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的书评 (21)

NULLAND 2009-08-27 17:58:24

艺术中的理性

波德莱尔是批评家和诗人,除了这本传世的诗集《恶之花》,他还写了一些散文和文学、美术的评论。他的文章大多是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一般说来,这样的短文所具有的力量总是有限。但波德莱尔的这些短评使人们对艺术的观念产生改变,他被称为现代艺术的奠基者。 尊崇理性是波德莱...  (展开)
森林木 2014-10-29 22:35:21

火焰的唏嘘——读波德莱尔

火焰的唏嘘 ——读波德莱尔《恶之花》 潮湿的火焰发出声音 哔哔——滋滋—— 从太阳那里 借来了光明的姿势 但贪婪是它的本性 火焰有原则吗? 燃烧是它的处事方式 一旦开始 无法停歇 从不在乎树枝、家畜 一个人或者一座房屋 只要能够燃烧...  (展开)
叔白喵喵球 2010-07-24 23:13:06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黑夜连着光明。

《恶之花》的美妙之处,正在于那些血腥暴力、阴郁黑暗、强大牛X而又支离破碎的片段,让人反复穿行在阴霾的天幕,忧心忡忡那些不知何时会席卷而来的雷雨闪电,体味飞翔的速度中生存的快感,抒发一种不可言说的异样的情怀……《应和》是我对波德莱尔诗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  (展开)
退相干 2023-12-02 15:28:26

重读《恶之花》

波德莱尔认为诗(艺术)的目的是区分善与美,因美应具有独立于真与善之外的自主地位,这些从颓废与丑陋中开出的病态之花,就是波德莱尔从丑恶与病痛中萃取的美,就像痛苦的精神当中也产生过平静,他让美从真和善之中独立出来。在《美的赞歌》中,他写道,(大意)美,你来自天...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5-23 16:53:32

【转】徐卫翔:波德莱尔的恶——道德还是审美?

【摘要】1857年,波德莱尔因出版《恶之花》引起轩然大波,被告上法庭。法庭从社会道德出发,认为波德莱尔对恶作了如实的描述,从而冒犯了公共道德。后世的批评家则往往倾向于区分艺术和社会道德。通过对波德莱尔诗歌艺术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波德莱尔"恶"的多种含义的探讨,可以得...  (展开)
priest 2011-04-20 15:52:17

摇滚与恶之花

在另一本书上看到作者把摇滚的出现,比作一朵在60年代繁杂的文化废墟上盛开的恶之花,因此不禁对这本著名诗集,以及这位出生在19世纪初的法国浪漫主义末期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初期的巴黎,波德莱尔正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著作。他或许不会想到,近100年后,他的恶...  (展开)
阿怂 2018-03-27 14:36:38

我不是冥河,不能把你抱九次——关于《恶之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恶之花》的评价,说这是一本“稚趣且大恶”的诗集,可以说是十分筋道了。试看《一本禁书的题词》: 平和的田园诗读者, 朴实而幼稚的君子, 扔掉这本伤感的诗, 它是既忧郁又狂热。 如果你未学过修辞, 把狡黠老撒旦师从, 扔掉它,因为你不懂, 或认为...  (展开)
甲鱼君 2013-07-28 01:58:22

至今最喜欢的书本装帧

高中时期,你带我去看冬日噼噼啪啪的温暖壁炉,夏日里蠕动在路边的醉生梦死的蛆虫。我看你嘲讽这浮生若梦的世界,看你崇敬的亲吻女神的的脚尖。偶然从图书馆抽出的一本书,归功于封面沉稳的藏青和群青混合出的美妙灰色和让我赞赏的蓝灰色字体。Les Fleurs Du Mal。 我很想认识...  (展开)
山口杏仁 2010-02-27 13:06:17

渴望无限

夏尔 每一次念的这个名字 都包含了我对这个孤独的幽灵之爱 一次甚过一次 他 的上帝既不给人爱也不要求得到爱 他 既是创造者 又是罪人 他 通过自我惩罚救赎自己 恶是上帝注入他的心中的 他 毫不吝啬的在每行诗中露出自己赤裸的灵魂 他 用彼岸定义自身的价值来满足他不满足...  (展开)
大象与橡树 2010-01-22 02:21:53

从这只"猫"读起(感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喜欢的小诗: 来,美丽的猫,靠着我多情的心; 收住你脚上的利爪, 让我深深沉入你美丽的眼睛, 那儿有金属和玛瑙。 当我的手指怡然自得地抚摩 你的头和弹性的背, 当我的手醺醺然陶醉于快乐, 轻拍你带电的身体, 我就想起了我女人,她的目光 就像你的一样,爱兽, 深沉...  (展开)
守护美好时光 2021-07-24 19:27:35

恶之花

之前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看,前几天找了时间认真品读,感受就是文笔流畅,诗歌形式展现,优美的文字却流露人性之恶,阅后心情十分压抑,比如人心与海,海之深可有人心之深结合现实中遇到的事情感受更为强烈。出于可以不作恶但不能不了解的心理,强烈推荐本书,如果有些人生阅...  (展开)
BNW1984 2020-07-12 12:50:26

诗读百遍,其义自现

09.07-10.07 恶之花/ 夏尔·波德莱尔/ 诗啊,果然是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感悟,感觉有些像万花筒? 我对诗也不敏感,就完全会理解错方向,还记得我中学时期的诗歌鉴赏,运气好会差点满分运气不好那就零分... 所以,在没阅读任何帮助理解的参考书的情况下我也不敢随意揣测作者。 看...  (展开)
焰火照海 2020-07-06 12:57:22

波德莱尔/十一句诗

01 要负起如此的重担, 得有西西弗的勇气! 尽管人们有心努力, 却艺术长而光阴短。 ——《厄运》 02 当我的欲望马队般向你走近, 你的眼是我的无聊的饮水池 ——《还不满足》 03 她的背光滑如缎,雪崩般绵软, 弥留之际,陷入了长久的痴愣, 她的眼在白色的幻象上流连, 那些...  (展开)
吐司avec黄油 2020-04-23 20:12:48

读诗集就仿佛在散步,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发现一处惊艳,随后继续漫不经心。读波德莱尔的诗集像什么呢?赤脚走在无尽的深渊,被满地的荆棘刺破皮肤,流出紫色的血。

阴沉沉的天气,特别适合读波德莱尔的诗集,或者,特别不适合读。诗句中的阴郁糜烂,被天气放大无数倍,深深钳紧血肉,绞到体无完肤。屏幕上崩裂的语言,仿佛是蛇喷出的毒液,所过之处全是恶臭,却又无法停止。既痛苦又引人上瘾,自虐倾向的人会很爱吧,因为目之所及,都是灵魂...  (展开)
Timesong 2020-03-25 01:00:45

巴黎街头的波德莱尔 / 恶之花

大三(2018.6)第一次接触象征派诗歌,完全颠覆了认知中的诗歌样子。每接触新的文学作品,就打开新的窗户,越来越喜欢看不同的风景,听不同的声音。 19世纪的巴黎街头 当太阳从巴格或是从旁特果特升起的时候,晨钟响起,首先是圣·厄斯达奇教堂底的七座钟,然后是圣马赫丹寺院...  (展开)
梧桐树上的巨蟹 2017-03-21 10:30:33

读书|一朵“恶之花”

读书|133.艾特玛托夫在白轮船上播下了一颗“恶之花”的种子。夏尔,用泪水和欢乐,将其灌溉。并开枝散叶。 这是一朵,有关成长,有关心情,有关建筑的恶之花,开的无比绚烂。 诗歌,是将时间零存整取的最好方式。 于是,这朵花的开放,花了我一个月零四天的日子。 而这一个...  (展开)
童书小读伴 2017-01-09 08:03:45

2014/11/4 19:06:00

《恶之花》 (【法】波德莱尔)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2209-2211 | Added on Tuesday, 4 November 2014 10:53:55 它叫“厌倦”!——眼中带着无意的泪。 它吸着水烟筒,梦想着断头台, 读者,你认识这爱挑剔的妖怪, ——虚伪的读者,——我的兄弟和同类! ========== ...  (展开)
lily1226 2014-12-17 17:30:08

爱之永恒

波德莱尔将“以丑为美”的艺术手法在《恶之花》这部诗集里发挥到极致。 看其名篇《腐尸》,初读时,要忍者种种恶吐,猜测,“以丑为美”就是“以恶心为美”吗?那些对腐尸真实的描写:蛆虫,恶臭。腐烂等字眼,令人不忍卒读。 忍住生理呕吐,直到读到...  (展开)
鲲宇 2011-11-11 14:34:18

生命的暗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诗人的语言是含混的,他们拖着虚弱的肉体,精神保持高度的兴奋,他们的灵魂被鲜血染红,以超乎想象的热忱歌颂着生命,他们渴望被倾听,渴望被理解,波德莱尔正是这样,虽然时隔二百多年,我依然感受的到他的热情,如三昧真火般不熄不灭。 波德莱尔以他特有的思维...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恶之花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