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阳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 马戏团🎪 2024-04-05 19:22:16 上海

    这本书的文字比抑郁/忧郁本身还难懂。倒是看到其中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女性没有可失去的阴茎,在阉割的威胁之下,她感觉失去的是整体。

  • 21 张伯鸾 2024-03-25 22:43:35 湖北

    这名字真是……可知道731? 内容有种奇怪的翻译风格。

  • 18 胡桑 2024-04-11 23:46:12 上海

    忧郁式抑郁症源于哀悼能力的缺席,忧郁者无法接受所爱之他者的丧失,从而将他者内化于自我,并通过报复自我去报复丧失了的他者。这是抑郁者的循环的痛苦。克里斯蒂娃给出的解救方案是符号学情感的书写。语言始于对丧失的否认。书写本身就含纳了对重新寻回丧失的体认。但忧郁者拒绝这一对丧失的否认,而是一再背离承认的情感和表意的能指,投入到怀念丧失的洪流中,退入肯定丧失的黑暗角落,却反而能听到沉默、重复、空无,成为母语的异乡人。正是通过否定性的书写,忧郁者阻止了压抑,从而让自身直面沉默的痛苦,命名循环的痛苦,颂扬空无的痛苦,如此或许超越丧失引发的痛苦。当然,也许还有另一条克里斯蒂娃未曾言及的道路:越过符号学书写,走向他者,遭遇实在界,借助曾经缺席的他者的到来,完成对丧失的肯定,也未尝不是一种解救之道。

  • 9 新鲜海捕鱿鱼 2024-02-08 15:11:59 山东

    读过台版,印象不深。标题来自奈瓦尔的《不幸者》,还讨论了小霍尔拜因的墓中基督、杜拉斯作品里的母女关系。

  • 5 陆钓雪de飘飘 2024-04-17 14:29:20 山东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遭受的折磨更多是因为癫痫,而不是因为临床意义上的忧郁。希波克拉底将癫痫和忧郁两个词等同,亚里士多德则对二者进行比较和区分,而当前临床上的治疗更是把它们当作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然而,在陀思妥耶夫斯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虽然痛苦与癫痫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关系,但是,根据作者的描述,在癫痫发作之前会出现沮丧状态,发作之后更是如此。而痛苦更是贯穿于他作品的始终,成为他书写的基本特征。奇怪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坚称在意识的边缘存在着某种早期的,或者至少是某种原始的痛苦,这让人想起弗洛伊德关于原初的、承载欲望的死本能和原发性受虐的论述。克莱茵认为投射往往先于内摄,侵凌先于痛苦,妄想-类分裂状态是抑郁的基础,弗洛伊德则强调所谓的心理零度的重要性。尚未被爱欲化的痛苦可能是某种断裂的心理印记

  • 1 非虛構 2024-05-24 23:18:32 北京

    1、寫作即是療癒。2、外宇宙是真實的宇宙,內宇宙即是我們的內心,黑太陽就是我們內心的黑洞,它像外宇宙的黑洞一樣,可以吞噬一切。筆觸一直在往下沉,有時會壓抑的喘不上氣來,一片哀鴻。

  • 8 昌昌昌 2024-04-17 21:12:25 贵州

    评论那几个精神病就不要读书了,敏感点可以拿吉尼斯纪录了谢谢。至于翻译,没有说做得很好,但也做到了基本意思没有问题。如果不理解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确实会读不明白。无论是哀悼失败的抑郁,还是后面文化作品的剖析,都有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精神分析进入了新的时代,女性是什么,这个定义,交给女性自己来言说。

  • 1 不佞佞佞 2024-04-28 14:53:32 北京

    文学批评精彩,精神分析运用娴熟,但确实难读,最好有海德格尔、精神分析基础的阅读会好些。

  • 0 drunkdoggy 2024-05-09 23:02:40 山东

    人降生之始即面临对永远丧失之物-母亲的哀悼,难免患上“怀旧病”,成为抑郁者。形而上学的路(否认失去,在语言中寻回她),走向他者的路(肯定丧失,在实在界中寻回她),都是走出冥府的路——这艰难的跋涉是为了“在生命消逝前以最大限度的悲伤让我们成为自己”。对女性抑郁者的洞察令人印象深刻:“女性抑郁有时会隐藏在狂热的行为背后,从而赋予她务实、自在、自我牺牲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对杜拉斯的跨学科解读也具有说服力。

  • 1 甜鬼❤ 2024-04-23 21:05:51 安徽

    女神的书

  • 0 韧勉 2024-05-24 17:15:22 北京

    克里斯蒂娃指出痛苦通过人物的相互映照施加它的影响。人物通过重影相互联结,他们就像一面面镜子,忧郁在其中不断放大,直至成为暴力和谵妄。这出关于重叠的剧作让我们想起了孩子不稳定的身份。孩子将镜中母亲的形象当作他自己的复制品或回声,当作另一个自我,被凝结于使之内心动荡的一系列强烈的冲动之中,这个自我在他面前被分离出来,却又不固定,会通过一种充满敌意的方式像回旋镖一般返回,对他进行入侵。身份是关于自己的稳定而牢固的形象,主体的自主性在此得以建构,这个意义上的身份只能在这一进程得以完成时产生。

  • 2 牛奶菠萝王子 2024-04-07 20:38:22 山东

    妈呀这个居然给翻译出来了

  • 0 a new soul 2024-05-02 09:18:46 新加坡

    1-4章是有益的讨论。死本能/内心秩序的崩塌/能指与所指连接的断裂/行动的迟缓

  • 0 沐桑邑 2024-04-25 11:12:02 浙江

    作者将具有神秘意义的黑太阳作为心理学中描述抑郁和忧郁的符号,通过荷尔拜因的《墓中基督》、杜拉斯的永不消逝的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痛苦和宽恕的文学书写、奈瓦尔的诗作等例子,在读者的心理宇宙里掀起思想波澜。

  • 0 Navigator 2024-05-12 22:51:52 北京

    提供了一种对抑郁的内部结构的理解方式,以及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对疾痛者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文本解读;需要相对扎实的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准备。克里斯蒂娃的后结构主义学术实践,但似乎也能看到结构主义对她的深刻影响。关注到抑郁者话语中的可阐释性和解放性的双重面向,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对“抑郁”“抑郁者”作总体性处理,使得部分论述丧失了一定的现实解释力。

  • 0 祇安 2024-04-11 02:52:59 江苏

    比想像中的差很多,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文本本身的問題。

  • 0 VigilantStorm 2024-04-11 00:55:00 北京

    这里黑色的太阳应该指土星吧,土星代表了忧郁者的气质,就像丢勒那幅版画。看了一点 ,翻译好像有点给阅读上难度

  • 0 鸿渐 2024-04-10 22:20:38 北京

    过于神棍的一本书,内容密度不高。 后半部分还行,前半部分无论翻译还是内容,实在不堪卒读。

  • 0 之暾 2024-05-07 19:44:07 江苏

    大致看了看,偏重精神分析,但是也不无启发。有错别字哦。

  • 0 烤年糕超好吃! 2024-05-23 00:58:10 广东

    的确贯彻了自己的说法 “精神分析,乃至书写与语言——抗抑郁剂” 至于这句话是夸赞还是批判 我不好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