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8/40」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的真实年龄,那就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他们总是谈论过去,谈论过去发生的以及他们做过的所有事情,那就说明他们已经老了。但如果他们还在思考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思考自己还在期待什么,那就说明他们还年轻。
已知的大道理,搭配啰嗦的行文,产生的效果就是:这书不停地在科普、自传、工具书之间疯狂横跳。三不像的一本书!总之,这是一次糟糕的阅读体验。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年度体检中血液检测和胆固醇测试结果显示正常,但我还是不健康——作者说因为平均值并不等同于最佳状态
长寿秘籍无非四句话: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心情舒畅。重点的干货在第三部分,前面两部分可以略读。希望人人都能把书中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贯彻下去,活出一个长寿且高生活质量的人生。
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
真的读不下去,写得好啰嗦啊
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科普四类疾病。第二部分是体育卫生相关内容。说科普吧,本书太Luosuo,有大量不相关的事例,很多章节都有下一章将详细介绍什么的相关内容。为了说明家族中很多人有心脏病,他花了近1页去讲,无语。他要介绍一本书里面的观点,他会详细说明这本书摆在哪里?讲mri比CT好,清晰度更高就可以了,还非要讲一下mri的成像原理。第二部分运动睡眠好的情绪很多专题书都讲过了,而且讲的更深更好。 这本书豆瓣评分太水。果然印证了那就话,推荐的人越多,书的质量越一般。
听君一席话听了一席话……好听点叫大道至简,难听点叫说了等于没说……
废话比较多,除去废话之外的剩下的那些知识,在看过其他饮食、运动健身、睡眠、精力管理之类的书后,似乎也没什么新鲜的内容(虽然作者一直在强调他发现了医学3.0,体悟了别人未知的见解,但是最终自己讲出来的东西也没什么新鲜货呀)
讲究实证和数据的中年人保命书。
保命要紧!想起了播客中纵横四海Melody所说的:很多道理你做不到,是因为你不过了解其中的原理。
啰里啰嗦
行动指引(how)方面,没有新东西,好的是把原理(why)的部分说得比较细致,且内容比较新,比较适合我。 遇到作者本人不擅长(情绪)的部分,或者医学上还所知甚少(阿尔兹海默症)部分,作者会换个写法,挺会借力打力的,感觉在麦肯锡做咨询的工作经历应该有帮助(就是那种“总能说出点什么”能力)。
是真的非常啰嗦,堆砌了非常多的学术研究想说明什么,但其实没啥干货。
读中文版总觉得隔着一层纱,并没有像当年读why we sleep和think again那样,让我对“睡眠”和“思考”有那么深刻的认识转变。有空找英文版读。大概翻了下,有一处翻译错误,“squaring the longevity curve”并不是寿命曲线平方,而是“拉平寿命曲线、延长健康寿命”的意思。书的理念还是不错的,简单来说,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心情舒畅的好好活着。
真的有点太絮叨了! 作者 be like:写了一页知识了,奖励自己写十页心理感受和吐槽吧 🥰🥰
理论与长时间多用户的经验,而且总体逻辑理论实践结合的很通畅: 长寿五要素: 1,运动-有氧(自行车、慢跑和游泳:能说话但不愿意说话的强度,或最大心跳的80%左右)以及 力量(负重能力、握力、同心/偏心荷载、拉力等) 和稳定性。 2,营养-一切以控制糖以及胰岛素抵抗为根本出发点。大多数基本是软科学,关系不大,注意omega3的足量摄入(3与6的比例)。但不太提倡断食法和生酮法,尤其老人、营养不良的或曰瘦子。 3,睡眠-亦非常重要。 4,情绪管理。 5,各种补剂(基本没讲)。 五要素里运动是迄今为止最有证据佐证的,性价比(可控性)最高的。
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就这种书最吓人的在于对很多研究的过度推断。举个例子来说,目标直接获得深度睡眠,然而问题在于整个睡眠周期都是有价值的;一方面说流行病学的研究无法获得因果,另一方面用的都是观察队列。我常常建议临床的学一学到底什么是流行病学和因果推断。机制研究从动物模型到人的模型二十条里有一条就不错了,对宣传的批判转头就成了对研究方法论的批判,他咋毕业的?
4.5分 书中医学3.0的概念非常受用,身心健康的活着避免依靠药物的残喘才有意义。对抗老年慢性病,基因>运动 情绪>睡眠 饮食。长寿不是目的,80岁依然可以健步如飞游历山间,才是从现在就开始关注饮食情绪和睡眠的目标。好好使用时间的复利
读了英文版,中文版差强人意。
> 超越百岁
270 有用 磨脚也爱穿皮鞋 2024-04-01 13:54:47 上海
「8/40」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的真实年龄,那就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他们总是谈论过去,谈论过去发生的以及他们做过的所有事情,那就说明他们已经老了。但如果他们还在思考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思考自己还在期待什么,那就说明他们还年轻。
99 有用 幕落规啼 2024-03-04 20:13:17 北京
已知的大道理,搭配啰嗦的行文,产生的效果就是:这书不停地在科普、自传、工具书之间疯狂横跳。三不像的一本书!总之,这是一次糟糕的阅读体验。
94 有用 李薏晨 2024-01-18 18:54:11 北京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年度体检中血液检测和胆固醇测试结果显示正常,但我还是不健康——作者说因为平均值并不等同于最佳状态
66 有用 未未 2024-04-10 00:55:31 湖北
长寿秘籍无非四句话: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心情舒畅。重点的干货在第三部分,前面两部分可以略读。希望人人都能把书中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贯彻下去,活出一个长寿且高生活质量的人生。
49 有用 姬十三 2024-03-02 12:30:57 北京
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
24 有用 Vincent 2024-02-08 12:25:09 黑龙江
真的读不下去,写得好啰嗦啊
17 有用 YAQING8292991 2024-04-25 13:11:03 江西
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科普四类疾病。第二部分是体育卫生相关内容。说科普吧,本书太Luosuo,有大量不相关的事例,很多章节都有下一章将详细介绍什么的相关内容。为了说明家族中很多人有心脏病,他花了近1页去讲,无语。他要介绍一本书里面的观点,他会详细说明这本书摆在哪里?讲mri比CT好,清晰度更高就可以了,还非要讲一下mri的成像原理。第二部分运动睡眠好的情绪很多专题书都讲过了,而且讲的更深更好。 这本书豆瓣评分太水。果然印证了那就话,推荐的人越多,书的质量越一般。
19 有用 备胎 2024-03-23 22:14:36 广东
听君一席话听了一席话……好听点叫大道至简,难听点叫说了等于没说……
15 有用 RongieZeng 2024-04-27 17:08:45 广东
废话比较多,除去废话之外的剩下的那些知识,在看过其他饮食、运动健身、睡眠、精力管理之类的书后,似乎也没什么新鲜的内容(虽然作者一直在强调他发现了医学3.0,体悟了别人未知的见解,但是最终自己讲出来的东西也没什么新鲜货呀)
20 有用 绿川 2024-03-03 12:59:37 黑龙江
讲究实证和数据的中年人保命书。
13 有用 天才之豆 2024-04-09 16:56:55 广东
保命要紧!想起了播客中纵横四海Melody所说的:很多道理你做不到,是因为你不过了解其中的原理。
8 有用 arhu 2024-04-13 12:11:02 山西
啰里啰嗦
8 有用 挑灯看剑 2024-03-31 10:28:28 北京
行动指引(how)方面,没有新东西,好的是把原理(why)的部分说得比较细致,且内容比较新,比较适合我。 遇到作者本人不擅长(情绪)的部分,或者医学上还所知甚少(阿尔兹海默症)部分,作者会换个写法,挺会借力打力的,感觉在麦肯锡做咨询的工作经历应该有帮助(就是那种“总能说出点什么”能力)。
7 有用 CentWang 2024-06-07 16:45:36 海南
是真的非常啰嗦,堆砌了非常多的学术研究想说明什么,但其实没啥干货。
9 有用 赵灿 2024-06-11 22:29:58
读中文版总觉得隔着一层纱,并没有像当年读why we sleep和think again那样,让我对“睡眠”和“思考”有那么深刻的认识转变。有空找英文版读。大概翻了下,有一处翻译错误,“squaring the longevity curve”并不是寿命曲线平方,而是“拉平寿命曲线、延长健康寿命”的意思。书的理念还是不错的,简单来说,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心情舒畅的好好活着。
8 有用 vyvdrrsvbkpl 2024-05-17 16:17:17 江苏
真的有点太絮叨了! 作者 be like:写了一页知识了,奖励自己写十页心理感受和吐槽吧 🥰🥰
7 有用 kevin 2024-07-04 15:30:09 北京
理论与长时间多用户的经验,而且总体逻辑理论实践结合的很通畅: 长寿五要素: 1,运动-有氧(自行车、慢跑和游泳:能说话但不愿意说话的强度,或最大心跳的80%左右)以及 力量(负重能力、握力、同心/偏心荷载、拉力等) 和稳定性。 2,营养-一切以控制糖以及胰岛素抵抗为根本出发点。大多数基本是软科学,关系不大,注意omega3的足量摄入(3与6的比例)。但不太提倡断食法和生酮法,尤其老人、营养不良的或曰瘦子。 3,睡眠-亦非常重要。 4,情绪管理。 5,各种补剂(基本没讲)。 五要素里运动是迄今为止最有证据佐证的,性价比(可控性)最高的。
6 有用 4n70n1u5 2024-05-24 10:28:11 上海
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就这种书最吓人的在于对很多研究的过度推断。举个例子来说,目标直接获得深度睡眠,然而问题在于整个睡眠周期都是有价值的;一方面说流行病学的研究无法获得因果,另一方面用的都是观察队列。我常常建议临床的学一学到底什么是流行病学和因果推断。机制研究从动物模型到人的模型二十条里有一条就不错了,对宣传的批判转头就成了对研究方法论的批判,他咋毕业的?
9 有用 a瓦达索命 2024-03-31 17:50:54 浙江
4.5分 书中医学3.0的概念非常受用,身心健康的活着避免依靠药物的残喘才有意义。对抗老年慢性病,基因>运动 情绪>睡眠 饮食。长寿不是目的,80岁依然可以健步如飞游历山间,才是从现在就开始关注饮食情绪和睡眠的目标。好好使用时间的复利
3 有用 内涵的涵 2024-02-08 18:26:53 北京
读了英文版,中文版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