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路口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7 宿莽 2024-01-28 14:19:33 广东

    一流作家发现时代的痛苦,二流作家剖析自己的痛苦,下流作家偷窃别人的痛苦。

  • 116 Dear Augustine 2024-01-28 13:30:56 北京

    听说你们没有经过被采访人同意,就把人家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都放在书里了,你们怎么这么知法犯法?

  • 185 ナマグサボウズ 2024-01-28 10:46:08 甘肃

    原来非虚构的写作是把采访对象包含真名在内的所有真实信息都写进去啊。服了!这么下作的书,不读也罢。

  • 53 狗窝搁不住剩馍 2024-03-17 19:53:00 上海

    讽刺的是这类田调非虚构的作品本身就是揭示资本主义下的个体生活困境,作品本身又构成了一次剥削,真是棒棒的。

  • 63 那希索斯 2024-02-28 20:19:11 安徽

    一是从内容来说,仅仅是一本探店记录,写出这么厚一本,仿佛是强迫症要把整条街都走完。所以作为探店记录也不好看,引用的内容比作者写的内容好。二是从小李水果店维权事件来说,姑且放下出版前告知不谈,在答复小李水果店时用“不接受新闻审查”的理由,两位作者都是一财出身,我不理解。

  • 37 水不洗水 2024-02-28 21:05:45 安徽

    抛开小李维权看内容,如果这样就算是纪实,我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我不管你同不同意,整理出来也算是惊天纪实文学了。如果看内容,这水平我也能出书了。【中国人不是不爱读书,是出版市场的质量真的太差了,看看这本号称专业素养极高的人扫街水平的探店流水账还被吹上天,我眼睛👀大概想翻上天去。】

  • 25 Hours 2024-03-16 13:42:30 北京

    “人文”是实践,不是谈资和“作品”,获取名利的工具。知行不合一挺是个问题的,好奇心,小鸟文学和作者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 17 Wubba 2024-04-09 14:14:58 上海

    以毫不尊重人的方式写一本致力于尊重人的书

  • 64 Big Z 2024-01-28 11:39:49 澳大利亚

    真恶心

  • 53 aleaffalls 2024-01-29 09:57:33 广东

    没有能力写虚构的同时毫无道德的人们

  • 12 momo 2024-04-10 12:03:41 上海

    有被恶心到 怎么做媒体人的

  • 27 四旗儿 2024-02-01 13:28:05 北京

    尴尬了,“拒绝一切新闻审查”把我也看尴尬了。理想国这两年烂活儿有点多。

  • 64 章安 2024-01-28 14:34:33 上海

    去水果店坐过几次,声援小李的维权。这类型的作者真的是无聊,老是写一些已经很有热点的地方,好像离开了巨富长就不会说话了一样

  • 91 茧098 2024-01-28 11:09:44 安徽

    一星差评 未经允许 出版别人隐私

  • 17 密叶猴耳环 2024-02-26 00:04:00 湖北

    这个作者怎么通篇都在写“感觉”,感觉这个感觉那个。哎,文艺青年能不能落地一些呢?看到50页了,大部分都是在白描。挺没劲。

  • 40 水豚爱你千千万 2024-01-29 09:55:01 北京

    失败的非虚构写作,将他人痛苦的生命体验拿出来贩卖,充当自己所谓艺术的门面

  • 26 pears 2024-02-01 17:05:46 北京

    觉得自己有笔杆子就有特权了,实在是太傲慢了,突发快讯新闻有时确实没办法全部征求受访者同意,但那些发布的信息基本上也与受访者本人隐私无关,只是对现场的观察或是关键信息,但非虚构写作这么慢的事也不征求同意属实是傲慢。

  • 38 陸離 LOUIE 2024-01-31 17:51:50 广东

    评论区里用宣传契机说事的那位应该先知道作者范了最基本的规范和道德问题,变现不变现是另一件事。 最重要的事体,问题出现在作者对受访者的态度和协商方式上。是否匿名,如何匿名,匿名实际效果如何,这需要作者去考虑和反思,也需要和受访者商讨和推敲,只有做了这些,才有资格谈“用心”二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