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L’événement
译者: 甘露
出版年: 2024-9-10
页数: 113
定价: 36.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安妮·埃尔诺作品
ISBN: 9787208186828
内容简介 · · · · · ·
🌞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影片《正发生》原著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爱尔兰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记录一个永远无法回到前世的“事件”。
🌞“我要写下女性所遭遇的恶,写它是为了记住针对数百万女孩和妇女的暴力,不惜以冒犯读者的情感为代价。”
- --内容简介----
1963年,23岁未婚的安妮·埃尔诺发现自己怀孕了。羞耻感袭来,她明白自己的意外怀孕将使她和她的家庭成为社会的失败者,她知道自己不能留下这个孩子。四十年后,埃尔诺写下这个故事,讲述她从未克服的创伤。在当时堕胎属于犯罪的法国,她试图用毛衣针自行解决,但徒劳无功。在恐惧与绝望中,她终于找到一名地下医生,结果最后却被送进了医院的急诊室,差点丧命。
在《事件》一书中,埃尔诺梳理了她的记忆,清晰准确地挖掘出身为女性的这段特殊经历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媒体赞誉----
《事件》具有普遍性、...
🌞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影片《正发生》原著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爱尔兰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记录一个永远无法回到前世的“事件”。
🌞“我要写下女性所遭遇的恶,写它是为了记住针对数百万女孩和妇女的暴力,不惜以冒犯读者的情感为代价。”
- --内容简介----
1963年,23岁未婚的安妮·埃尔诺发现自己怀孕了。羞耻感袭来,她明白自己的意外怀孕将使她和她的家庭成为社会的失败者,她知道自己不能留下这个孩子。四十年后,埃尔诺写下这个故事,讲述她从未克服的创伤。在当时堕胎属于犯罪的法国,她试图用毛衣针自行解决,但徒劳无功。在恐惧与绝望中,她终于找到一名地下医生,结果最后却被送进了医院的急诊室,差点丧命。
在《事件》一书中,埃尔诺梳理了她的记忆,清晰准确地挖掘出身为女性的这段特殊经历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媒体赞誉----
《事件》具有普遍性、原始性和勇气,是一部激烈错位、意义深远的作品;既是一部艺术作品,也是一部人类经验的作品。它应该成为必读书。
——《金融时报》
《事件》读起来扣人心弦、痛苦难免,就像一部惊悚片。在安妮·埃尔诺的孤独中,我感到自己与她很亲近,这种亲近感是我在其他书中很少感受到的。女人会感谢埃尔诺的智慧、简洁和对死亡与生命的执着。
——黛西·希尔德亚德
埃尔诺的作品是对真实的探寻。不是对真相的叙述,而是“努力重新审视每一个画面”。埃尔诺的作品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她的主题,还因为她处理主题的方式:微妙的矛盾;她冷静的委曲求全,夹杂着暴力;她详细的讲述,夹杂着零碎的文字。
——《爱尔兰时报》
埃尔诺的作品细致入微地记录了欲望、羞耻、阶级焦虑和情感苦恼,在细节上毫无保留,在语气上毫不留情。她的震撼手段让人感到有原则,与其说是出于自恋或自我辩解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某种更崇高的冲动:她渴望捕捉过去的真实面貌,不受错误记忆、道德判断或装饰性文学粉饰的干扰。
——《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重要的、引起共鸣的作品。
——《出版人周刊》
事件的创作者
· · · · · ·
-
安妮·埃尔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妮·埃尔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1940年出生出生于法国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伊沃托度过青年时代。持有现代文学国家教师资格证,曾在安纳西、蓬图瓦兹和国家远程教育中心教书。她住在瓦兹谷地区的塞尔吉。202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 · · · · ·
事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這些年來,我繞著生命裡的這個事件打轉。在小說中讀到墮胎的描述,總讓我激動莫名,腦中一片空白,彷彿眼前的文字在頃刻間,全轉化為強烈的肉體感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記憶無非看透的一切 -
我想再次進入生命的那段時期,弄明白當時發生的事。這次懷舊探索將以文字敘述為經緯;唯有靠著文字,才有可能還原當時的事件——那段我親身經歷、可是不復存在的日子。那幾個月的記事本和日記,提供我必要的線索和證據,好重建事實。我將竭盡全力,深入每段回憶的畫面,直到我的身體感覺「重返過去」,直到腦中有字句呼之欲出,而我可以說「啊,正是如此」,讓一直留存在心裡、抹滅不了的那些字句,再次迴盪在我耳裡。那些句子,當初聽來應該相當刺耳,要不就是正好相反,相當撫慰人心,因此,即便在今天,我一回想起那些話,心頭就漾滿憎惡或甜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記憶無非看透的一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事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事件"的人也喜欢 · · · · · ·
事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书写是意志的展现和交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是看完《正发生》这部在威尼斯电影节得奖的改编电影后,才回过头来读这本原著小说的。 我无意比较电影和小说的呈现手法,也不是要比较其高低。我的意思是,两者本来就基于截然不同的目的,才会出现相异的表现形式。我会这样形容:安妮埃尔诺在小说里的书写是一种纯粹、僭越的... (展开)
Beauvoir传承者的Ernaux:书写母性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关于原著和电影的译名 | 来自MADAO | 2025-04-04 13:23:16 | |
请问这本书什么时候可以出版? | 来自林雨希 | 8 回应 | 2025-02-07 13:20:09 |
第三辑出版以后,安妮埃尔诺的作品是不是都引进了? | 来自Blank Grid | 1 回应 | 2024-09-14 15:23:3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Seven Stories Press (2001)8.9分 175人读过
-
大塊 (2022)8.9分 324人读过
-
Gallimard (2000)9.7分 63人读过
-
Fitzcarraldo Editions (2019)暂无评分 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书海无涯 (佾云)
- 豆瓣五星图书【中篇小说】 (爱玛·包法利)
- 近年诺奖得主新书 (豆瓣读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1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事件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卅 2024-09-29 14:53:48 河北
一次次看到女作家堅持著把文學視作畢生,在「痛苦抒情化」的漩渦中思量,終而寫下、在她們看來也是必須要寫下的女性的生命體驗,不忍落淚。得以書寫的,旋停在我們的苦楚。
3 有用 数 2024-10-03 01:44:29 河北
埃尔诺以一种观察的姿态平静地进入四十年前那场不幸,重新审视那场被动卷入女性链条的“事件”。她被赋予了一种讲述的资格,让普遍语言引起深刻的共鸣,消融成为他人头脑里的一部分,于是切身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是那枚红色探针进入身体的疼痛
3 有用 西瓜季节 2025-03-05 13:30:12 广东
一遍遍被她打动。“我杀死了存在于我身上的母亲。”
4 有用 Water stop 2025-02-14 23:29:38 湖南
读的我很痛苦难受,大部分女性的身体都要经历怀孕,甚至堕胎,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男人说的要靠你自己面对,一个人找医生,不敢告诉任何人,堕胎这好像是未婚先孕的女孩的宿命,又或者是马上结婚然后又离婚……反反复复的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女孩的内心感受身体状况。回到一个正常的人生活才能松口气。
6 有用 马戏团🎪 2024-10-23 17:49:01 上海
没有一个女性可以安心地看完这本书,这个“事件”不断调动我的不安,直到那个胚胎排出,仍然让人感觉紧张与疲累。这些恐惧从何而来,即便离开了那个老旧的年代,恐惧的底色也仍然未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