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我性格、能力和经历等的独特结合形式中,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内容,是从未被人如此生动和清晰地记录过的,我希望这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胡安焉
★胡安焉继《我在北京送快递》后的自我剖析之作
借助这个诚实的人剖析拧巴的自己,他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每个人看清自己。
★i人深深共鸣…….
敏感内向、道德洁癖、社交恐惧、讨好型人格、过度内耗…
坦述20年换19份工作背后,一个 i人步入社会的内心风暴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拒绝成为「社会期待的样子」和「自己讨厌的人」?
逾越成功与失败的度量,对待人生的态度将更丰富、开放和诚实
★晚熟或早熟的人,都是因自己的人生际遇,拥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人生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的途径,而是所有的经验、感受、思考和领悟本身。”
“只要是认真度过的日子,我都不认为是蹉跎岁月。”
胡安焉从1999年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开始讲起,...
在我性格、能力和经历等的独特结合形式中,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内容,是从未被人如此生动和清晰地记录过的,我希望这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胡安焉
★胡安焉继《我在北京送快递》后的自我剖析之作
借助这个诚实的人剖析拧巴的自己,他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每个人看清自己。
★i人深深共鸣…….
敏感内向、道德洁癖、社交恐惧、讨好型人格、过度内耗…
坦述20年换19份工作背后,一个 i人步入社会的内心风暴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拒绝成为「社会期待的样子」和「自己讨厌的人」?
逾越成功与失败的度量,对待人生的态度将更丰富、开放和诚实
★晚熟或早熟的人,都是因自己的人生际遇,拥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人生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的途径,而是所有的经验、感受、思考和领悟本身。”
“只要是认真度过的日子,我都不认为是蹉跎岁月。”
胡安焉从1999年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开始讲起,回顾和坦述二十年打工生涯的经历、见闻、思考和感受。
《我在北京送快递》着重于讲述职业经历,而在这本《我比世界晚熟》里,他尝试从自己的心理状态、性格、观念等精神内容出发,去追问为什么,“我何以成为今天的我”。
这是一次书写和整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对自我的剖析和诊疗。
胡安焉冷静分析了自己“20年换19份工”的心理成因,每一个因工作而陷入精神内耗,厌倦了“和人打交道”的打工人,都会有着深深的共鸣。
在被贴上“快递员写作”这个标签之前,他既为别人打过工,也自己做过生意,还曾和合伙人前往越南寻找商机;开过实体店、做过电商、摆过地摊,而他的文艺经历,在漫画社创作、在地下通道里卖唱、在黑蓝文学论坛坚持写作、骑一辆单车长途旅行、在大理躺平……
本书也从另一个视角见证了千禧年到今日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样态,读者可感受到时代轰鸣下一个普通青年的境遇与选择。
我比世界晚熟的创作者
· · · · · ·
-
胡安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胡安焉,1979年生,1999年参加工作,2009年开始写作。曾先后在广州、东莞、南宁、大理、上海、佛山、北京打工或经营个体生意。2021年移居成都。2023年出版非虚构文集《我在北京送快递》。
目录 · · · · · ·
我不明白,他们怎么从一个学生摇身一变成了成人
2.我不喜欢竞争
我宁愿和那些好胜的、有利益纠纷的人都保持距离——这差不多也就意味着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了。
3.职业无分贵贱
我也相信“职业无分贵贱”,尤其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更要带着尊严和骄傲,而不是卑微和怯惧地,重拾父母教给我的很多质朴的道理。
· · · · · · (更多)
我不明白,他们怎么从一个学生摇身一变成了成人
2.我不喜欢竞争
我宁愿和那些好胜的、有利益纠纷的人都保持距离——这差不多也就意味着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了。
3.职业无分贵贱
我也相信“职业无分贵贱”,尤其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更要带着尊严和骄傲,而不是卑微和怯惧地,重拾父母教给我的很多质朴的道理。
4.兼职送餐的日子
我对得失的在乎不如我想讨好人的冲动那么强烈。
5.不想社交
我故意去吃亏,以证明自己的无私和表里如一,可我实际上不喜欢吃亏。
6.不断地逃离
人在年轻的时候会做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现在我想试试戳破这层莫名其妙,看看里面究竟有些什么道理。
7.启蒙之光
我认为只有反抗才能赢得朋友对我的喜爱,我才会因此获得个性,变得和他们一样充满魅力和自信。然而我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待在漫画社里,除了漫画社我就没有别的反抗对象了。
8.愤世嫉俗
早前的我是个单纯迟钝的人,在工作中完全没有主见,领导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这会儿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价值判断,甚至开始变得愤世嫉俗。
9.在北京“嬉皮”的半年
我专门负责炸油条,摊主让我站在油锅前,其他事不用我管,一个早上我要炸几百根。这个活我只干了几天就没干了。因为工钱实在太少,与其说我是在打工,不如说我是在化解因不打工而产生的焦虑。
10.忙碌而徒劳
我任职的公司就是他们鄙视的那种公司,我做的产品就是他们称为垃圾的那种产品,而我已经堕落到和这一切同流合污的地步。我每天埋头制造垃圾、驱逐良币、污染视听……我还可以怎么为自己辩解?
11.丑陋的商场竞争
尽管如此,为了保险起见,吃饭时我也带了把菜刀,就藏在衣服里面。那顿饭吃得十足虚伪,大家只是说些虚假的场面话
12.一个人旅行
相信这样的困难要不了人的命,顶多只能叫我吃点苦头而已。而这恰好就是我想要的。
13.生命中的光
写作不是专为有天分的人准备的。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写出多么好的作品,而是坚持写下去。
14.对人的恐惧
我把自己写不下去的原因归咎到了我过的生活,我渴望经历一些“异质”的生活。
15.换一个环境
这里的人不了解也不关心我的过去,因此那些可能对我造成困扰的潜在评价仿佛通通被抹去了。我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就像刚来到这个世上。在一定程度上,我开始按自己喜欢并认为好的方式待人处世,即尽量简单和真诚。
16.在上海打工
这实际上是把我置于一个我最害怕的境地—假如我执行老板的命令,就无法避免和同事为敌;假如我站到同事这边,就得承受更多老板的压力甚至追责。
17.回到乡村开店
我卖的鸭货都是些常规品种,比如鸭头、鸭脖、鸭肠、鸭胗和鸭腿等。此外还有一些素菜,比如莲藕、土豆、海带、豆干等。
18. “创业文化”
这就像我们是一条鱼,却不好好地游泳,成天在琢磨自己为啥飞不起来。
19.重建自我认同
我觉得人生就像一种疾病,天然地存在种种病症或缺陷,因此并不完满。至少我没见过完满的人。这种不完满永远无法完全弥补。而我的所有努力,都建立在这一认识上。
后记 ①
它是我对自己精神成长的一次回顾和梳理,其中的一些价值表达,只是我对自己“自我”的一种确立,而不是要向人提倡那些价值。我希望它们能触动读者对人生的可能性的开放性思考,而不是给出“对”与“错”的答案—因为人生并无一个标准的答案。
后记 ②
假如不是借助写作,我大概很难有机会对自己做出那么全面和深入的检视—当写作对我具有了这种意义,它就已经不再是一种被动的逃避,而是主动的“成为”—成为那个更完善的自己。
· · · · · · (收起)
喜欢读"我比世界晚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比世界晚熟"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比世界晚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5 条 )
《我比世界晚熟》读后感-我所窥见的作者的父母
> 更多书评 55篇
论坛 · · · · · ·
MBTI ,作者估计是INFP 。(MBTI 不科学,就是一乐... | 来自茉莉 | 2 回应 | 2024-08-17 17:59:58 |
162页,国道条件和维护,可能还不如省道,市道,乡... | 来自茉莉 | 2024-06-10 17:31:12 | |
09年的骑行,如果用的是后来在上海自行车店的车,... | 来自茉莉 | 2024-06-07 20:09:55 | |
作者存款最多的工作可能是送快递。 | 来自茉莉 | 2024-06-06 19:20:54 | |
电子版没上线吗 | 来自Monologue | 5 回应 | 2024-04-25 21:47:14 |
> 浏览更多话题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单【1】 (波豆豆)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2024我的个人阅读史 (向北向北)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12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比世界晚熟的评论:
feed: rss 2.0
18 有用 Airree 2024-03-04 21:54:55 山东
和《我在北京送快递》有巨量重复,塞人,差评
11 有用 风挑一点灯 2024-05-06 22:16:37 浙江
作者反复强调“真诚”,却在第一本书火了之后快速出版了一部和第一部书大量内容雷同的著作,很难说是“真诚”地创作。
20 有用 秋也耶 2024-01-23 15:50:55 北京
作为一个敏感、内向的人,他遭遇的问题与不适是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经历和感受过的,而他极端诚实的剖析又将这些细微的毛刺放大到前所未有的清晰,迫使我们跟着他一同反思,最终直面自己。这样的坦诚在文化人的书写中是如此罕见。
9 有用 AllanBloom 2024-04-27 21:56:44 上海
比送快递重复太多,对于自己内心的剖析也少了一些社会普遍意义,看起来像是自己的喃喃自语。胡安焉应该再沉淀一下,不用急着出第二本书。不知道是不是出版人催促的。一个人的积累总是有限的,出太多未必是好事。杨本芬就是这样,一本不如一本。
51 有用 几孤风月紫氏部 2024-05-16 16:33:42 广东
不知道你能不能读到我的这份短评。前面差评很多,语言也很尖刻,希望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伤害。 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我们是一类人,我可以理解你的那种恐慌与挣扎,人群对我们来说充满了危险,我们只得在里面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