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标题: 创新自然史
原作名: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novation
译者: 盛杨燕
ISBN: 9787573908872
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生活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创意满天飞的时代,而人人都认得出好创意。比如,印刷机、铅笔、抽水马桶、电池、互联网、GPS、Google——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被喻为“科技界的达尔文”的史蒂文·约翰逊在《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提供了深具启示意义以及有理有据的答案。
史蒂文约翰逊以富有感染力、包罗万象的风格游历于多重领域,他指出:人们通常会把颠覆式创新的产生过程浪漫化,想象一个个伟大的创意超越环境的限制,横空出世,但实际上新创意更像是从一些旧思想和僵化的传统中发现一些全新的创意。从神经生物学、都市研究,到网络文化,通过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史蒂文·约翰逊成功归纳出了七大创新模式:相邻可能、液态网络、慢直觉、意外的收获、有益的错误、功能变异、开放式“堆叠”平台。并且进一步揭示出:一个创意是一群细胞组成的网络,会尽可能地...
我们生活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创意满天飞的时代,而人人都认得出好创意。比如,印刷机、铅笔、抽水马桶、电池、互联网、GPS、Google——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被喻为“科技界的达尔文”的史蒂文·约翰逊在《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提供了深具启示意义以及有理有据的答案。
史蒂文约翰逊以富有感染力、包罗万象的风格游历于多重领域,他指出:人们通常会把颠覆式创新的产生过程浪漫化,想象一个个伟大的创意超越环境的限制,横空出世,但实际上新创意更像是从一些旧思想和僵化的传统中发现一些全新的创意。从神经生物学、都市研究,到网络文化,通过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史蒂文·约翰逊成功归纳出了七大创新模式:相邻可能、液态网络、慢直觉、意外的收获、有益的错误、功能变异、开放式“堆叠”平台。并且进一步揭示出:一个创意是一群细胞组成的网络,会尽可能地在相邻可能空间里,去探寻一些新的网络组合方式。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一次创意的产生。
《伟大创意的诞生》是约翰逊“商业创新”系列中意蕴深长且视角独到的一本,从达尔文到苹果公司,从万维网到Google,约翰逊审视了近代的创新枢纽,汲取出适用法则。该系列还包括《助燃创新的人》与《极速传染》。他的发现不但引领我们重新认识创新的根源,也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策略,以培养突破性的创意。
作者简介 · · · · · ·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n)
科技界的达尔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赞誉有加。《展望》杂志评出的“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之一,TED演讲人。
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媒体理论家,善于应用“长变焦视角”解析科技趋势的进化,为科学、商业、大众生活等领域提供颇有见地的指引。曾与凯文·凯利畅聊技术对创新的影响,并创立了许多深具影响力的网站。同时,还曾为《時代周刊》《连线》《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撰写专栏文章。
著名科普作家,其著作多聚焦于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以引人入胜的观察,揭示伟大创意的起源。共著有包括《助燃创新的人》《伟大创意的诞生》《极速传染》《涌现》《幽灵地图》在内的8部畅销书,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受到《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推荐。因为在书中善于使用广博的素材,描写超长的时间...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n)
科技界的达尔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赞誉有加。《展望》杂志评出的“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之一,TED演讲人。
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媒体理论家,善于应用“长变焦视角”解析科技趋势的进化,为科学、商业、大众生活等领域提供颇有见地的指引。曾与凯文·凯利畅聊技术对创新的影响,并创立了许多深具影响力的网站。同时,还曾为《時代周刊》《连线》《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撰写专栏文章。
著名科普作家,其著作多聚焦于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以引人入胜的观察,揭示伟大创意的起源。共著有包括《助燃创新的人》《伟大创意的诞生》《极速传染》《涌现》《幽灵地图》在内的8部畅销书,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受到《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推荐。因为在书中善于使用广博的素材,描写超长的时间尺度,被读者评论为:阅读时的体验,就像一边在科罗拉多大峡谷高空跳伞,一边品着拿铁咖啡。
目录 · · · · · ·
引言 珊瑚礁,城市,网络
第1章 创新是一扇不断打开的门 创新模式1:相邻可能
从小鸡孵化器、婴儿恒温箱到育婴器
让创新的边界无限扩展
核心创新模式 相邻可能(Adjacent Possible)
· · · · · · (更多)
引言 珊瑚礁,城市,网络
第1章 创新是一扇不断打开的门 创新模式1:相邻可能
从小鸡孵化器、婴儿恒温箱到育婴器
让创新的边界无限扩展
核心创新模式 相邻可能(Adjacent Possible)
独立重复与创新的可能性
超前的想法与创新的受限性
创意的起源
什么样的环境具有创新的最大潜能
第2章 在思想的大池中,让新创意不断破壁流现 创新模式2:液态网络
一个好创意是一个网络,也是一个群体
连接模式与随机性环境,生命起源的创新
混沌的边缘与信息外溢
实验室会议,好创意诞生的地方
创意的起源
MIT的20号楼和微软的99号楼
核心创新模式 液态网络(Liquid Networks)
第3章 旧灵感+新思考,好创意永远是时间的玫瑰 创新模式3:慢直觉
掉进黑洞的“凤凰城备忘录”与“明尼苏达式猜想”
让灵感在时间的滋养中慢慢成形
创意的起源
马尔萨斯顿悟
核心创新模式 慢直觉(The Slow Hunch)
摘录,让旧灵感与新思考生出新连接
创意的起源
探询一切的万维网
20%创新时间
第4章 混乱与噪声,机缘巧合下的全新可能 创新模式4:意外的收获
梦境,孕育创意的“原始汤”
创意的起源
大脑,在噪声中不断形成新的连接
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意外收获从哪里来
核心创新模式 意外的收获(Serendipity)
DEVONthink,我的创新工具
网络,发现更多意外收获的引擎
用开放式创新找到激发偶发连接的平台
创意的起源
第5章 多思考+快迭代,被“污染”的创新有时反而是绝佳的 创新模式5:有益的错误
三极管,接二连三失败的产物
格雷特巴奇与心脏起搏器
核心创新模式 有益的错误(Useful Mistake)
创意的起源
噪声、异议和创造力的关系
错误铸就了人类
第6章 让完全不相关变成相关 创新模式6:功能变异
从葡萄酒榨汁机到古登堡印刷机
功能变异与进化创新
功能变异在人类创新史中比比皆是
创意的起源
核心创新模式 功能变异(Exaptation)
城市、第三空间与功能变异
将一种媒介中设计的话语迁移到新的环境中
咖啡馆模式,弱关系下的创意空间
苹果公司的壁垒模式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具备关联性思维的人
第7章 合作与共生,助推创意在生态圈中不断成长 创新模式7:开放式“堆叠”平台
一座珊瑚礁就是一个平台
GPS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
核心创新模式 开放式“堆叠”平台(Opening Stacked Platforms)
Twitter,最具生产力的开放式平台
创意的起源
平台的循环利用
用污染和海水建造水下城市
构建网络生态系统
结语 第四象限,伟大创意正在诞生
附录 人类600年重要发明创新年表(1400—2000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城市规模增大时,城市内会快速的诞生更多新的创新。在更大的城市中,更容易找到更多的专利和发明,但每个城市里的人均专利与发明数量则是大体相等的。 一项新的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10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又需要再花去10年的时间。软件的发展也遵从同一条“10/10规则”。 衡量创新的最基本准绳之一是这项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某种功能。 不同领域的经验具备相通性并且可以互换利用。 将事物置于不同的环境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获得对该事物的正确认识。 从分形的、跨学科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不同的思维尺度来观察,更加容易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发展模式。 注重研究的开放性和关联性对于最终催生创新将会更加有利,这样比只注重竞争机制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创新精神是我们制胜未来的基石。 经济增长必须重新依赖于创造有价值的事物,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数字代码,而不能仅仅依赖于通过复杂的衍生计划来创造虚拟价值。 创新不仅仅改变我们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赖以谋生的方式。 人类最重要的突破会来源于交叉环境,即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重合处。 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消费者和民众乐意尝试新事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中文版序
> 全部原文摘录
伟大创意的诞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如何创新,如何想出好点子 Chance favors the connected mind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Innovation and ideas 两本一起读的: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 How to get ideas. 前者是讲人类历史上各种创新(主要是科技方面)来自什么样的interaction,后者是一个广告业的人来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提出创新点子的技巧。结合起来看很有意思。 前者里面提到一条,... (展开)


创新不过是旧思维交融起来的产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伟大创意的诞生》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史蒂文·约翰逊用很多历史故事作为例子循循善诱,带着我们解答很多问题,如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哪些情况下创新容易出现?创新的出现是否是必然?如何创造出容易产生创新的环境? 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整本书的思想的话,那就是:把不同旧... (展开)
纯阳书评第二百九十二之《伟大创意的诞生》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7.7分 696人读过
-
Riverhead Books (2010)8.4分 69人读过
-
Riverhead Books (2011)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Allen Lane (201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电子书的异乡人2023 (薄暮秋风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伟大创意的诞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ibri 2024-04-17 19:25:22 北京
读了,又好像没有读
0 有用 醋泡白豆 2024-01-27 11:47:50 北京
西西弗白嫖完 液态环境和为什么是碳基生物有趣! 数字时代是对意外发现的一次冲击。🤔看来还要经常线下逛下书店,不看评分先读再说。
0 有用 终极之梦 2024-05-03 18:26:33 安徽
关于创新规律的介绍,给我留下启发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很多同构现象。创新有多种可能,一般规律只有必需创造欲望(非原文内容)。 书中举出了重要发明创新,但创新是什么根本没说清,何来重要创新呢?
0 有用 六月雪 2024-12-07 09:59:43 上海
1.伟大的创意常常是已有想法的连接和组合,很少是灵光一现。 2.伟大的创意常常是群体智慧的集合,很少是个人智慧的成果。 3.伟大的创意常常来源于无心插柳,很少是有心栽花而结的果。 4.伟大的创意常常依存于开放的生态,而不是封闭的竞争。
0 有用 Brian 2024-11-29 10:22:41 上海
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