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著名宋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吴铮强全新力作
于“无疑处生疑”,拆穿历史记录谎言,洞悉人心本性
吸收多种学术新成果、呈现寻宋之旅新发现,以权力斗争为主线,重新讲述宋朝三百年历史。
☆发掘宫廷政治真相,讲述高层权力之争下的宋史
宫廷政治向来是官方修史刻意回避和掩盖的领域,宫廷斗争不只是权力之争,也往往是政治史的题眼所在。拨开层层迷雾,看权力如何流动:北宋党争政治的悲剧,仅仅是因为书生清谈误国?太上皇导演的帝王家庭伦理悲剧,如何决定王朝的命运?
☆文字清晰流畅,论述环环相扣,像读侦探小说一样迷人的专家之作,包伟民、虞云国、李华瑞、樊登、张明扬诚挚推荐!
………………………………………………………………………………………
【内容简介】
宫廷斗争贯穿于整部中国君主政治史,无论统一时期的秦汉、隋唐、明清,分裂时期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十国等,...
【编辑推荐】
☆著名宋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吴铮强全新力作
于“无疑处生疑”,拆穿历史记录谎言,洞悉人心本性
吸收多种学术新成果、呈现寻宋之旅新发现,以权力斗争为主线,重新讲述宋朝三百年历史。
☆发掘宫廷政治真相,讲述高层权力之争下的宋史
宫廷政治向来是官方修史刻意回避和掩盖的领域,宫廷斗争不只是权力之争,也往往是政治史的题眼所在。拨开层层迷雾,看权力如何流动:北宋党争政治的悲剧,仅仅是因为书生清谈误国?太上皇导演的帝王家庭伦理悲剧,如何决定王朝的命运?
☆文字清晰流畅,论述环环相扣,像读侦探小说一样迷人的专家之作,包伟民、虞云国、李华瑞、樊登、张明扬诚挚推荐!
………………………………………………………………………………………
【内容简介】
宫廷斗争贯穿于整部中国君主政治史,无论统一时期的秦汉、隋唐、明清,分裂时期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十国等,无不经历过无休止的、残酷的宫廷斗争。但在历史叙述中,宋朝的宫廷政治却如同一股清流,蔚为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君圣臣贤的皇权政治典范。
事实真的如此吗?本书通过宫廷政治视角,围绕宋代宫廷政治斗争中聚讼纷纭的关键事件,如陈桥兵变、斧声烛影、澶渊之盟、绍熙政变等,摆脱既有定论的束缚,力图从史料中寻找未被遮蔽和美化的蛛丝马迹,还原宋代宫廷政治权力的聚散变幻,最大限度地发掘两宋宫廷斗争的真相。书中将宋朝政治史划分为皇帝、皇太后、太上皇与权相四个时期,揭示不同时期宋朝政治权力中心纷繁复杂的派系争斗问题,及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宋史。
官家的心事的创作者 · · · · · ·
-
吴铮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铮强,浙江海宁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知名宋史、社会史学者,寻宋旅行家。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负责人,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宋学研究中心、历史学院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代社会科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本体论者。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侠客皇帝
1.皇帝轮流做
2.黄袍又加身
3.鲁智深是谁
4.义社十兄弟
第二章 斧声烛影
1.杜太后遗命
2.皇弟与宰相
3.“斧声烛影”是假的
4.宦官与巫医
第三章 黑杀将军
1.死亡预言
2.太祖诛妖
3.皇帝感恩道士
4.洛阳祭天事件
第四章 骨肉相残
1.御驾亲征
2.兵败高梁河
3.赵德昭自杀
4.赵普再次出山
第五章 昭成太子
1.解救赵廷美
2.被抛弃的皇长子
3.皇次子的机会
4.赵元僖离奇死亡
第六章 三子夺嫡
1.明德李皇后
2.太宗立太子
3.吕端不糊涂
4.兄弟不复见
第七章 章献皇后
1.神秘的刘皇后
2.神秘的李宸妃
3.神秘的七公主
4.神秘的周怀政
第八章 仁宗后宫
1.宋仁宗亲政
2.郭皇后与吕夷简
3.仁宗的家庭纠纷
4.曹皇后的背后
第九章 宫变惊奇
1.宠幸张贵妃
2.驱逐范观音
3.高洮洮出嫁
4.决战福宁殿
第十章 皇后谋逆
1.欲废曹皇氏
2.仁宗自杀未遂
3.警告司天官
4.奇怪的生育史
第十一章 废立疑云
1.宋英宗的精神病
2.汉朝昌邑王
3.仁宗遗腹子
4.太尉张茂实
第十二章 宣仁之诬
1.高洮洮的哀怨
2.媳妇熬成婆
3.争夺定策之功
4.哲宗的追认
第十三章 这回放心
1.神宗的难题
2.《神宗实录》修了五次
3.婆媳谋听政
4.朱太妃感激蔡相公
第十四章 华阳教主
1.被嫌弃的孟皇后
2.失败的媚术
3.大女主元符皇后
4.漫长余生
第十五章 蔡王之狱
1.徽宗与向皇后
2.蔡王与朱太妃
3.如何篡改历史
4.如何制造遗嘱
第十六章 苗刘之变
1.皇帝不见皇帝
2.康王赵构捡漏
3.孟氏二次垂帘
4.高宗绝嗣
第十七章 再有天下
1.太祖的在天之灵
2.吴才人的心机
3.史浩的点拨
4.太上皇与德寿宫
第十八章 己酉传位
1.庄文太子之死
2.虞允文的通报
3.被忽略的皇次子
4.黄贵妃的悲剧
第十九章 过宫风波
1.悍妇李皇后
2.拒朝重华宫宋光宗
3.慈福宫庆寿
4.父子争国危机
第二十章 绍熙政变
1.罪人陈源
2.赵抦出局
3.赵汝愚贬死
4.赢家宋宁宗
第二十一章 沂邸风云
1.韩侂胄被诛
2.史弥远废立
3.霅川之变
4.福王素恨贾似道
结 语
附 表
1.宋朝世系表
2.宋朝后妃、皇子表
3. 宋朝宫斗派系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宋朝官方史书的编纂有一套非常复杂而完备的制度,最终形成的文本主要有《实录》与《国史》两种。《实录》是编年体史书,一朝皇帝一部;《国史》是纪传体史书,体例与正史一致,二至四位皇帝修一部。哲宗继位的历史叙事首先出现在神宗、哲宗两部《实录》。参与哲宗继位的关键政治人物多在哲宗、徽宗朝去世,他们在《国史》中的列传也是哲宗继位叙事的重要史料,所以又涉及哲宗、徽宗朝的《国史》。然而《神宗实录》《哲宗实录》与哲宗、徽宗朝《国史》的编纂情况都特别复杂,这里做简单的介绍。 《神宗实录》先后有五次编修,是宋朝官方史书中最折腾的一部。蔡崇榜的《宋代修史制度研究》就指出,“《神宗实录》的修撰,围绕着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不同发生激烈争论,累经反覆,多次重修。每次修撰,都反映出封建朝廷中两个党派斗争的消长,以及最高当局决策方向的转变。因此,《神宗实录》的修撰,已经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他还指出,《神宗实录》先后有五次修撰,第一次在元祐,第二次在绍圣,第三次在元符,第四、五两次均在南宋绍兴时期。《神宗实录》的第一次修撰,始于元祐元年(1086),最初由蔡确主持,蔡确罢相后,又先后由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主持,并于元祐六年(1091)成书上进。当时哲宗尚幼,这部《神宗实录》多取司马光《涑水记闻》的材料而诋毁熙丰变法。陆佃参与了《神宗实录》的修撰工作,他对随意诋毁熙丰变法非常不满,经常与另两位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辩,黄庭坚就说“如公言,盖佞史也”,而陆佃反驳说“尽用君意,岂非谤书乎!”。毫无疑问,这个版本《神宗实录》关于哲宗继位的叙述,是站在高洮洮的立场上而完全否定蔡确的定策之功。 哲宗亲政后恢复新法,《神宗实录》也由蔡卞提议而迅速重修,并以坚称自己有定策之功的章惇主持编修工作,曾布又提出参照王安石拜相时编写的《日录》重修《神宗实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神宗实录》修了五次 -
勘婚就是看男女出生的八字是不是适合结婚,高氏的迷信思想比较严重。吕大防说,勘婚这种属于民间俗礼,国家典礼根本不讲这一套,本朝那么多有贤德的皇后也不是勘婚才立的,把这个看得太重恐怕很难挑到合适的人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被嫌弃的孟皇后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官家的心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官家的心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 8.7
-
- 走出五代 8.2
-
- 神器有命 8.4
-
-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8.7
-
- 不与天下州府同 7.9
-
-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8.8
-
- 清承明制 8.0
-
- 追本塑源 8.5
-
- 三国前夜 8.5
-
- 诛吕 8.1
官家的心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 更多书评 48篇
-
韧勉 (虚壹而静)
宋朝官方史书的编纂有一套非常复杂而完备的制度,最终形成的文本主要有《实录》与《国史》两种。《实录》是编年体史书,一朝皇帝一部;《国史》是纪传体史书,体例与正史一致,二至四位皇帝修一部。哲宗继位的历史叙事首先出现在神宗、哲宗两部《实录》。参与哲宗继位的关键政治人物多在哲宗、徽宗朝去世,他们在《国史》中的列传也是哲宗继位叙事的重要史料,所以又涉及哲宗、徽宗朝的《国史》。然而《神宗实录》《哲宗实录》...2023-11-03 23:23:57 4人喜欢
-
韧勉 (虚壹而静)
勘婚就是看男女出生的八字是不是适合结婚,高氏的迷信思想比较严重。吕大防说,勘婚这种属于民间俗礼,国家典礼根本不讲这一套,本朝那么多有贤德的皇后也不是勘婚才立的,把这个看得太重恐怕很难挑到合适的人选。2023-11-03 23:42:55 3人喜欢
-
韧勉 (虚壹而静)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编年体北宋史书,顾名思义是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续编。《资治通鉴》叙事至后周显德六年(959),《续资治通鉴长编》则自建隆元年(960)宋朝建立开始。“长编”本是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时处理史料的方法,即将某日某事的所有史料集中抄录在一起,经辨析考证后择取作者认定的可靠史实载入。完成这个工作之后,《资治通鉴》不再保留未被采用的史料,但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在采用《资治通鉴》“长编...2023-11-03 22:58:13 1人喜欢
-
韧勉 (虚壹而静)
宋朝官方的修史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日历、实录、国史的系统。日历是史馆收集、整理、编纂宋朝每天发生的重要事件,是基础的史料积累工作。第一位皇帝去世后,新皇帝就应该以日历为基础,为前一位皇帝修一部实录,实录是编年体史书,太祖朝的实录就称为《太祖实录》。而数位皇帝去世后,又可以依据数部实录再修撰一部纪传体的国史,李焘这里讲的“正史”,就是仁宗朝修的太祖、太宗、真宗的《三朝国史》。问题...2023-11-03 22:55:54 2人喜欢
-
太祖、太宗兄终弟及显然涉及残酷的政治斗争,其真实面貌直至近年才得以揭示清楚。 太宗立储过程中,长子元佐与次子元僖的斗争为人熟知,但真宗的夺嫡行动恐怕已经永远湮没,四子元份也卷人纷争长期为人忽视。 仁宗以真宗唯一子嗣继位,从此宋朝宫廷政治由储子夺嫡演变为后妃生育问题,并开启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 真宗去世之后,真宗刘皇后、仁宗曹皇后、英宗高皇后、神宗向皇后、哲宗孟皇后在不同历史情境中以皇太后或太皇...
2024-10-05 11:57:04
-
刘娥单独在外居住的经历,史书上对宋真宗本人的记录几乎一片空白。但是983-994这十年发生了太多事情,最终的结果便是真宗夺嫡成功。 或许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元侃)是个傻白甜,啥都没干两个哥哥乖乖让位。但这十年他两个哥可太极端了,真有一种为弟犯事的感觉(上一次遇到这种“极端”哥哥还是春秋吴国的季礼)。 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光义)从二哥、开国皇帝赵匡胤手里继承了皇位,一开始声称会把皇位传给四弟赵廷美,然而从982...
2024-06-01 13:45:50
-
太祖、太宗兄终弟及显然涉及残酷的政治斗争,其真实面貌直至近年才得以揭示清楚。 太宗立储过程中,长子元佐与次子元僖的斗争为人熟知,但真宗的夺嫡行动恐怕已经永远湮没,四子元份也卷人纷争长期为人忽视。 仁宗以真宗唯一子嗣继位,从此宋朝宫廷政治由储子夺嫡演变为后妃生育问题,并开启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 真宗去世之后,真宗刘皇后、仁宗曹皇后、英宗高皇后、神宗向皇后、哲宗孟皇后在不同历史情境中以皇太后或太皇...
2024-10-05 11:57:04
-
刘娥单独在外居住的经历,史书上对宋真宗本人的记录几乎一片空白。但是983-994这十年发生了太多事情,最终的结果便是真宗夺嫡成功。 或许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元侃)是个傻白甜,啥都没干两个哥哥乖乖让位。但这十年他两个哥可太极端了,真有一种为弟犯事的感觉(上一次遇到这种“极端”哥哥还是春秋吴国的季礼)。 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光义)从二哥、开国皇帝赵匡胤手里继承了皇位,一开始声称会把皇位传给四弟赵廷美,然而从982...
2024-06-01 13:45:50
论坛 · · · · · ·
赵光义偏执的好战终于有了解释 | 来自子猫书语 | 2024-05-17 23:31:01 | |
宋太宗长子好有性格 | 来自子猫书语 | 2024-05-17 23:21:3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吴铮强论著合集 (石小为)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国家:制度、历史与文化 (🦉的瓦涅密)
- 读书破万卷 (正颐Vicky)
- 文景2023出品 (文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官家的心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马小跳 2024-05-09 22:36:55 北京
新赛道:用历史学术体例写小说
10 有用 籀门 2024-01-04 12:42:32 北京
挺好的小说吧,不能完全当真,用了很多笔记小说的材料,怎么阴谋论怎么来,怎么血腥复杂怎么来,但完全没有考查史料批判史料,拿来就用,这就很恐怖了。
23 有用 江户川柯镇恶 2024-03-03 20:37:57 广西
流水账……文笔相当乏味……
4 有用 飞帘_苹果罐头 2024-06-07 09:52:18 广东
被忽左忽右忽悠来的。开篇闲扯到什么鲁智深什么武功,看得人满头问号。烛影斧声,本是重中之重,感觉没怎么展开,就直接结束。到南宋,堆堆史料,差不多就算了。搞阴谋论吧,又附会得很牵强。作者不拉那么大的题目,选一两个认真讲讲会更好。总之就是后悔读了这本书。
9 有用 迟权 2024-01-02 15:57:56 北京
脑洞。制度史被推重还是有些道理的,政治斗争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上去反映去体现,不然所谓政治史只能近乎阴谋论和头脑风暴了。认为赵大是被大内高手王继恩杀死,很有《庆余年》庆帝和老太监打架的即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