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的书评 (21)

【转】徐卫翔:波德莱尔的恶——道德还是审美?
【摘要】1857年,波德莱尔因出版《恶之花》引起轩然大波,被告上法庭。法庭从社会道德出发,认为波德莱尔对恶作了如实的描述,从而冒犯了公共道德。后世的批评家则往往倾向于区分艺术和社会道德。通过对波德莱尔诗歌艺术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波德莱尔"恶"的多种含义的探讨,可以得...
(展开)

我不是冥河,不能把你抱九次——关于《恶之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恶之花》的评价,说这是一本“稚趣且大恶”的诗集,可以说是十分筋道了。试看《一本禁书的题词》: 平和的田园诗读者, 朴实而幼稚的君子, 扔掉这本伤感的诗, 它是既忧郁又狂热。 如果你未学过修辞, 把狡黠老撒旦师从, 扔掉它,因为你不懂, 或认为... (展开)
从这只"猫"读起(感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喜欢的小诗: 来,美丽的猫,靠着我多情的心; 收住你脚上的利爪, 让我深深沉入你美丽的眼睛, 那儿有金属和玛瑙。 当我的手指怡然自得地抚摩 你的头和弹性的背, 当我的手醺醺然陶醉于快乐, 轻拍你带电的身体, 我就想起了我女人,她的目光 就像你的一样,爱兽, 深沉... (展开)
读诗集就仿佛在散步,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发现一处惊艳,随后继续漫不经心。读波德莱尔的诗集像什么呢?赤脚走在无尽的深渊,被满地的荆棘刺破皮肤,流出紫色的血。
阴沉沉的天气,特别适合读波德莱尔的诗集,或者,特别不适合读。诗句中的阴郁糜烂,被天气放大无数倍,深深钳紧血肉,绞到体无完肤。屏幕上崩裂的语言,仿佛是蛇喷出的毒液,所过之处全是恶臭,却又无法停止。既痛苦又引人上瘾,自虐倾向的人会很爱吧,因为目之所及,都是灵魂...
(展开)

巴黎街头的波德莱尔 / 恶之花
大三(2018.6)第一次接触象征派诗歌,完全颠覆了认知中的诗歌样子。每接触新的文学作品,就打开新的窗户,越来越喜欢看不同的风景,听不同的声音。 19世纪的巴黎街头 当太阳从巴格或是从旁特果特升起的时候,晨钟响起,首先是圣·厄斯达奇教堂底的七座钟,然后是圣马赫丹寺院...
(展开)

读书|一朵“恶之花”
读书|133.艾特玛托夫在白轮船上播下了一颗“恶之花”的种子。夏尔,用泪水和欢乐,将其灌溉。并开枝散叶。 这是一朵,有关成长,有关心情,有关建筑的恶之花,开的无比绚烂。 诗歌,是将时间零存整取的最好方式。 于是,这朵花的开放,花了我一个月零四天的日子。 而这一个...
(展开)

2014/11/4 19:06:00
《恶之花》 (【法】波德莱尔)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2209-2211 | Added on Tuesday, 4 November 2014 10:53:55 它叫“厌倦”!——眼中带着无意的泪。 它吸着水烟筒,梦想着断头台, 读者,你认识这爱挑剔的妖怪, ——虚伪的读者,——我的兄弟和同类! ==========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