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印度是一个极端多样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径庭的信仰,判然有异的风俗和异彩纷呈的观点。《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分直言与异议、文化与交流、政治与抗争、理性与身份四部分内容。本书对于理解和利用印度丰富的争鸣传统,对于消除各种与阶级、种姓、性别及社群有关的不平等现象,对于南亚次大陆的和平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收入本书的这些关于印度的文章,是在过去十年间撰写的,而其中约半数则是在过去数年间完成的。第一编的四篇文章概述印度争鸣传统的性质、范围和重要意义。第二编中的文章论述交流在文化的发展与理解中的作用。第三编涉及剥夺或匮乏的政治问题(贫困、阶级和种姓分裂、性别 不平等),也涉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导致的次大陆人类安全风险。最后一编的主题是推理在印度人认同中的作用。
爱争鸣的印度人的创作者
· · · · · ·
-
阿马蒂亚·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留印度国籍。1953年森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和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问题。
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留印度国籍。1953年森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和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问题。
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测量问题上。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
目录 · · · · · ·
序 1
梵文语词变音标志方法 1
第一编 直言与异议 1
一 爱争鸣的印度人 3
二 不平等、不稳定与不平之鸣 41
三 印度:大与小 54
四 移民社群与世界 90
第二编 文化与交流 109
五 泰戈尔与他的印度 111
六 我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化 152
七 印度的传统与西方的想象 175
八 中国与印度203
第三编 政治与抗争 235
九 与命运之神的幽会 237
十 印度的阶级 249
十一 女人与男人 269
十二 印度与原子弹 306
第四编 理性与认同 327
十三 理性的范畴 329
十四 世俗主义与不满因素 355
十五 透过历法看印度 385
十六 印度认同 406
注 释 435
再版后记 48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需要充分地认识妇女的得到启迪的和具有建设性的能动作用所蕴藏的力量和可波及的范围,也需要适当重视妇女的权利与主动性能够提升人类——妇女、男人与儿童——的生活这一事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9页 -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核爆炸个到一年间出现的卡吉尔冲突Kargil War 1999 5-7(万人对千人级别,双方数百到上千人阵亡),事实上是近三十年来两国之间的第一次军事冲突。许多印度评论家力主,这次对抗是由从巴基斯坦跨越控制线而来的分离主义游击队员(按照他们的看法,其中有陆军常备兵)挑起的,而巴基斯坦认为,印度因为畏惧一场核武器大屠杀,所以不会利用常规部队的巨大优势发动一场更大的战争予以报复,这样的理解也促成了那场对抗。无论这一分析是否正确,下面这种一般的推理都显然是有根据的:敌人对核毁灭的畏惧可以成为支持军事冒险主义的理由,因为预料敌人不致放胆报复。即令如此,布丁好赖,非尝莫知。无论如何解释,核武器化都显然没有防止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非核武器冲突。再次,在次大陆,意外核战争的危险比在冷战时期大得多。这不仅是因为检查与控制现在宽松多了,而且是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有关距离太小,以至于在一场危机出现并畏惧第一次打击时,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任何对话。此外,人们已经充分讨论,宗教激进主义分子在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内部的操纵和民主控制的阙如,加重了对猝然出现的战争爆发点的恐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二 印度与原子弹 306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爱争鸣的印度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工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于台湾地区出版,书名译为《好思辩的印度人》。 繁体版之导读中提道:“在印度,你要永远记得一句话,那就是‘总是晚了一步,但从不会慢得太多!总是不对的,但从不会错得太多!’( It's always late, but never too late. It's always wrong, but never too wrong.) ,在... (展开)

印度历史文化及在全球浪潮中的位置


【第一百四十三頁書】阿馬蒂亞·森《慣於爭鳴的印度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開闢“失物之書”這個公眾號的早期,我曾推薦過英國記者愛德華·盧斯所著的《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奇怪崛起》。盧斯的書中多次援引兩本前人的著述作為參考,其中一本,便是阿馬蒂亞·森關於印度人歷史、文化與身份的論集——《慣於爭鳴的印度人》。 說來有趣,本是以旅行家心... (展开)
兼容并包的印度是好的


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7.8分 23人读过
-
Penguin (2006)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07)7.8分 277人读过
-
Picador (200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阿马蒂亚·库马尔·森(Amartya Kumar Sen)作品集60年 (燭照)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南亚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书单|帆上鸥 (羽木)
- 经典,入门,导论,通识,科普,讲演随笔集 (Seymou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爱争鸣的印度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