受到标题所说的慰藉。 不知是...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3条)

订阅哲学的慰藉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